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读这样一本书张永胜想读这样一本书,一本当代人为古今中外名著“挑刺”的书,不是闲谈时吹毛求疵有所谈资,而是不把读书仅当消遣的自然需求,文学艺术同其他科学一样,总是在总结、吸收、扬弃、超越前人的基础上,推动人类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欲想超越,必先明白扬...  相似文献   

2.
胡平 《出版参考》2007,(3):10-10
中国目前是个半数人不读书的国度,幸好,算下来还有六亿多人读书。这六亿人平均每人每年读4.5本书。看起来不少,而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读45本以上,这样比起来,就令人惭愧了,是我们而不是美国以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著称。  相似文献   

3.
佚名  奂生 《出版参考》2007,(4):12-12
日本一家媒体进行的关于“读书”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在近一个月内没读一本书的受访者几乎占到半数.特别是20多岁的年轻人近一个月内没读过一本书的比例创下了历史纪录。看来,年轻人“脱离书本”的倾向仍在加剧。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却正在慢慢地“回归书本”。这是今年读书调查所显示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小议“开卷有益”谈到了搞好阅读指导,吸引少年读者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古今名人大多善于读书,读书讲究方法是他们成就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本”经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提出:“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要一本一本的读,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精读一本最好的书,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能清楚,  相似文献   

6.
调查     
《中国新闻周刊》2006,(34):14-14
2005:半数中国人未读一本书 8月30日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中国识字者读书率仅为48.7%,自1999年以来首次低于50%。同时,认同“读书越来越重要”的比例只有84.1%,也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7.
呼唤书评     
读书,从来就存在着“为什么读”、“读什么”、“怎样读” 的问题,而“评理若衡、照辞如镜”的书评,正是万千读者可信赖的向导.  相似文献   

8.
常常,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身边的好书太多了,这本翻翻,那本看看,好像是读了很多书,实际上呢?哪本书也没有读通,那本书也没有读透。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这不失为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读书恩怨录     
李军 《新闻三昧》2005,(4):49-49
我喜欢读书,自幼到今,不爱吃,不爱穿,不爱钱,不爱权,最爱读书,不管为读书吃多少苦,心里也觉得甜。童年时,家中藏书很少,我常借书读,打听到谁有一本书,就赶快去借,碰壁的时候却不少。久而久之,我积累了一些借书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换书而读。我用家中仅有的几本书与别人换书读,常抢在别人前头把书读完,他的书就可以在我手里多逗留几天,我又用这些书与另外的人交换。当别人还书时,我问:“你还有书吗?”  相似文献   

10.
书刊博览     
《图书馆》1996,(3)
书刊博览“跨世纪的中国人该读什么书”专题讨论读者推荐书目─摘自《中华读书报》1996年3月27日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指导阅读的书目,和以往一些书目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的这一份书目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人读书经验的产物,它走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  相似文献   

11.
公共图书馆是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中坚力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军 《当代图书馆》2006,(2):18-19,5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开展公民阅读活动可提高公民的阅读质量。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指导读者读书,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读社的创办读书生活出版社(后来改名读书出版社,以下简称“读社”),自1936年成立,到1948年与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合组三联书店,只有12年的历史。而读社的前身应追溯到《读书生活》半月刊。《读书生活》上所发表的文章,1935年底开始被编成书,于1936年用“读书生活出版社”名义出版,第一本书即艾思奇的《哲学讲话》,发行不久便被查禁,经过一些修改,改名《大  相似文献   

13.
用了"闲话读书与看书"这样一个题目,读者也许会说,读书与看书有什么区别,这不是一回事吗?我以为,"读书"和"看书"还是有区别的.严格说来,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作为一种行为,"读"一定包含着"看",但"看"却不一定有"读".  相似文献   

14.
学海之舟     
小学还没念完,就停课了。尾随着来家中查抄藏书的“造反派”,我来到堆满“毒草”的废旧物公司书本库。善良的阿姨冒险放我进库翻阅,冬去春来,在这特殊的“图书馆”里,我遍读文学名著、史学典籍,像饥饿的人扑到了面包上。图书馆终于又开放了,我成为她复苏后的首批读者之一,不但饱览那丰富的馆藏,还聆听各种学术讲座、为书评专栏撰稿、参加读书演讲赛、刻印读书辅导材料,成为市、区图书馆的“基本读者”和省职工读书“优秀读者”。动乱年代读的两年中学,没有给我更多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6,(6)
不可忘却的岁月——读“今日老三届”征文文/董治顺又■文/董治顺不可忘却的岁月——读“今日老三届”征文一次美文大展,一次撼人肺腑令人心潮难平的美文大展。今日老三届如是说,不是老三届的成千上万的读者如是说。我不是老三届,却与老三届有着相近的经历。我不是老...  相似文献   

16.
对“文库”与“经典”的定义、标准及关系问题的阐释从来就不是单一和绝对的。美国文论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的《西方经典》(The Western Canon)曾在英语世界中引起极大争议和轰动,今年终于在中国大陆出了中译本。按照布鲁姆的说法,他在这本书中“不想告诉读者该读什  相似文献   

17.
台南市台窝湾乐读协会举办的“让书去旅行”活动,特别在台南火车站等七个地点设立“乐读站”,提供书籍让喜爱阅读的民众自由取阅,看完的书只要就近放回某一乐读站即可。这项让书去旅行的活动,已提供数百本书供民众取阅。台窝湾乐读协会是由国小校长、老师等四十余人共同组成,每人捐出10本书,加上天人菊书店捐出500本书,目前每个乐读站陈列了30本书供大家轮流取阅。每本书都有编号,读者取阅后,  相似文献   

18.
“编辑设计”与我的实践江苏教育出版社喻纬图书具有“通体透明”的形式。资深读者将一本书从头到尾翻一遍,耐心的读者将一本书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一遍,这本书都将被读者一览无余。是精品还是“假冒伪劣商品”,读者自有公允的判断,市场也自有公允的选择。仅就图书具...  相似文献   

19.
陈敏 《出版广角》2014,(6):22-24
正通过网上调查,80%左右的读者认为书名的影响很大,书名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了读者的读书兴趣。对大多数的读者说,如果不是指定的书目,一般还是要先看书名的,是否阅读这本书,很大程度取决于书名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去年由大庆市图书馆学会和文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我爱这本书”的征文活动,在来稿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采油二厂图书馆送来的稿件,他们的书评文章既多又好,这不能不叫我们感到惊奇。元月上旬,我专程走访了该图书馆。“图书馆的工作不仅是为读者借书还书的单纯服务性劳动,它还肩负着指导读者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等深层次的任务。”这是馆长郭艳霞同志知道我的来意后对我说的活,是呵,这里的活动抓得不错,去年曾进行读者调查156人次,印行推荐新书目录17期,召开读者座谈会两次,开展书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