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雄 《湖南教育》2006,(10):43-43,23
一、高雅情致 谈及李清照,大多数人愿将她列入“闺媛”行列,这主要是与她南渡之前的词作有关。少女时代的李清照,生活闲适、风雅,故多作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词中开拓了词史上对女性内心世界作真诚而深刻自我描绘的境界,委婉细腻却不冶艳、高雅清丽中可见真情。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作家,她的诗词创作大体可以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是浪漫之情,后期则是她晚年颠沛流离生活的写照。李清照一生一直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的前途,二是幸福的爱情,三是自身的价值。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了政治、文化、道德、婚姻、性格等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黄花般瘦弱的身躯上。李清照是千年的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但她却偏偏以心抗衡,以笔换天。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词作中,咏梅占了很大比重.这类咏梅词的突出特色是注重梅花的品质,抓住了梅的风神韵致,词人并以梅自况,表明了自己高洁的人格趋向.创作手法上,重神轻形,风格多样,语言清丽,善于熔铸众家优长.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时李清照现存五十多首词研读,试图对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的人格美作初步的探索,以此配合高中语的审美教育。李清照敢于突破封建传统礼教时妇女身心的压制,不受时俗的约束,在词作中自然大方地流露她的女性爱情心理,大胆直率地表露她不甘庸碌一生的胸襟和抱负;她以花自比,借花抒怀,表现时洁美素质的珍惜。抒发强烈的爱国和孤芳自赏的高洁情怀。展示了她洒脱不拘、高洁孤傲和卓然不群的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出发观照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李清照作为宋代杰出的与男性文学家齐名的一位女作家,她的词中蕴含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恋、自怜的情结,自尊、自强的要求等思想感情特色。尤其是流露丁其中的女性意识,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宋代咏物词的发展进程中,李清照可说是唯一专力吟咏花卉的词人。她的咏花词不但继承了前人咏物的传统,而且还有所突破,在咏花意识和咏花技法方面有自己的认识深度和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词有“婉约之宗”之称。她一生历经和平安宁、国破家亡的不同时期.从优裕走向苦难的现实生活。时代和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使词人的视野不断扩大。其前后期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前期的闺阁相思、离愁别绪到后期的亡国之恨、飘零之苦迥然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把婉约词发展到最高峰。在李清照的咏花词和酒词中,她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感受社会人生以及女性绚丽多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流露和表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女性意识。正是这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使李清照的词“巾帼不让须眉”,赢得世人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9.
杜琼 《农村教育》2005,(10):61-62
词产生于隋唐初年,最初叫曲子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以音乐为主体倚声填词的新兴样式。到宋代,词进入极盛时期,与“汉赋”“唐诗”“元曲”并称,是我国灿烂文化星河中璀璨的一颗,涌现了众多优秀词人和大量佳作。后人以词的内容和形式将词分为两大流派:一曰婉约,一曰豪放。前者为词之正宗,多以离情别绪,伤春悲秋为主题,含蓄蕴藉,哀婉凄清;后者却打破“诗言志”“词言情”的藩篱,  相似文献   

10.
11.
李清照被推崇为"婉约之宗",一生留下了许多光彩照人的作品,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去描写自然与生活,所作词以不同风格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之作,韵调优美,多写闺情相思之美,作品显露出一种对自然人性的追求,纤弱女性的背后,始终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蓄意心底的反传统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家庭社会的熏陶以及词人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宋代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其间词下的两处注脚,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的梅词,继承前人,梅我合一。以女性细腻的笔触赋予了"梅"丰富的内蕴,词人以梅自况,既表现出豪迈自信的情感追求,又流露出细腻婉约的性格特征。通过分析李清照的梅词能够从整体上认识词人性格的两方面倾向。  相似文献   

14.
杨春霞 《甘肃教育》2009,(23):51-51
比较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对任何文本解读、探究,都不可能离开比较。北师大版初中教材单元组合的原则,就是把同一主题的文章放在同一个单元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鉴别不同作家对表现同一主题所选取的不同角度、题材、体裁及表现手法,让学生同中求异。这样,老师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平常我们上古诗词时,往往会先把作者及该诗词的创作背景提供给学生.比如上李清照的<一剪梅>和<声声慢>,就会先告诉学生,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婉约派词人,她的创作分前后两期,<一剪梅>是表现她丈夫赵明诚远行后词人一人独居时的心情的;而<声声慢>则是表现她晚年寡居时的心情的.如此等等,然后才开始细读词作本身.这样的方式无可指摘,但恐怕也不甚好,因为让学生读诗词,是为了让他们感受美并培养起基础的鉴赏力,这就要求学生能直接从诗词本身发掘出相当的信息,去领会诗词内外的意蕴.就这两首词来说,就不要忙于告诉学生什么基调性的信息(独居、寡居),而是让他们自己从词中读出来.如果经常把基调性信息作为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品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和深度将会大打折扣,因为从"独居""寡居"等词出发,已经可以不读词就把握词的总体面貌,并可以把词中的意象等等都往里面套了.这比直接通过读词来把握意象,进而推出"独居""寡居"要简单得多,也容易"混"得多.  相似文献   

16.
记不起是哪一位古代评论家说李清照是词妖。于女人而言,妖的感觉很好,看到李清照经典的词,我暗暗搓揉着手,我也想做这样的妖。只可惜这洋的妖是要绝世的才情,唯李清照一人所有。闲暇之日,细细品味李清照的词,感悟别样的妖味。  相似文献   

17.
孟浩然的《春晓》与李清照的《如梦令》,描摹的都是春残花落的暮春景象,表现的都是晨起后的一段思想活动,但其在表现惜春的情感和对生活内容及情感过程的揭示方面,均有不同的感悟和各异的手法。这两首“似为同旨,实则异趣”的孟诗李词,可堪称对赏的典范文本。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之苦的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在词中诉说了自己的孤独寂寞,表达了急切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li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相似文献   

19.
高淑兰  赵海涛 《函授教育》2003,7(4):101-104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由于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主导心境不同,造成了她词境、词风在不同时期的各不相同。按照词境的不同,她的词可分为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和晚年时期。少女时期词境色彩明丽;少妇时期词境细腻、寂寥、;晚年漂泊时期词境既雄浑壮阔又沉郁、凄凉、悲惨。由于词境的不同,所表现的艺术风格也不同。少女时期婉丽、明新;少妇时期深婉、含蓄;晚年时期婉约之中见豪放、阴柔之中透阳刚,阴柔美与阳刚气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什么原因使然呢?这就是词人的心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名有姓又有作品传世的女作家并不多。在这些不太多的女作家中,能够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被誉为“词坛正宗”的,首推宋朝著名词人李清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