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水平成为制约农村继续教育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取得可喜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继续教育的机制体制,针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政策约束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培训实施机制以及评价考核机制等五个方面构建并创新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促进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影响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积极性的经济障碍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远荣 《成人教育》2009,29(7):73-74
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继续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设备落后是影响教师继续教育积极性的重要经济因素。只有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继续教育经费供给,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最终增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经费不足、师资力量的匮乏、课程内容的缺失、模式的陈旧落后及考评制度的不完善等五种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加强和完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有力地促进“十一五”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的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中较为落后和薄弱的环节。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经费短缺、观念落后、目的不明确、内容城市化和理论化、工学矛盾突出、机会不均衡等问题。2009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的实施,给农村教师及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了希望。国家出资、重点扶持农村、严格审核培训单位资格、发挥高师院校的服务作用等,是当前发展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有赖于农村教师持续学习和整体素质的提升。然而,农村教师编制核定、培训经费投入和管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农村教师培训等制度存在的问题,造成当前农村教师学习时间不足、学习经费短缺、学习引领匮乏、学习取向离农,制约着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各级政府担当责任,进行制度调整,补偿优质教育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创新经费保障制度,突出分级管理;倡导乡村文化自觉,构建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林琳 《成人教育》2011,(10):87-88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经费短缺、工学矛盾突出、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远程培训难度较大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加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出现的经费保障缺失、资源环境差、认识水平低、管理“缺位”等现实状况,从建立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构建新型培训体系、构建质保机制、营造学校文化等方面对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以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8.
时代飞速发展,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由于经费不足、工学矛盾突出,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与西方地区农村老师的工作实践严重脱节,而不被农村教师认同,即使国培计划也难免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应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融合监控和评价机制,保障经费,提供多种培训形式,增强中小学自主发展意识等多方面着手来发展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症结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欠发达地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老问题、新课题。存在着农村教师负担过重、继续教育经费短缺、教育内容不完善、教学方式方法落后、评价方式乏力等问题;为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亟须转变继续教育观念,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正确处理工学关系,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科学化,以及多渠道筹措经费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仍难以保障,面临观念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效果不佳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困境,为走出教育困境,需要从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经费投入、科学构建培训体系以及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张军 《教育探索》2006,(2):106-108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编制紧缺,致使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老化严重;“层层拔高”,使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低质徘徊的怪圈;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普遍,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新课改教师培训存在培训经费紧张、培训资源缺乏以及工学矛盾严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建立合理的分摊机制,有效解决继续教育经费来源的问题;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农村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建立、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盘活资源,整合优势,建立现代开放、高效的农村教师培训系统。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而作为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有效途径的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优化农村教师培训职能,提升农村教师培训服务的质量,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施方案,构建符合广大农村教师需求的培训模式,我们要构建新型农村教师培训模式,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困境、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直接影响广大农村教师的素质,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经费不足和分摊机制不合理严重阻碍着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正常运转.投入主体责任不明、投入渠道封闭、教育模式单一是引发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以法规形式明确相关主体的经费投入责任、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化教育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师专业化蕴义及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由农村教师素质与专业化程度决定。而继续教育是使广大农村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养和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根据实践和发展需要,应重新构建农村教师培训的内容体系,发展新型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心理需求调查●王丽君王成全“九五”期间,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繁重。为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我们采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及实践研究》课题组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近年来关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统计及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数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队伍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量少质弱等,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地位、福利和待遇得不到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以及教育与培训经费投入的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从经济、福利、选才、业务、制度、政策六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对策。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保障并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完善农村教师的培养和选用、完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我们发现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存在:次数少,级别低,方式单一,形式主义严重,片面追求高学历,老教师和代课教师被剥夺继续教育机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扩大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数量和提高质量的具体政策建议:完善法规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向基层倾斜,改革经费政策,关照老教师和代课教师等。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参与农村教师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教师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保证。当前高校的农村教师培训工作主要存在缺乏针对性、培训模式单一及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原因在于培训目标定位不合理,培训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单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培训机构必须重新确立培训目标,创新培训模式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以提高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远程继续教育作为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而备受关注。文章通过分析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出一种适合西部农村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1+3"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对农村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低质、不稳,严重制约着其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尽快改善这种局面,在编制、用人机制、经费投入、骨干教师待遇、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中西部农村优质教师队伍,为发展中西部农村教育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