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武,字长卿,通常都说春秋末期齐国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子武者,齐人也。”但《吴越春秋》却说:“孙子者,名武,吴人也。”《东周列国志》也说孙武是吴人。当然《东周列国志》是小说,所言不足为据,但今人也有持“孙武为春秋末期吴国人”看法的。有人在三十年代初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撰文说:“《吴越春秋》以武为吴人者,误矣。”说孙武是齐国人,这并没有错;说孙武是吴国人,确实有误,但也有其因由。如果循着历史的轨迹去寻找,我们可以更确  相似文献   

2.
一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详,大致与孔子同时。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他是齐国田完的后裔,因祖父田书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春秋末期,我国历史正处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奴隶起义和平民暴动此伏彼起,猛烈地冲击着腐朽没落的奴隶制度。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日趋瓦解,封建生产关系不断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积极主张变法革新。孙武出生的齐国,就是实行革新最早的国  相似文献   

3.
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军事和经济上的需要产生了对策论。它主要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在竞争(包括战争、竞技、比赛,也包括人与自然的斗争)中是否存在制胜对方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找到这些最优策略等问题。然而,对策论的始祖却是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他著有《孙膑兵法》。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人,是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因受魏国庞涓的陷害而遭膑刑,逃回齐国后为齐将田忌门客。田忌经常和齐威王及诸公子赛马赌博。每次比  相似文献   

4.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吴王阖闾用为将领时,曾率吴军大破楚国,卒使“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著有兵法十三篇。史谓《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简称《孙子》。《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揭示战争规律的杰出兵书,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在发展我国军事科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军事学说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生立年不详,大约和孔丘同时。他从齐国到吴国,受到吴王阖庐的重用,任为将。他和伍员(音云)协助吴王治国练兵,经过几年的准备,吴王闹庐九年‘公元前五O六),孙武和伍员随吴王攻楚,五战五胜,攻入楚都鄂(今湖北省江睦县西北)。吴王阖庐成了当时的霸主,孙武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生平事迹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相似文献   

6.
孙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何时由齐国来到吴地,史界持论并不一致。根据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吴问》,笔者认为:孙武来到吴地的时间,以定在公元前514年至前512年之间为宜。《吴越春秋》有关孙武晋见吴王之前就在吴地“辟隐深居”,不过是此书作者的一种揣测之辞。  相似文献   

7.
孙子,名武,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在鲍、高、国三氏和田氏的保守与革新的两条路线搏斗中,他被迫出齐奔吴,献兵法进见吴王阖闾,被任命为吴将。后来,吴国破楚军,威震齐晋,孙武是起了重大作用的。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述了孙武的一些事迹。  相似文献   

8.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大军事学家。现存他的唯一著作《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军事名著,并且有相当的文学价值;也是一部值得引起重视的哲学著作,凝结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9.
田忌赛马     
一、作品与题解《田忌赛马》选自《幼儿寓言百篇》。文章是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田忌赛马》的史事编写的。田忌:齐国大将。齐威王:齐国国君。孙膑:其名不详,因受过膑刑而称孙膑。齐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曾和庞涓一起  相似文献   

10.
孙膑出生于齐国,是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春秋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年轻时和一个叫庞涓的年轻人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并设计陷害。孙膑被迫在魏国服苦役时,向一位齐国使者表示了自己愿意为祖国效劳的愿望。齐国使者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是我国春秋末期孙武所著,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重视和推崇。曹操称赞此书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唐太宗李世民曾断言:“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毛主席也称赞孙武为古代大军事家。在国际上,它也享有“世界第一兵书”和“东方兵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是我国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著作。千百年来,一直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推崇。三国时大军事家曹操赞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毛泽东同志也高度赞扬这位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且  相似文献   

13.
《左传》未提到孙武,《史记》虽为孙武立传,但语焉不详。魏武帝为《孙子兵法》作序,对孙武的身世也没有多说几句。以后《新唐书》、宋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对孙武的世系虽多说了几句,但也没有展开论述。由于资料缺乏,历来对孙武世系的研究都比较粗疏,甚至多有混乱、谬误之处。今据《左传》、《史记》以及散佚于古籍的零星资料,对孙武世系作如下论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  相似文献   

