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家莫言以自己为原型创造了许多少年儿童形象。在新作《生死疲劳》中,作家又塑造了一个“莫言’,形象。“莫言”形象的复杂性在于,他既是以作家为原型的丰满人物形象,在作品中起着补充故事情节、讲述故事进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又是故事的叙述者,是作品中的第三种声音,他的叙述使小说呈现出典型的复调型叙事特征。“莫言”的存在是作家为寻找新的叙述方式而做出的新的探索,也是作家对少年生活的再次回望。  相似文献   

2.
作家莫言以自己为原型创造了许多少年儿童形象。在新作《生死疲劳》中,作家又塑造了一个“莫言’,形象。“莫言”形象的复杂性在于,他既是以作家为原型的丰满人物形象,在作品中起着补充故事情节、讲述故事进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又是故事的叙述者,是作品中的第三种声音,他的叙述使小说呈现出典型的复调型叙事特征。“莫言”的存在是作家为寻找新的叙述方式而做出的新的探索,也是作家对少年生活的再次回望。  相似文献   

3.
4.
张春红 《现代语文》2006,(5):117-119
佛云:生死疲劳,皆系贪欲,无欲无为,身心自在。 这是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的题记,也是这篇小说欲向世人阐释的人生要旨。地主西门闹被镇压以后,先后转世为驴、牛、猪、狗、猴及大头儿蓝千岁,既见证了中国农民五十多年的当代历史进程,也以六世轮回的艰难和倔强谱写了一曲生命的欢歌。  相似文献   

5.
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是对他叙事艺术的全面总结。在该小说中,叙事视角的自由转换、元小说叙事等多种典型特点都有所彰显。文章以《生死疲劳》为线索,主要分析莫言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并探究各个手法在莫言的"文学王国"中的初显、成熟运用和不同文本中所展现的具体变化。  相似文献   

6.
《生死疲劳》是莫言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重要作品,也是他数十年酝酿思考的结果.小说思想丰富而深刻,有人从中读出了佛家思想,有人则联系到道家思想,还有人从中体会出儒家思想,等等.小说讲述了农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了当代中国半个世纪的巨大变化,总结了人生要义.通过诸多人物的奋力挣扎乃至生命代价,莫言表明了自己关于“做人”的思想.“天地之大德日生”,人生于天地之间,就要努力“做人”.这是所有思想的源泉,也是每个人的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7.
莫言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小说在语言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死疲劳》是莫言的经典作品,其语言汪洋恣肆,千变万化,尤其是变异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数目多,而且类型广。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生死疲劳》与朱天文的《巫言》在2008年“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终审时对决。《生死疲劳》从人畜六道轮回的观点,写半个世纪中共政权下的农村变化;《巫言》则由一位深情却孤意的女性娓娓诉说生活与创作经验。决选的结果由《生死疲劳》胜出,《巫言》的成就其实可以等量齐观。若以1949年标志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至2008年适为一甲子的结束,60年来的中文小说精彩纷呈,以朱天文和莫言各自所占的位置为探索的起点,可以探讨他们各自所承袭的写作渊源和所延伸的谱系,并且进一步借着这两位作家的创作,反思当代中文小说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9.
莫言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的作家,他深受南美魔幻小说影响。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以中国传统魔幻因素与现实生活内容相结合,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诡异、空灵特性。《生死疲劳》是莫言魔幻现实小说中的代表作,以生死轮回展示不同人与动物的视角体会。从莫言小说的魔幻元素形成,独特的语言叙述,魔幻色彩与现实生活三方面解析,有益于理解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命书写"是将生命作为人类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基石的哲学态度投射到文学领域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书写范式。生命书写至少包含着哲学意蕴、文本策略、小说批判性的根基和立场这几个主要的层面,其中文本策略是其中较为复杂的层面。《生死疲劳》中,莫言通过全方位性、参与性的语言,生命化的隐喻、复调等表现手法,对比叙述中荒诞狂放的文本风格等诸多文本策略,构造了一个充满生命辉光的小说世界,可以被看作生命书写的文本策略上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1.
《生死疲劳》是最能代表莫言"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作。莫言以"轮回"的叙述架构,通过人与动物互换,魔幻与现实糅合的民间叙事,以动物之眼,观察和体验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村从土地改革一直到改革开放半个多世纪农民和土地变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在乡土中国文学叙事的长河之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始终都是一个举足轻重而又特立独行的存在。在小说《生死疲劳》中,他以地主西门闹的六世轮回为线索、用动物化的视角戏谑地展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乡土中国史,为我们呈现出他笔下大环境之下真实的人性与历史的本相——荒诞与残酷。本文主要从小说关照生命的悲悯主题和人性书写的叙事艺术,以及在审美视角下人性的流变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寻莫言对人性展现的真实目的与野心。  相似文献   

