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苹是新中国革命电影的代表性女导演,其电影通常被阐释为女性意识匮乏的主流电影.而实际上,王苹电影在有关革命和家国的虚构中,隐含了别样的女性主体意识,其电影作为革命意识形态的文化生产,将女性、电影、革命和家国的诸种想象耦合同一,形成了符合那个时代的"女性主体想象"的革命电影文化图景.父权意识形态与女性意识一样,从来不是一个本质主义的话语,而是需要女性参与生产的意识形态结构,其中必然包括女性的意志和要求,王苹电影就是这种意识形态生产的镜像.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战狼》、《战狼2》、《红海行动》等电影的票房口碑双丰收,国防军事电影重新回到主流观众视野。作为新军事电影的代表作,这几部作品不仅在制作水平和类型叙事上实现对传统军事电影的超越,同时还塑造了几位大放异彩的女性人物。这些女性英雄的出现,打破了军事题材中固有的性别印象,借由女性形象与国家形象同构的策略,对好莱坞叙事程式中的东方主义式男性霸权话语予以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3.
王晶晶 《新闻世界》2014,(11):137-138
电影作为再现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对创造和确立各种社会成规与性别成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电影中,女性形象往往处于"他者"的地位,处于男性视觉监管之下。那么女性主义电影针对这种现状是如何反击的呢?本文将从"去他者化"说起,从几个方面去尝试剖析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主体形象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陆 《声屏世界》2017,(9):67-68
中岛哲也的电影常以女性为主角,在女性的性格、形象等设定过程中体现了电影的主题,同时也塑造了内外不一的矛盾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既是导演风格的展现,同时也是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的具象化.  相似文献   

5.
女性题材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不断拓展之中.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女性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其中的优秀影片,不仅集中表现了"典型"的女性特质,而且有不少是以社会新语境下"强势女性"为主角的影片,表现了多姿多彩的新女性形象和新颖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历史的变化曲折地影响着女性角色意识的形成,银幕形象的折射就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的表征。上百年中国电影历史传递着女性角色演变的秘密。在中国电影中,女性角色成为在社会角色、家庭角色、性别角色和情感角色的多重交织中变化的命运承担者。中国电影的前40年是女性角色确立社会阶级判断与批判等级差异的阶段;中30年是建设平等性别观而忽视性别差异的阶段;后30年是强化女性意识而得失互见的阶段。对于女性影像而言,究竟是探究社会尺度的对象还是作为人的不断怀想的另外一个对象,需要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7.
黄浪 《新闻世界》2013,(11):173-174
好莱坞科幻电影自出现以来便成为众多电影类型中经久不衰的常青树,而机器人作为科幻电影的常客,陪伴观众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今年夏天,一部名为《环太平洋》的科幻巨作登陆全球,片中各式机甲无不惊艳观众的眼球,但这部科幻巨制与以往其他机器人电影有很大不同。本文从片中出现的机器人入手,与好莱坞其他机器人科幻电影作比较,勾画出好莱坞机器人电影的不同类别。  相似文献   

8.
张欣 《新闻窗》2005,(4):32-32
电视电影这个概念过去有些冷僻,由于全国众多影视频道及各种频道的影视栏目的出现,为这一种新型节目类型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众多国内制作方开始对电视电影热情起来。  相似文献   

9.
郭维易 《今传媒》2016,(3):74-75
在完成了对女性的精神解放、消除了肉体奴役的同时,所谓的"女性"也就成了文化中的一种子虚乌有,这也使得她们作为一个性别的群体亦是悄然失落于文化的视域当中了.对于这样的现象,戴锦华将其命名为当代女性面临着的"花木兰式的境遇",当她们终于获得了分享话语权利的时候,却失去了她们的性别话语身份;在她们真实的参与历史的同时,她们的女性主体身份却也不得不消失在一个非性别化的假面之后.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中国电影在一种流动的话语结构中寻绎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路径。声势嘹亮的主题电影创作,对奠基式的历史和具身性的人与事进行现时化的银幕复刻,在诗与史的变奏中用影像书写关于中国的故事,类型电影及其新模样,年轻一代和女性导演创作,文艺片实验性的处理,在制造新的电影结构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新的观看视角和想象空间,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图谱。中国电影批评在整体上以时代性、公共性与参与性为主,在展现批评的限度与舆论场域的治理要求的同时形构了新时代的电影舆论场域的特质。  相似文献   

11.
电影创作实践表明,一个导演的性情比作为作品题材的"性别"更重要,或者说,导演的性别立场是决定一部电影性别倾向的关键.那么,王家卫的性别立场怎样呢?通过对其<旺角卡门>、<花样年华>、<蓝莓之夜>等九部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鲜明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中.王家卫的女性立场是不确定且矛盾交织的:一面是极端的传统,一面又是对传统的颠覆,总体上呈现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审美意旨.  相似文献   

12.
周晶 《东南传播》2011,(10):98-99
阿尔莫多瓦的电影作品被视为电影中的边界力量,其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女性身份的强调和延展,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施用与体现,包括导演的同性恋身份对其作品的影响,都凸显了阿尔莫多瓦电影生命中“女性身份”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角色塑造描述、角色功能性倾向、角色性别气质三个方面,对2009年院线电影塑造的女性形象构建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当今电影媒介对女性的性别规范以及身份认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媒介与性别理论这一传播学研究领域,挖掘媒体背后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指导媒体提升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梳理了新世纪华莱坞女性电影的阶层书写,其中分别通过城乡差异、职场竞争以及婚姻再现了女性的阶层流动。笔者进一步分析了女性阶层上升的叙事模式与人物特征,认为华莱坞女性电影建构了理想的女性阶层上升模式,这基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推进,其叙事模式与电影生产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花木兰>以中国传统故事中的花木兰为原型,讲述了一个传奇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保卫国家的故事.这部电影以花木兰这个女性形象为整部电影的重心,将其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并对其心理情感和社会生活状况做了深层次、多样化的呈现.  相似文献   

16.
金明 《报刊之友》2013,(7):90-91
张艺谋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创造了多部经典作品,其中塑造的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成为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本文梳理整理张艺谋电影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归纳出其女性形象的流变,进而分析其女性意识流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女性电影作为在西方世界中女性解放运动大背景下产生的衍生品,进入中国电影界的时间较晚。中国的女性电影在借鉴西方女性电影的基础上已经经历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在经历爆发性的时期后开始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本文具体分析了女性主义电影在实践中遇到的困境,从创作题材、表达方式和潜在男权主义影响三个方面对于现有困境进行了有效的反思,并且提出了发展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豪华的演员阵容,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讽世味道使该片成为1998年好莱坞最为轰动的影片之一。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男性电影,片中处处洋溢着一种充满豪气的男性友谊。女性角色几乎没有任何的表演空间。  相似文献   

19.
电影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框架。本文借助传播学的框架理论,结合性别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对获得"百花奖"的抗战题材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创作近代女性角色时,创作者在中国传统女性的框架中融入了现代女性的观念,赋予了近代女性富有时代内涵的性格特点。同时,面对消费文化的热潮,当下大众媒介将"女性"作为博取眼球的工具,背离了主旋律文化引导的方向,应当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20.
肖慧强 《视听》2022,(3):83-85
主旋律电影蕴含的家国情怀是国民自古以来无法分割的民族情感,是国人根深蒂固的集体记忆.主旋律电影在注入家国情怀时,逐渐分化出革命历史片、伟人传记片和时代英雄片三种类型,并且将叙事方式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最终形成宏大叙事和个人叙事交融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