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孩子刚刚接触社会,对他们来讲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他们什么都要看看,什么都要问问,什么都要跟着学。孩子的这种好奇心是认识事物、探索世界开始的,对他以后的学习成长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那么,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一、尊重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好奇心能引发孩子的求知欲,是推动孩子主动学习、探求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孩子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能否持续保持这颗好奇心就很难说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对孩子好奇心的  相似文献   

2.
问:我的孩子刚满3岁,他对家里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如,经常爬上梯子去开灯,或拿自己想要的东西;把墙上电源插头拔下再插进去;拿剪刀去铰很多东西;往地上扔东西等等。我和他爸爸多次批评他,告诉他那样做会有危险,甚至还打过他,但都不管用。请问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山东华静答:好奇心对于孩子是很可贵的,对于孩子的发展和成才都有好处,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当然,孩子是幼稚的,他们难以把握行为的尺度,难免不知轻重,因此父母关注孩子的安全是必要的。但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消极限制,更不能责备、惩罚,不然就会因小失大。怎样做…  相似文献   

3.
iameriot@gmail.com问:我的孩子快4岁了,好奇心太强,看到什么都想鼓捣一下,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被他弄坏了。我们跟他讲道理,他都听不进去,照样我行我素。请问,孩子好奇心太强如何引导?答:好奇是孩子(尤其是3~4岁的孩子)的天性,他会对各种事物感兴趣,好奇心会驱  相似文献   

4.
许腾 《教师》2012,(24):77-78
大部分孩子从小就开始喜欢躲猫猫的游戏,猜谜语更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而且总是百玩不厌,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躲猫猫和猜谜语活动可以满足孩子强烈的好奇心、自信心,能激发他们的挑战勇气。  相似文献   

5.
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笔者剖析日常生活与孩子好奇心的关系,就作为成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和保护孩子好奇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原始驱动力。爱因斯坦甚至谦逊地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那么,父母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其实,宝宝对什么都好奇宝宝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两个月大的时候,他就会对婴儿床顶上发出清脆声响的摇铃感兴趣;再大一点,他就会抓取手边的物体,瞧一瞧,尝一尝;天气好的时候,爸妈推着车带宝宝下楼,宝宝变得兴高采烈,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等到会走以后,宝宝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压抑好久的好奇心爆发了,他要探索整个世界。在家里,他会探索阳台,翻看各种物件,研究花  相似文献   

7.
一、巧设悬念,创设情境 每个孩子,都有着强烈好奇心,而好奇心正是学生肯深入思索事物奥秘的动力,也是培养追根究底精神的催化剂。因为学生只有在强烈好奇心的催动下,才能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主地参与学习,激发创新兴趣。作为老师,如果能够在课堂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无疑是给课堂教学加了催化剂,对于这节课的教学非常重要。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逐渐与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巧设悬念,创设情境每个孩子,都有着强烈好奇心,而好奇心正是学生肯深入思索事物奥秘的动力,也是培养追根究底精神的催化剂。因为学生只有在强烈好奇心的催动下,才能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主地参与学习,激发创新兴趣。作为老师,如果能够在课堂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无疑是给课堂教学加了催化剂,对于这节课的教学非常重要。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逐渐与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同情心和孩子式的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都与诗人的气质相通。台湾的教育大纲就要求孩子人人学写诗,而且认为写诗比写文容易,写诗是写文的基础。孩子读诗、写诗是一个学习语言,开发智力的好机会。所以,我这节课就让同学  相似文献   

10.
雷辉志 《家长》2014,(8):19-20
在孩子对各种事物都还保持着极大好奇的时候,请好好守护这种“好奇心”,因为,它是引发学习兴趣的主要动力,如果孩子能一直保有好奇心,就能激发他一次次“想要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相似文献   

11.
田田 《家长》2015,(2):14-15
孩子都有一种好奇心,表现为好听、好看、好问、好玩、好想,这是求知欲的表现,也是智力发展的驱动心理。越是聪明的孩子,好奇心就愈强烈。不过,现在很多中小学生不爱动脑子,想象力不丰富,的确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现象。我在接待个别心理咨询中,无论是面谈还是性格特征的测量结果中,也发现这个问题,他们常常一问三不知,性格的"幻想性"特征呈低  相似文献   

12.
善待孩子的好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金侠 《江西教育》2003,(19):29-29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已。”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林崇庆最近也给《科学大众》杂志作了这样的题词:“让我们永远以好奇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好奇不仅是孩子们的天性,而且是科学探索的起源。每一位老师都希望孩子多一些好奇心,但孩子毫  相似文献   

13.
思之 《家长》2013,(4):29-30
父母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要避免过分保护孩子,就要让孩子多探索,多锻炼。尽管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是有好奇心却是他们的共性。好奇心是孩子求知欲的最直接反映,越是聪明的孩子,好奇心越强。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保护和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强的孩子,往往也是好动的孩子。有的孩子从书上看到瓷器是用泥巴烧成的,就试着将泥巴捏成一定的形状,然后用打火机烧。这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烧制瓷器的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打火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10,(7):20-21
宁波读者小美来电问:“我的儿子对什么事都无所谓,缺乏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他的表弟好奇地问这问那,可他只顾上网玩,没有像他的表弟那样,喜欢刨根问底。我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探究心呢?”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他们对不懂的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我的儿子王尚伦从小问的问题就多,在幼儿园时,小朋友就叫他“小问号”。孩子的问题多,正是他渴求知识,希望了解一切事物的表现。上了小学,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面的扩大,问的问题更是五花八门,涉及...  相似文献   

16.
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个人学习的不竭动力。对于孩子来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如何保护好孩子的这份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故事笔记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总是会听到孩子问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家长:谈到孩子的好奇心,我对我们成人的一些做法很是生气。例如,一些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背手正坐,我真的是看不下去,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的,我认为让他们僵坐在凳子上是违反教育原则的。我不相信一个坐着不敢动的孩子会有敏捷的思维,我担心孩子那一份天赐的好奇心会被毁掉!我发现你们没这样做,做为家长,我认为我的孩子是运气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感悟361:孩子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对于他们而言,真正的学习就是探索未知。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是父母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孩子的自信来自成功的经历。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需要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9.
教育感悟361:孩子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对于他们而言,真正的学习就是探索未知。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是父母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孩子的自信来自成功的经历。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需要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天文学家卡文曾经说过:"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果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孩子可以从书本和生活中掌握更多的科学常识。因此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成为当今小学科学教师关心的主要问题。一、好奇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