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仁  蒿三本 《今传媒》2005,(11X):25-25
什么是常态,什么是非常态?常态指的是事物经常性、固定性的正常状态,而非常态则是事物非正常条件下特有的、非固定性的反常状态。  相似文献   

2.
苗强 《出版参考》2017,(10):11-14
“新常态”这一概念,本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首次提出来的,主要用于经济领域,是指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换句话说,是指经过一段非常规状态之后,人们通过总结和反思,对事物有了更为客观和完整的体会与认识,从而重新恢复的一种正常状态.将当下国际汉语产品出版的状况与此前的十几年相比,笔者觉得也可以用“新常态”来概括.  相似文献   

3.
“序”是宇宙之魂,是万物之灵。序是事物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事物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空间时间结构中的表现,即空间结构中的排列组合、聚集状态、立体结构、结构层次及事物发展演化的时间序列。序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其绝对性是指任何事物都是有层次结构的,每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民营书业发展势头良好,较好地履行了社会服务功能,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什么是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先请学员们把这个概念弄准确,否则,讲的入和听的人就可能想到两岔去。我们说反常的事物有新闻,重点在“有”。因为有,所以就可以去发现、探索、寻求,就可能写出好新闻。但“有”并不是“是”,如果说反常的事物是新闻,把反常的事物同新闻划了等号,那就错了。不仅写不出好新闻,还可能误入歧途。这并不是咬文嚼字,而是探讨新闻写作必须采取的认真态度。什么是反常的事物?所谓反常的事物,指的是一些不正常(或者叫失去常态)的事物。这种现象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到处可见。比如气候反常、灾情反常、观念反常、处置反常,等等。这些反…  相似文献   

6.
这里所说的新闻工作者的“常态”,就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随时以新闻眼、新闻耳、新闻真,在身边耳目能详的事物中捕捉新闻。干新闻工作和别的职业不同,无论你是在何种场合,或休闲度假,或与人交谈,你随时得捕捉新闻线索,眼、耳、鼻常年处于战备状态。保持新闻“常态”,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能够保持新闻常态是进入角色、当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的必要条件,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必须有高昂的新闻兴奋点。 所谓“兴奋点”,当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和精神始终处于临战状态,一旦发现线索,即刻出击,马上干起来,这类记者的脑子常…  相似文献   

7.
如今,通过手机微信等传播渠道,任何突发事件,甚至是一场暴雨、一场大雪,相关的信息都会很快经由公众原创或转发的海量图片、文字、视频,迅捷地进入公众视野.身为一名记者,在感叹此种变化的同时,也在思考媒体“新常态”下,记者应该是什么、做什么、如何做.所谓媒体“新常态”,即指互联网技术手段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彼此不断融合发展的这种阶段性态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强调创造性和稳定性协调统一的和谐社会,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理念的提出是非常适时和必要的。“和谐”由“和”与“谐”两字组成。“和”是指在属性和功能上有差异乃至对立的不同事物或要素相互之间能够补充、配合、契合与调剂,反之,单一或同质而无差别的事物排斥补充、配合与调剂,是谓“同”;“谐”是“和”的最佳状态,是指不同的事物或要素不是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紧密地切合、顺和、协调、无…  相似文献   

9.
刘新锋 《新闻前哨》2005,(12):17-18
信息是新闻的基础,是新闻学研究的起点,是新闻事实的来源,而新闻是信息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通过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的传播,使受众获得他们想知道的事实。 一、信息与新闻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描述。“事物的运动状态”是指非观念性的自然信息。“描述”是指自然信息经过人脑加工复制,转化为人工信息,又称文化信息或社会信息。新闻信息是指新闻传播活动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即关于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描述。它属于信息中的社会信息,而不是自然信息。  相似文献   

10.
当一名通讯员不仅要勤快,还应该身带“两镜”、身兼“两员”,即:“望远镜”、“显微镜”、“采购员”、“加工员”. 我们做通讯员的就象只蜜蜂,在精神文明的百花园中采“花”酿“蜜”.然而,又不象蜜蜂那样盲目地采.这就要我们用自己正确的指导思想去鉴别这些“花”,认真地衡量它的价值。事物是矛盾的统一,是企性与共性的结合,我们要找出事物的个性,在“角落”里发现新境界,在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看到发展趋势和方向。而要达到这种目的,只有靠生活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这就是  相似文献   

