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爱新 《广西教育》2009,(25):44-44
词语是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推敲的,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折射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文章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简单地以词解词,而是应该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多方面全方位地、扎扎实实地进行词语教学,教给学生一些巧妙的解词方法,引领学生进入学习词语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不仅生动,而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文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入词语的世界,用心揣摩品味.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不仅生动,而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文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入词语的世界,用心揣摩品味。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不仅生动,而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扣词语,带领孩子们进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是学习语文一种很好的方法。一、抓住词语理清脉络很多的课文的内容可以简化为几个重点的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定会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匠心独具的构思理解更深。如《海底世界》一文,其中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是贯穿全文的两个中心词,教学时就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词语进行思考,景色奇异在哪  相似文献   

5.
词语是文章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蕴含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与丰富的思想,在文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词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文中的词语,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受词语在文中的作用,提高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生命力。本文以《风筝》这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发挥词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推敲而来的,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折射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文章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细致地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题旨,对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理解文章,可以从普通意义层、具体意义层和情感体悟层三个层面来引导学生对阅读中的词语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7.
王彩霞 《广西教育》2014,(41):49-49
正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蕴涵着作者深切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读课文,带着丰富的情感去细细品读文本中的语言,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深刻感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呢?一、换词比较,品词语之美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是妙不可言。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经过仔细揣摩、推敲得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词语的比较、推敲中理  相似文献   

8.
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章中的许多词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折射出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一、生动活泼地学词,解决启蒙阶段的学习困难人教版的低段教材是基于儿童的情趣和思维,结合儿童的需要和发展,联系儿童的生活和经验编写的。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之初,词语教学一度成为阅读教学的“软肋”。这两年,许多教师逐渐认识到了词语教学对学生整体理解、感悟文本内容的重要意义。许多教师在词语教学上确实下了些苦功,探索出了一些好方法。本期刊发的这两篇关于词语教学的文章,作者着意于把词语教学放到文本解读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让词语教学形象生动、富有生命力,值得一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小学中高年级的词语教学,被许多语文教师喻为"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有些教师进行词语教学,或蜻蜓点水,学生听之索然寡味;或浓墨重彩,学生头昏脑胀。对于词语教学,教师教无妙计,学生学不得法。为此,新课标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许  相似文献   

11.
中高年级词语教学被许多语文教师喻为“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教之者或蜻蜓点水.匆匆走马:或浓墨重彩.臃肿肥硕。蜻蜓点水者学生听之索然寡味.“浓墨重彩”者学生头昏脑胀。于是乎词语教学犹如一枚又苦又涩的橄榄.教师嚼之.品到的是教无妙计的困顿感;学生咀之.尝到的是学不得法的烦恼情。那么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究竟如何突破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许多课文篇幅短小,用词精当,独具匠心,所以在教学中,唤醒词语,让词语教学鲜活起来,丰盈语文的教学细胞,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品悟课文蕴含的情真意切,触摸作者的脉搏,从而入景入境入情!词语是灵动的,有声有色,有情有义,只要细细聆听,那声音便会轻轻敲进读者的心中,激起无数的情感浪花!教学中,让学生潜心体会词语中包藏的声音,感动便会在不期而至中漾过心尖。  相似文献   

13.
注重词语的联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编者都以其中那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作了注释,这些注释只是词语的直指意义,明显而确实,学生一看就明白。另外,词语还有它的联想意义,联想意义是词语在历史过程上所积累的种种关系,往往和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鉴赏能力融合一起,在字典辞书中是难以找到的,是变化的,模糊的。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字典词典的解释,无非取比照的或是说明的办法,究竟和原字原辟不会十分贴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味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 当然科学的词语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而文学的词语却必须顾及到联想意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许多文学精品,作者对文学作品中的每个词语运用都是再三斟酌、推敲的,文学语言经过作者  相似文献   

14.
审视当前的词语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词语教学,是许多老师在课堂尽力回避或“滑”过的一个环节。常见的词语教学模式是,老师带领学生认读之后,让他们谈对词语的初步理解,然后就进入课文内容的分析。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这样的词语教学,呆滞而缺乏生命活力。为此,新课标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词汇教学”。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因此教师只有把词语教学搞好,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说话和写作的能力;否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就会不清楚、不准确,不能深入地悟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说话或写作就会出现不能准确表情达意的现象,甚至会说出或写出与自己意图相反的话或句子。而要提高词语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明确其重要性,弄清其教学内容,领会其教学要求,研究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灵活、有效地搞好词语教  相似文献   

16.
黄玲玲 《广西教育》2013,(21):73-73
词语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更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但是目前的词语教学却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不深讲、细讲,另一种是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效率,还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那么,应该怎样进行词语教学,恢复其生命力呢?一、借助"字形"——探究词语音义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在造字过程中,有许多字的形体部件或暗示  相似文献   

17.
<正>词语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只是单纯地就词解词,那么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有结合具体语言情境理解词语,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词语也才会显得鲜活丰满起来。因此,沉入语境,和学生一起细细体味,是学习词语的有效方法。一、反复涵咏,触摸词语的温度在文学作品中,当某些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内心情感的工具时,这些词语就有了温度,在阅读教学中,对这些被作者赋予特殊情感的词语,教师要沉入文本语境,引  相似文献   

18.
前一学期,我教了一些词语,就是教学生找出它们在课文里的“照应关系”。因为文章的作者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对一些重点词语或关键词语“先提后解”或“先释后结”。学生一旦知其“一反一正”的关系而又能够充分利用其课本去读、去思的话,那么,他就能自然而然地懂得  相似文献   

19.
词语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是作者千锤百炼,反复推敲而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对阅读教学起到  相似文献   

20.
蒋立芳 《考试周刊》2014,(50):32-32
<正>词语是文章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词语教学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每个词语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每个词语都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每个词语都是学生语言发展的载体,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宝库。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深入品析课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学生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质。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词语品析呢?一﹑创设情境,感悟内涵小学生主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认识客观事物的,直观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