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他们正在努力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然而,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课堂教学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日渐凸显,有形无形地制约了新课程有效实施,尤其是下面的几种现象更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句童谣: “小朋友,排排坐,吃果果……”如果把小朋友在学校学习知识比作吃果果,那么新加坡小学生在吃果果时“坐”的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奇怪”的坐式进入新加坡的小学教室,你会感到自己仿佛在高空中俯瞰太平洋——“岛屿”星罗棋布:每间教室基本由六七个小“岛屿”组成。不同的教室,根据老师与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转变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方式已成为广大基层教师的共识。可到底做得如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让我们从课改实验区教师的几句口头禅说起。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依托国家级科研课题“构建主体间性和谐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开展,不断引导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强调以“变教为导,学思结合”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增强了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共同提高,实现了创建和谐课堂的预期构想。  相似文献   

5.
“师讲易死,生动才活”是我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点滴感悟。师讲易死是指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而非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方式,其结果往往是死——教学日渐僵死,学生日渐僵化。下面,我就教学流程的强化来谈谈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一节课。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实施,给目前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鲜的活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为此,我们要理性地面对课改,注重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7.
当新课改的春风吹进校园的时候,各种培训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尽管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但课改的脚步却一刻不停地在教师新的感觉和新的疑惑中走进了课堂,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也使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潘俊仙 《云南教育》2007,(11S):15-16
新课程为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给予广大教师很大的触动,纷纷投身于这场改革,更新教育观念,革新课堂教学,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但我们同样感到一些老师的“实践”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异,缺乏实效”。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冷眼看课改     
王在禄  石刚可 《现代语文》2006,(11):118-118
语新课程改革,经过众多专家学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广大一线教师的辛勤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近来,似乎改革告一段落,不再像以前那样沸沸扬扬、热热闹闹,正好让人冷静地反思。静心沉思,就会发现,当前语教学改革,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不少的教师被改得迷惘困惑、无所适从,进而对新课改兴趣索然,冷眼观望,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工作在高中一线的语教师,根据自己的感受,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课堂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这样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这样的课堂是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且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这样的课堂就是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些教师由于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形式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双基"训练。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双基"就无关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改变的确实很多,无论是教育目标的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改变、教材的改变、教材管理的改变、“教育评价”包括考试的改变、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还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等,新课程改革所有的改变,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实践的学习方式。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14.
我校2004年秋季开始新课程教学改革,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探讨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理念来展开教育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认为新课程改革除了在理念上、思想上要有全新的认识外,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理解的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新课堂四忌     
杜肖瑶 《内蒙古教育》2005,(10):33-33,40
新课程,需要建立新的课堂秩序和新的课堂标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威严的教师把课讲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其弊端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彻底纠正这个弊端,在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课堂观,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即教师授课时不能太静、太满、太透、太细、太实。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主张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了教师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求我们要理性地面对课改,注重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8.
何春奎 《师道》2005,(7):13-13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其中也藏着一些隐忧,有些课堂为了突出新课程的“新”字、新课改的“改”字,脱离课堂教学的实际去求新创异,结果不但没能实现课堂上师生间自然而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相反却暴露出教育为课改而课改的浮躁心态。在新课程进一步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心态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所谓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教学是一种客观属性,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属性。不论"效"之大小如何,"效"之代价多少,均应以该活动结果作为客体是否符合主体需要为依据。"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者发展,即是说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硬指标。这里的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说过:课改不改不行,失败也不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得到验证,课改势在必行.课程改革的理念、想法很好,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现代化教学硬件做支撑.但是,乡镇中学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