11.
描写,是现场短新闻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用语言文字把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谓之“描写”。这里所说的“事物”,是指置于一定结构之中的材料,即选用的事例。现场短新闻是记者手中的“兵刃”,不是摄影家的数码照相机,也不是齐白石们的五彩狼毫,要想把“事物”变成读者可以感知的特定形象,主要借助于描写。那么,怎样描写好“事物”呢?  相似文献   

12.
描写,是现场短新闻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用语言字把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谓之“描写”。这里所说的“事物”,是指置于一定结构之中的材料,即选用的事例。  相似文献   

13.
世间本无天才,更没有超天才,只有智商高低之别。这里说的“超天才”,是取其谐音,指“笔杆子”中靠“抄、添、裁”营生之类。这类“笔杆子”写文章时,东拼西凑抄一点,胡编乱造添一点,为“避”抄袭之嫌,忍痛割爱裁一点。故此,之类作者谓之“超天才”,之类文章谓之“三点式”。君不见,出国手续都不知有哪些,地球那边的名人的报告文学写得“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一个不拉;台湾影星、歌星的系列传记,在图书馆就能泡出。诸如此类,被冠以“纪实”字样的劳什子,信手就可拈来一串。纪实者,记录客观事实之谓也。“超天才”本着真实是纪实文章之生命原则,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理论”,以增强“三点式”文章的“真实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定位,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必须体现“新常态”的要求,原来经济报道的模式、内容、文本呈现方式、话语体系等应该在此背景下做出改进、调整. 立足全局,做好经济报道的顶层设计 经济“新常态”是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判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这是地方党报“新常态”报道的主要参考依据. 1.用全局的立场来看待“新常态”.报道本地的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地方党报应以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方向、新理念为解读“新常态”的案例,帮助公众更新经济发展观念、立体把握“新常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闻的定义有许多种,我最欣赏的一种是:新近发生的、具广泛社会影响和新的社会含义的新闻事件。 这个定义中包含了两个“新”。第一个“新”是指时间概念。第二个“新”则是指时代前沿的事物。后者需要记者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前沿理念。用前沿理念来判断事物才能认识事物所蕴含的新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时下有不少有关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文章见诸于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从宏观层面研判,笔者认为,和谐图书馆的构建应当包括馆内和谐、与读者的和谐、馆际和谐三个主要方面。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中的第五个定律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体。而和谐是指事物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它所表达和显示的是事物处于平衡、协调、一致、完整和符合规律的情形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如何认识和加强“民族新闻”报道的问题,我谈几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一、关于“民族新闻”的释义。这里所谓的“民族新闻”,是指我国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新闻。从新闻学的观点来说,所谓“民族新闻”,是指少数民族范畴内的事物或人物最新状态的信息交流。“少数民族范畴”的内涵很广,少数民族新闻也不仅仅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任何物质运动的能量转换和时空变化都有一个周期性的循环发展过程。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简单的一种循环。超循环是指一种较高等级的循环,这种循环把各个催化循环联系在一起,使循环的每一个要素既能自我选择、自我复制.又能对下一个新要素的产生起助催化作用,从而引起自然界物质运动能量转换和时空变动,促进物质运动向更高一级层次发展。研究这种循环运动的状态、特点,揭示其自我选择、自我复制和进化、变异规律的一种科学理论和方法,称之为超循环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之一.“新常态”作为中央最高决策层对我国经济形势的清醒判断和重要定义,对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政策导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对国际上“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也是一个有力回应.“新常态”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显著特征,许多行业的发展也都呈现出“新常态”.这里,我想就中国期刊业的“新常态”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要论“道”     
“道”是汉语中表意极其丰富的汉字。道理,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结论,揭示事物的规律;道路,指通行的方向,事物经过和发展的途径;道,泛指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