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索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影响因素,以及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情况,以及性别、是否熬夜、是否长时间使用手机等16个用眼相关的行为习惯,探究其与近视发生的关系.对研究对象开展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调查,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前后得分的差异.结果:三所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77.4%;男性是近视保护因素(OR=0.453,95%CI:0.295 ~ 0.696);有躺着看书或手机的习惯(OR=1.710,95%CI:1.030~2.839)、夜晚熄灯后还使用手机(OR=3.292,95%CI:1.900~5.701)、每天连续使用手机4~6小时(OR=2.034,95%CI:1.117~3.703)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干预后,有躺着看书或看手机、用手揉眼睛、边走路边看手机等不良用眼习惯的人数都有明显减少.结论: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不良用眼习惯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可以侧重于手机使用相关方面,多平台、长时间的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纠正大学生用眼误区.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I0001-I0001
《睡眠与生物节律》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熬夜也有风险,因为晚睡的人更有可能做恶梦。 土耳其凡城大学科学家Yavuz Selvi率领团队调查了264名大学生的睡眠习惯和噩梦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1、了解大学生的日常饮用喜好;2、了解大学生对不同品牌不同成分的饮品的认知情况,提高大学生对健康饮用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3、了解大学生在选择饮品时的影响因素,给各企业改革做参照。方法:问卷调查1、班级访问;2、拦截访问。结果 :几乎90%的大学生都有饮用饮料的习惯,但其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对何种饮品才是利于自己健康的知之甚少,只有少数大学生有"健康饮用"的意识和习惯。而在选择饮品时,影响大学生的主要因素是饮品的价格和口味。结论 :当代大学生仍缺乏对各类饮品的足够认识,饮食健康观念相对淡薄,这与校园缺乏对该方面的宣传有关,也与现代大学生个人生活习惯、自身文化素质有关。因此,各个销售商家要加大对产品的附加值的说明,现代大学生也应多关注不同饮品的利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大学生睡眠质量进行评估,以PSQI总分≥8分作为评估睡眠质量的标准。结果:调查对象中6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身体状况、睡眠环境、作息时间的规律性、学习和就业压力、经济状况、情绪问题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结论:大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大学生的睡眠问题,并开展相应的心理、睡眠咨询,以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地睡眠习惯,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吃不吃早饭和睡眠时间多少等生活习惯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日本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名为"全国学习能力及学习状况"的大规模调查,发现生活习惯影响学习能力。该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小学6年级学生的算术知识问答中,每天吃早饭的学生正确率达到83.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体育运动状况及运动方式对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郑州的256名大学生,采用自编运动情况调查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简版)进行统一施测。结果:无运动习惯者占58.6%,参与运动者仅占41.4%;有、无运动习惯的被试的身体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时间的被试的身体自我概念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体育运动情况不容乐观;体育运动者的身体自我概念高,且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时间对身体自我概念也有影响,具体为素质类>篮足类>健美类,中等时间、短时间>长时间。  相似文献   

7.
张博恒 《科技风》2013,(15):192
为了解宝鸡市大学生运动消费情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资料统计法,对宝鸡市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宝鸡市大学生学生运动消费项目主要包括;运动品牌鞋、运动品牌服装、运动装备等且各项目所占运动消费比例不同,运动消费目的和运动消费能力有所差异。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市大学生学生运动消费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学生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合理有效的进行运动消费。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多模式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文版老年人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情况、口腔健康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多模式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睡眠质量、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数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较本组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实施多模式健康教育能够取得理想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蚌埠某高职男女生健康行为进行调查与研究,对学生在运动健身.生活习惯、避免恶习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性别间存在差别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夜猫族必读     
晓宁 《科学生活》2008,(12):48-49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睡眠可使体内的荷尔蒙正常分泌,从而保证生命器官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如果经常熬夜,正常运行规律就会被扰乱,激素的分泌规律也会不同程度受损害,从而危害健康。经常熬夜还会使身体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减弱,当"自由基"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损害器官,引起疾病,人也会衰老得比较快。上夜班的人由于体内生物钟常常在改变,往往睡不着,吃不好,觉得浑身无力,精神委靡,这就需要在膳食安排上动一番脑筋,改善饮食质量,保证身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现     
《科学生活》2008,(1):10-13
睡多睡少都影响健康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专家简·费里斯进行了一项睡眠与健康研究,共有10308名年龄在35~55岁的人接受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那些每日习惯睡6~8小时的人来说,如果睡眠时间减少,他们因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有可能增加110%。而对那些每日习惯睡7~8小时的被调查者来说,如果睡眠时间增加,他们因患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有可能增加110%。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旨在探索体育作为干预手段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大学生体质健康行为关系,有效改变大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结果表明:通过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作为干预手段,都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好地改变大学生课余的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别是参与课余训练队训练的大学生,表现更加突出,这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阳光体育活动"下,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并为大学生的科学健身提供"量化"指导。方法:对实验组实施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另在本校2008级学生中随机抽选男女学生各60名作为对照组,不实施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实验期为1年,以对比、验证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论:"阳光体育活动"下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增强、改善大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影响体质的因素,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和大学体育科学开展。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果:"减轻压力、调节情绪;提高运动能力;防病、治病;专业需要"是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惰性;学习忙、缺少时间;缺乏指导、缺乏场地设施"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学校应在改善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大学生健康知识及行为习惯,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保定市某高校为调查单位,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8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健康概念总知晓率为91.4%,对急救与避险知识、常见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不高;存在不吃早饭,手机成瘾等不良行为习惯。结论:大学生健康知识掌握不充分,行为习惯存在诸多不足,应该根据其特点与需求,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运用Excel和SPSS对1474份《关于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现状调查》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探讨不同(男、女)性别、不同(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旨在为西藏高等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提供指导意见。结论: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情况情况整体较好(平均得分为3.497分,满分为5.000分),但在所学运动项目技战术能力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性别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年级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年级对"你认为体能对学习和生活很重要"(学生对体能的认知情况)之间没有相关关系(p值为0.5050.05);性别、年级对于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年级对于"学生对体能的认知情况"之间没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作为我国科研的核心,其身体健康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1117名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健康理念及行为调查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方式和学习中理念行为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其具体体现,如就餐习惯不合理、作息不规律等。同时,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其身体健康的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理工科研究生应该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学校也要注意建立相应的健康管理监督制度,建立长效的生活方式防御机制,以便改善研究生身体素质,促进研究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宋导 《今日科苑》2012,(14):91-92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冯颖青青春不代表健康,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为高血压门诊的"常客",而更多靓仔靓女或许还身患高血压不自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冯颖青表示,现在每天都能见到年轻的高血压病人。这些人中60%有高血压的家族遗传史,还有不少人存在运动少、熬夜、饮食随便等不良生活习惯。而这部分出现症状的年轻人,都没把高血压放在眼里。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沈阳市部分高校在大学生进行有关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方面较少;"学习任务重"、"缺乏兴趣"和"缺少锻炼伙伴"是影响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理工大学部分在校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大学生体育生活习惯、体质状况、体育消费、体育锻炼情况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试图为促进东北高校大学生形成积极生活方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