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就像给一颗种子什么样的土壤;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面对课堂上一双双渴求的清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来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理想的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感受到快乐。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什么样的生活!”不错,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一个语文课改实验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怎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课文的情感要靠教师传递给学生,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课堂上都必须调整好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在施行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课堂应是怎样的课堂。说教、传授?还是“稻花香里说词句,听得书声一片”?本来课如人面,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可是,仔细看看我们的课堂,全国各地竟然惊人的相似,仿佛一个模子里压出来的一样。因此,我们呼唤语文课堂成为丰富多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我们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每节课上,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痛苦与挫折,都要调整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  相似文献   

6.
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语文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闪烁着生命的活力,流淌着生命的激流。徜徉于语文课堂,应该是享受着幸福的滋养,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的孩子根本就感受不到幸福的气息,繁琐的讲解与枯燥的练习让孩子们精疲力竭。失去了对课堂的向往,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的语文就学不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引领孩子在语言文字中幸福地行走,欣赏这一路的风景,语文课堂应该充盈着幸福。一、幸福课堂是快乐无比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李红霞 《新疆教育》2012,(9):105-106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舞台,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学不是好的课堂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新理念下还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这是一个永具魅力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多彩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给教师、学生、课堂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提倡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倡导语文课堂的灵活多样性和实效性。因为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就意味着给了孩子一个怎样的发展空间。所以,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的构建,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10.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当我们领着学生徜徉在文字世界里的时候,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都影响着我们的学生,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是发展人的活动,素质教育必须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每个学生个体既是教育活动中活生生的主体,又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一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在长期而艰苦的语文探索实践中,我有了以下一些认识: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校园生活?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张雪梅 《学周刊C版》2010,(4):152-152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于是,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在思索中践行,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5.
吴雪莲 《学周刊C版》2011,(4):121-121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需要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孩子需要的。我在思索中践行,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6.
易金芳 《考试周刊》2010,(29):61-62
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应构建一种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理想课堂。我们将这种理想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绿色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们部在试图构建一种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绿色课堂。是的,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是教育生态化的重要平台,在生态化的课堂上张扬教师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应该是我们绿色课堂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温继锋 《考试周刊》2009,(29):60-60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对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非常深刻的了解。还有一部分教师运用填鸭式教学.一味的老师讲学生记,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更累,却没有什么效果。我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在语文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并开展课堂讨论。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应考虑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听课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将自己摆放在学生的角度参与课堂教学。我时常会想:如果自己是一个孩子,我希望老师给我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答案是“儿童情趣”。我以为,“儿童情趣”是基于儿童心理特征.并能引起他们对课堂学习认同的一种情感和趣味。发掘儿童思维过程中的“情趣”因素,往往能够更为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黄翠燕 《广东教育》2007,(12):88-89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那我们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认为,我们应坚持以生为本,创设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语文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与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