13.
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采用古典章回体小说的架构形式,借用"六道轮回"的佛教思想,糅合魔幻与现实的创作笔法,以主人公西门闹转世为驴、牛、猪、狗和猴的视角,观察和体味中国农村由土地改革、合作社、大跃进到"文革"以及改革开放等特殊时期的历史变革。小说采用古典章回体形式,既很好地把民间故事有机串联起来,又让读者感受了莫言小说的古典情怀。  相似文献   

14.
《生死疲劳》是莫言叙事才能的一次大综合大爆发,他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叙事技巧树立了山东高密东北乡又一座文学丰碑。笔者将根据叙事学的一些理论,从叙述视角、叙事者、叙述接受者以及叙述时序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莫言在《生死疲劳》中对其出神入化的综合使用以及其达到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格式塔理论与翻译之间关系密切。文章以莫言最受西方关注,且获国际奖项最多的作品——《生死疲劳》为研究个案,在格式塔理论视域下,探讨接近性法则、相似性法则、闭合性法则、简约性法则和连续性法则对小说英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莫言的构思与叙事的才华毋庸置疑,可以用“喷涌而出”来形容。40余日完成55万字,笔力平均,文气不散,框架大气,剪裁有度,功底扎实,落笔从容,显示出十足的底气,不愧名家风范!与那些开篇先声夺人,收尾气力不济的作品相比,尽管《生死疲劳》未臻完美,但读者对作家才华的期待绝无落空之虞。  相似文献   

17.
叙述者的功能在莫言的小说《十三步》《酒国》和《生死疲劳》中已经远远超出了故事。《十三步》通过多层级叙述的设置以及大量第二人称叙述产生了主客转换的叙述效果;《酒国》通过叙述者兼小说人物“莫言”的设置,实现了对批判主体的批判;《生死疲劳》通过动物叙述者的设置以及两种思想范式的矛盾冲突,探讨了叙述本身的可靠性与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结构主义叙事学注重研究文本的共时性结构,形成一种静态主义的研究模式,但是近年来,西方叙事学逐渐重视对叙事进程的研究.很多叙事作品具有两种叙事进程,一种是显性的,另一种是隐性的.大部分学者只注意到了作品的显性叙事进程,却忽略了隐性叙事进程,也就忽略了作品的潜文本,而这种潜文本往往更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与显性文本构成互补或解构关系.《生死疲劳》也存在一个隐性叙事进程,这个隐性进程对小说的显性文本构成了挑战,形成了颇有意味的反讽效果.对其进行分析,以探讨这个隐性叙事进程与显性叙事进程所构成的张力与反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生死疲劳》才华喷涌。猛一看去,很骇人:语言更淋漓,气势更恢宏,想像力也更强大,对历史宏观的把握似乎也很高妙。莫言在这部小说中一路狂奔,把他既有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如果我们单从语言、历史、想象力等方面来解读这部小说,都不能切中肯綮,必须将之放置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中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