14.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据说他的前代本是田氏(即陈氏)家族,赐姓孙氏。鲍、高、国三氏代表齐国统治集团内的保守复辟势力向田氏进步势力进攻,孙武在齐国立不住足,因此奔吴(《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孙武在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入吴;阖闾接受他,并任用为将,是由于伍子胥的推荐(《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今本《孙子》十三篇,孙武入吴前已经写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比孔丘徒子徒孙炮制的《论语》几乎要早一个世纪(《论浯》公元前428年以后出笼,见章炳麟《左氏疑义答问》卷一)。  相似文献   

15.
一、课前预习提示:1、把课文(包括注释)阅读两遍并写出提要。2、《孙子》人们都赞之为《武经》、《兵经》,你能从哪些史书或史实中找出旁证?二、作者、作品简介:《孙子》的作者姓孙,名武,字长卿。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将帅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后人按古代尊称的惯例又称他为“孙子”或“孙武子”。相传他是春秋后期陈国公子完(田完)的后裔。公元前672年陈完因内乱逃往齐国,受到齐桓公的器重,到齐景公时赐姓孙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史上的两座高峰。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孙,二人相差180年左右。孙膑对孙武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的、系统的,包括治军、作战、后勤、地理等各个方面,其军事思想的发展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关于制胜因素,他提出了"义"胜的观点,树立起正义战争必胜的理论;关于战争的根源,他明确指出利益的争夺是导致战争产生的原因;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孙膑"以战迎战""以战止战"的观点较之孙武的"慎战"思想前进了一大步;关于战争的制胜条件,孙膑丰富和发展了孙武的理论,看到了战争潜力、民心向背、军事力量、军事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重要性。此外,他还讨论了孙武未曾涉及的战争控制问题,反对"数战",认为"利胜者辱"。孙武及其《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鼻祖"和"武经冠冕",孙膑则不愧为兵学亚圣。  相似文献   

17.
史苑采撷     
孙武为什么从齐国出走兵圣孙武当年究竟为什么从他的故乡出走,投奔吴国为将,一直是个历史之谜。马良民在《孙子学刊》1993半2期年所发《孙武家世质疑》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新的探索,他认为孙武的祖父孙书并不是古籍中所见的陈书,齐国的孙氏与陈(田)氏是没有关系的,而很可能是某代齐公的后裔。象孙武这样一位思想进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很难被没落保守的  相似文献   

18.
备受中外推崇的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尊誉为兵经,号称兵学之鼻祖,名振海外。《孙子兵法》中说“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这便是一种势能效应,对于打造品牌非常适用。势不可挡.大势所趋,体现出势能的力量。光环效应、口碑效应、羊群效应.都是势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孙膑战国时杰出军事家。齐国人,是春秋时期著名兵法家孙武的后代,原名孙宾。少时,曾与魏人庞涓同从鬼谷子先生王栩学习兵法。庞涓任魏国将军后,忌其才能,把他骗至魏国,构陷罪名,处以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又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臣淳于髡秘密救回齐国,齐威王用为军师。孙膑认为“举兵绳之”、“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是战争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目的。孙膑对孙武的“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的军事思想作了补充和发挥。他强调在战争中,要具体分析敌我双方条件和其他客观因素,做到“知天”“知地”“内得其民之心,外知其敌之情”。在战术上,他主张“营而…  相似文献   

20.
战争失败对战败国人民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自公元前589年的齐晋鞌之战,前555年的齐晋平阴之战,前550年的齐庄公伐晋,到前548年的害怕晋国入侵,齐卿崔杼弑齐庄公,齐国接连遭受三次惨败。身为将门之后的孙武,对这一系列失败和屈辱的感受比常人更深刻,更痛苦。"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孙子兵法》不仅充满了齐国人民的智慧,也饱含了齐国惨败的痛苦和教训。了解齐国这段失败的历史对孙武创作《孙子兵法》的影响,不仅对正确理解《孙子兵法》是重要的,而且对我们在面对现实的战争选择时,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