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九运会与十运会田径比赛前八名平均成绩以及十运会田径比赛前三名平均成绩与23~2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前三名平均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揭示我国田径运动的基本现状,明确我国田径运动存在的不足以厦与世界田径水平的差距,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1年江苏省青少年艺术体操比赛柔软组合比赛情况的统计,分析与比赛成绩相关的主要因素:年龄、训练年限、柔韧性、身体姿态、身体重心控制、左右侧柔韧的均衡性等,对提高青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48届世乒赛男子优秀运动员接发球技术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观察统计、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在48届世乒赛比赛中的接发球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比较分析法、现场统计等方法,试图从足球纯比赛时间的角度,研究中外足球裁判员的判罚差距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中国联赛纯比赛时间与世界大赛相比明显不足。不足的原因是:比赛的停顿次数过多、比赛的停顿时间过长。这既与中国裁判的判罚水平低有关,也与运动员对球的控制能力较低有关。中国裁判员对规则精神的理解上与世界大赛的裁判有明显差距。同时,中国联赛纯比赛时间的减少,对足球运动及足球市场的消极影响同样是不容忽视和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5.
对17届世界杯进入前四强的四场比赛和中国队的三场比赛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四强的先进打法、竞赛特征和球星的优缺点;分析了中国队三场比赛的技战术运用现状,揭示了中国足球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对中国足球以后该如何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参加2003年世界杯上中国队与意大利、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埃及、委内瑞拉等队的七场比赛得分情况的比较分析,再将中国队与日本队、韩国队两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单独列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国男排与世界诸强在许多方面仍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7.
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美女篮技术统计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篮比赛中国女篮众志成城、敢打敢拼,取得了亚军的优异成绩。但在与本届冠军美国队的两场比赛中却暴露出我队的差距。为了明确差距、找出不足,将中美女篮的所有比赛场次的统计数据的差异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分析,并分别对中美所有比赛的数据的均值及中美间的两场比赛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总的来讲本届女篮在攻守两方面均表现出较好意养,但与美国队相比攻守两方面却还存在一定差距,女篮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技术能力,优化组织能力,实现进攻上的内外线一体化[1],使攻守战术更加犀利多变,为以后在世界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将足球比赛划分为三种局面,并对各种局面的比赛要求进行了阐述,旨在使对复杂比赛的分析简单化,有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足球训练和比赛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浅谈手球守门员在比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场势均力敌比赛中,守门员技战术水平发挥高低,对进攻与防守,全场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的影响。通过对近年来全国手球锦标赛守门员的技术分析,了解守门员在比赛中的主要作用,并对守门员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射击运动员比赛中心理的内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是认识运动员比赛发挥问题的新视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内适应在运动员比赛中的重要作用,从内外适应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运动员的赛前调节,通过具体实例论述了内适应的机制,分析了促进运动员的内适应理论及比赛心态与内适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录像统计、观察法等对第29届奥运会女子足球赛决赛阶段中国队四场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女队比赛阵型相对稳定,以4-4-2为主.(2)进攻主要采用边路突破和长传打身后的战术,从而发挥前锋个人的抢点进攻能力.(3)防守主要采用整体围抢的方式.(4)中场对球的控制不足,后卫在处理人与球的关系及造越位方面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二届U-19亚洲青年女足锦标赛中国队与韩国队两场比赛进攻与防守技战术有关数据的统计、对比和研究,分析了韩国青年女足和中国青年女足的技战术特点,找出中国青年女足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为中国女足的重新崛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现场观察法和实验法,对2008年在昆明高原备战世界杯亚洲区比赛的中国国家队的赛前备战过 程进行了跟踪研究,旨在探索在高原环境下,足球运动员身体对训练刺激的反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高原赛前训练期间竞技状态变化分为四个阶段:高原适应阶段、基本训练阶段、竞技状态形成阶段和赛 前准备阶段; 高原适应阶段负荷强度与负荷量较大,运动员机体对负荷刺激反应较强;在基本训练阶段 负荷强度与负荷量都达到较高水平,运动员机体出现了训练适应现象,疲劳感逐步下降,恢复过程加快; 在竞技状态形成阶段与赛前准备阶段,保持训练强度的同时减少了负荷量,大多数队员处于超量恢复阶段 ,最佳竞技状态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1999年U—23全国足球锦标赛技战术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旨为了解U-23中国足球运动员经过一年训练后的比赛能力和技战术现状,运用临场统计与观察法对参加1999年U-23全国忠于锦标赛的26支队伍的进攻,防守以及比赛纪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次锦标赛攻强守弱,各队的进攻战术仍显单调,缺乏变化,各队在破密集防守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整体防守,局部局守,个人防守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特点的尖子队员少;比赛作风和比赛纪律有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从第11、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析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运动训练理论、现行足球规则,对第11、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各31场比赛的阵型、进球区域、时段以及进球途径、方式、效率等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了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的趋势,以期能对我国的足球训练以及竞赛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海南师范学院足球队参加2001-2002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进攻方式、效果等技术统计,得出符合本队特点的进攻方法,为今后足球教学比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作为体育强国建设和足球改革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足球工作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和实现动力。2020年9月9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暨幼儿足球工作视频会议顺利召开。鉴于此,就学校体育包括幼儿体育的发展核心理念、优秀足球竞技人才培养方式、校园足球改革践行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新时代校园足球工作的理念革新提供了精准的实现方式,对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工作的有效落实,以及助力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足球并非一种静观型的身体教育资源,亦非一种强调中庸主义的身体哲学。足球有一种超本源的能量。足球仍是一种由表演者引导出来的游戏形态,其以感性见长,并以身体体验为终极价值。足球缔造的狂欢性亦源于此。狂欢有背叛庸常的元素,且带有高峰体验的潜在价值。足球不仅由此显示出戏剧性,还展示出一种史前权力。足球可以为每一位球迷提供精神净化的机会,展示出西方文化中的解放自我式的尚真性。足球是人类恶性与善性的统一体。足球在传播过程中很难呈现同一性,其异化出来的新形态同样具有价值。世界各国的足球模式都值得足球界人士关注。足球有一种高度的溶解力,即便假球、黑哨之类的现象也仅仅在于揭示出自然生活中的失范现象,并不会影响足球的本体价值,足球表演学品格已然具备化解人世间尴尬事项的潜在能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法对2009年中国超级和甲级足球联赛(广州赛区)的个别高级足球裁判员、2009年全国乙级足球联赛裁判员培训班40名裁判员和2009年全国U17和U15足球联赛(广州赛区)裁判长、裁判员等访问调查,同时运用现场统计法对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四位一体"信号配合运用进行统计。提出裁判员信号配合的可行方法,以引导比赛公正准确地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摘要: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决定了不同变量之间的公变关系。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3赛季16支中超球队240场比赛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结合专家访谈对2013赛季中超联赛制胜因素进行分析,为中超联赛整体竞技能力的综合评判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结论:1)2013赛季中超各队进攻8项指标中与积分排名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的指标依次为总进球数-总射门次数-射门成功率-向前传球-向前传球成功率-传中球-传球总次数,射门成功率和总体传球成功率2项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2)2013赛季中超各队防守9项指标中与积分排名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的指标只有总失分1项,其它8项指标不具有相关性;3)2013赛季中超各队主客场及控球率5项指标中与积分排名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的指标有客场胜率与主场胜率2项指标,而场均控球率、客场控球率和主场控球率3项指标与积分排名具有显著相关性;4)2013赛季中超各队整体活动情况7项指标与积分排名均不具有相关性关系。本研究对分析中超各队实战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支撑,同时为评价中超联赛整体水平提出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