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是继文字、印刷术、电报以后人类的第四次传播革命.新传播革命本质上是传播革命资源的泛社会化和传播权力全民化,以“去中心—再中心”为基本特征,从而为执政党形塑了全新的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成为国家的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民粹主义思潮的流行构成了当今互联网独特的景观,当下网络民粹主义源于中国断裂的社会结构,也与网民的构成有很大关联.新媒体技术助长了网络民粹主义的蔓延.网络民粹主义对于表达民意、监督权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绝对不能把民粹主义的所作所为等同于“广大群众”的意愿.我们需要通过合理引导网络信息,标本兼治,方能使日渐严峻的网络民粹主义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社会舆论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民主进程、国际政治斗争等等。本文拟就互联网对政治舆论传播“双刃剑”式的影响展开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线音乐平台的崛起使得互联网"音乐社交"成为音乐传播最为广泛和有效的传播方式。本文引入"大众人际传播"模型,以信息的感知可访问性、信息的个性化两个维度来定义"音乐社交"。在这个全新的框架中全面剖析"音乐社交"传播动态过程,并发现音乐质量是这一传播过程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而受众的创造力,即UGC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为国际传播与地缘政治的互动提供了新变量.从传统的“街头政治”走向具有力量交换的“线上一线下互动”,再到协同行动的“网络—街头政治”,这种新式的社会抗争与国家转型路径,其间体现的不只是地缘政治变动时的国家内生力量自行裂变,还有来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国际传播力量的积极促动.本文试图探讨的是在国际传播与地缘控制的逻辑之外,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的工具新面孔与地缘政治的变动新特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相对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公众提供了意见的自由市场,拓宽了普通大众参与政治的渠道,由此打破了原先的政治权力格局,大众政治迅速崛起.以微博问政为代表的大众政治具有民粹主义的倾向,充分运用"名人效应"、社交化的情感动员模式传达大众的声音.大众政治是迈向民主政治的关键一步,但不能说大众政治就是完全的民主政治,大众政治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7.
试论伊朗“Twitter革命”中社会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试图通过伊朗Twitter革命的个案研究,来观察和分析社会媒体在国家危机中发挥的政治传播功能与效用,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具有先发技术优势的背景下,社会媒体与国际政治力量结合对发展中国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诞生的半个世纪里发生了三次传播革命:用户生产、推荐算法和元宇宙.互联网传播革命的影响在于人类将迎来社会构建、空间重构以及学科重建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传播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人类将面对更多技术伦理、传播伦理、思维方式、人性本质等方面的考验,需要在哲学层面、社会构建与人类发展方面有更多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对我国的政治传播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我国钓鱼岛网站的开通为实例进行分析,了解了钓鱼岛网站开通的背景以及主要内容,通过对钓鱼岛网站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互联网对我国政治传播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在操作系统、移动终端、无线网络三者的共同架构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可以称之为"WONTSM"的新的传播时代。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是以"微传播"为主要形态,并通过信息的聚合与扩散,产生与以往大众传播迥然不同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完全可以被称为"聚合革命"。  相似文献   

11.
王凤翔 《新闻战线》2022,(12):50-53
网络语言以自身独特的话语优势,彰显用户诉求,着重“趣味”追求,凸显情绪特色,突出话语冲突,以语言革命推动传媒革命与社会变革。在深化网络语言的使用与建构上,传统媒体宜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原则,坚持大国媒体理念,强化语言表达规范,推动技术场景革命,加强技术赋能审核,构建良性传播生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张路凯 《青年记者》2022,(24):34-36
大众传播并非大众的传播,而是专业传播机构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歧义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其精英主义的立场,二是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三是受众的商品化。随着西方民主化进程发展,大众从Mass逐渐转向People。但由于技术环境限制,大众传播始终与机构传播相捆绑。“互联网群体传播”概念的提出是对大众传播的延续与超越,消弭了媒介机构主导的特点,突出了民众所有、民众主导、民众参与,是真正大众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季如意 《东南传播》2020,(1):117-119
盲盒是一种没有任何样式提醒的、纸盒包装而成的精美手办。从2015年Molly爆红开始,盲盒热度便居高不下,2019年以盲盒为代表的潮流玩具已达到千亿市场。爆款总有热度退却的时候,风行一时的盲盒也难免会落入尴尬境遇。从互联网传播、消费心理的角度分析盲盒消费者的心理机制、解读盲盒热的形成与发展趋势,为未来潮玩营销战略及相关IP衍生品的运营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众情绪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框架效应”,即人们会基于社会公共价值、集体记忆、固化的情绪反应在公共事件中形成优先唤起的趋同性的集体情绪表达和道德评判。与个体情绪的产生机制不同,大众情绪不是简单的个体情绪的叠加,而是通过大众情绪传播框架的筛选,将典型的媒介中呈现的个体情绪汇流后,使其具备群体情绪体验代表性和价值判断代表性后形成的。大众情绪传播框架使大众情绪传播具有趋同性,当正面情绪被唤起和传播时,有助于形成团结的社区,促进社会道德向善;但当负面情绪被唤起和传播时,很容易造成舆论中的极化现象,使得信息传播通道壅塞,进而产生简化信息认知、窄化公共空间、激发谣言叙事等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各种传统与非传统的节日。本文试对我国典型的传统性节日"春节"和非传统性节日"情人节"进行比较,在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对我国大众媒介在"节日传播"方面提几点建议,以期大众媒介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各类节日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新追踪冷战发展传播学中民主参与问题的全球史脉络,并将中国革命的历史意涵带回这场发展传播理论所谓“范式革命”的重新语境化中。原本旨在抑制第三世界革命、维系资本主义霸权体系的发展传播理论与实践,具体会以何种方式处理中国发展传播经验中的革命要素?通过爬梳冷战史材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传播领域的理论写作和海外中国研究,本文发现,冷战发展实践中的社区参与在70年代“参与式范式”形成之前就已存在,但只有当自上而下的国家发展模式遭到质疑后,社会主义中国的地方参与经验才被引入西方发展传播理论家的视野中。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甄别”机制下,中国参与式经验的革命斗争问题被结构功能主义的范式惯性所过滤,产生了去政治化的“政治折扣”。  相似文献   

17.
我在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有机会接触到了美国学者John Vivian所著《The media for the mass communication》,(Allyn and Bacon交互出版社)。该书初版于1998年,其网络版(World wide web版)每年更新一次。这里着重介绍其网络版。  相似文献   

18.
微博——传播时代的微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一种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有效结合的传播平台,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和传播形态的创新带来传播领域的一场微革命,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以及舆论的生成方式,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微博——传播时代的微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作为一种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有效结合的传播平台,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和传播形态的创新带来传播领域的一场微革命,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以及舆论的生成方式,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手机短信:传播大众话语的一种新载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澜 《当代传播》2008,(6):70-71
手机短信的兴盛,使其开始作为传播大众话语的新载体,在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