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耘耕  李文超 《传媒》2008,(12):14-18
2008年,年初的雪灾、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诸多不平凡事件对本年度中国电视市场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与往年相比,2008年的中国电视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特点:电视新闻一反自2003年起  相似文献   

2.
科技全球化在中国: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智力资源共享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开始借助其他国家的智力资源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通过合作参与竞争正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新特点。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资本向全球扩张为突出特点,打破了世界垂直分工的模式,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不同国家的研究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实验室之间、大学之间正在按项目要求实行重…  相似文献   

3.
饶军 《新闻界》2007,(6):120-121
2008奥运电视转播,为我国电视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但我国电视媒体也面临着国人关注下的世界视域、高素质人才匮乏、节目内容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拉开了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序幕。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而言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化──生产、管理、流通、消费的高度信息化,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也被称为信息时代。作为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知识经济到底离中国有多远呢?就我国的目前的生产力来说,一只脚踏进工业社会,一只脚还在农业社会,但眼睛却要紧紧盯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逼进这一点是币可置疑的、作为信息产业重要部分的新闻业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  相似文献   

5.
二、对策从上篇分析看,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新闻业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下面择其要点谈谈应采取的相应对策。l、转换管理观念,进一步优化新闻媒介的社会环境。新闻业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权能部门对其实行怎样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全世界情况看,世界各国对新闻传播事业的管理不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控制为本位的,一种是以自由为本位的。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门)是为了把新闻媒介控制在管理者手中,使之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还是允许新闻媒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独立发展,使之成为社会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世纪,面对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面对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思考和研究中国电视的现状与去向,是电视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勇 《新闻窗》2007,(6):127-127
我国广播电视近30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两次重大突破,目前正在经历第三次重大突破,进入了以整体转型为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从时代背景来看,在世界范围内,当今正处于四大革命的交汇期,经济全球化、科技产业化、文化商品化、社会信息化、传媒多样化就是这—时期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8.
2019年6月6日,5G正式商用,基于5G技术,数字建设迈入全新阶段,为媒体融合注活赋能,智媒体再度深化,智媒时代或将全面开启。2016年,网络直播破电视主播主导格局,"主播"不再专属,短视频助推出"现象级"作品,重刷"主播"认知。2018年,AI主播陆续上岗,再度冲刷电视主播,解构电视主播形象。在智媒时代下,电视主播或将重构,如何在这"万山圈子里"成功突围,还须直面挑战,积极应对,以"四力"砺自身、以"四度"塑新闻、把关内容、强化传播、弘播新时代价值正能量,力扬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9.
媒介技术的进步催生了全新的社交方式和传播模式,互联网正不断挤压传统电视的生存空间,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是使传统电视面临着颠覆性重构.但正如历次技术变革都促进了旧有模式的升级一样,传统电视在面临社交浪潮冲击时同样迎来诸多发展机遇,本文旨在分析传统电视社交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为我国电视业社交化转型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机会到北京参加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五次学术年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科技新闻、科技传播与新世纪”。这是世纪之交我国科技新闻界的一次学术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新闻工作者特别关注的是:新世纪对科技报道提出了新挑战,作为传统媒体,如何未雨绸缪,早作对策,迎接挑战:科技新闻将以怎样的形象面向科技界,面向广大读者,面向社会;科技报道如何在坚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新世纪的科技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等等。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文化的民族化不仅仅是身处象牙塔的思想精英们捍卫民族文化理想的民族主义精神吁求。更重要的是它在实践领域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化意义。电视文化的民族化,它所涉及的实际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电视文化形态的民族化;电视文化内容的民族化程度。衡量、评价电视文化民族化,要从传播形态与传播内容上看其是否实现了模式化(特色化)与规模化。这是我们考察探索电视文化民族化的问题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它不仅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且引发了一场全球新闻传媒革命。以至于有人  相似文献   

13.
王澍 《声屏世界》2001,(9):38-39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综艺节目已深入千家万户,成为家庭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视综艺节目编导和策划高手们都在费尽心力,试图构想出有点意思的新东西,特别是每年的春节对电视文艺工作者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环顾一下现代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种种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大众关注力的转移恰恰是电视文艺工作者应会心捕捉的东西,常听到一些人抱怨社会发展得太快、人们的欣赏口味也随之变化莫测,其实,只有社会生活发展变化才为电视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创新空间,每一步变化都是一次创新的契机,当我们以这样的观念来环顾四周时,我们突然发现我们正面对着令人兴奋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民营电视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主体,除了中央电视台下属和直属的节目制作发行公司以及各省级广电机构下属的节目制作和运营公司外,就是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民营电视.电视台.广告主.节目市场以及受众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民营电视生存和发展的媒介前提和基础,这些因素在国际竞争环境和国内行业政策环境的推动与制约下互动演进.构成了我国民营电视的现实生态环境。在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下,如何认清形势.转变理念.面对竞争,发展自身,抓住机遇.壮大实力成为民营电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导刊》2007,(3):6-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及其发展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二是我国仍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三是商业精神将逐步引入;四是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五是读者和广告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是传媒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七是报业市场化改革的趋势日渐明显。与此同时,新兴媒体对传统报业造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16.
郭全中在《中国报业》2007年第3期撰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处其中的中国报业及其发展因素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宇 《传媒》2009,(2):61-63
海外华语传媒、华文学校和华人社团是海外华人的"三件宝".在海外华语传媒中,华语电视自诞生以来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08年海外华语电视就在中国南方地区遭受冰冻雪灾、西藏"3·14"事件、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凝聚当地华人力量、沟通当地社会、抨击歪曲报道、传播正确信息等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手机电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位下午好!今天非常有幸和大家在一起探讨中国手机电视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介绍我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制定标准方面的工作——宽带无线多媒体标准。这个标准同样也是三网融合在无线方面融合的方案。国际上手机电视标准大家都知道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一,超过4亿用户。在手机方面的应用也是丰富多彩,去年是彩铃,今年是MP3,以后可能是手机视频和手机电视这样一些更加丰富多彩的应用。今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很多人讲到了手机是第五媒体以及在这方面的开发和应用。看来手机媒体具有巨大的商机。针对这种商机,国外手机电视的标准和应用现在是风起…  相似文献   

19.
2006:中国电视忧思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今年是《现代传播》第四次做年度对话,很高兴邀请到你们两位来做客。梁晓涛主任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东方时空》、动画部、文艺中心、青少中心、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工作过,去年调到新闻中心,对电视的许多领域均有涉猎。靳智伟先生早先在河北电视台工作,做过编导、策划、主持人,是个多面手,熟悉电视内容生产的各个层面,后转入电视市场研究领域。两位的共同点在于均从电视的一线做起,对中国电视有着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但侧重点稍有差异,梁主任长期身居电视管理层,而靳总致力于市场调研,因此我们今年的对  相似文献   

20.
2004:中国电视关键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1月13日,时任本刊副主编的胡智锋教授与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刘春先生在北京凤凰会馆做了一次长篇对话,这就是刊发于2004年第1期的《会诊中国电视》,这篇对话引发了业界与学界关于中国电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与争鸣。整整一年后的2005年1月13日,本刊主编胡智锋教授与原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现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大型活动办公室主任汪文斌先生再次对话,对刚刚过去的2004年以“关键词”的方式就中国电视的若干“问题”与“主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期特别推出,以飨读者。同时,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及业界、学界的同仁就此继续展开讨论与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