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访谈类节目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深处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于心灵的交流有了更多的期待.而作为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充分具备属于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这样才能吸引嘉宾和观众.为此,本文对我国访谈类节目中的主持人的个性与风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日播栏目"心理访谈"是一档心理健康栏目.电视访谈节目最突出的特点是改变过去制度化的传播格局,使大众传播更具人性化特征①.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就是服务大众心理的电视访谈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的现场控制力,是主持人处理好场上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新的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心理访谈类节目热播于荧屏。如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与《谁在说》、上海电视台的《心灵花园》、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以及湖南卫视的《真情》  相似文献   

4.
<凤凰非常道>运作策略分析 1.准确的栏目定位 对于一档全新的网络访谈类节目来说,其定位和其他网络访谈类节目以及电视访谈类节目一样面临着一个痛苦的选择--游走在精英文化的高端人士和大众化的普通观众之间.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作变动、人口流动、竞争加剧等问题使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和困扰现代人的难题.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应运而生,以其贴近性,服务性的定位,深切的人文关怀,受到了观众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传统访谈类的节目热情不断下降,《说出你的故事》、《非常静距离》等老牌访谈节目的优势不再,加之很多传统访谈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后续乏力,面临着访谈内容一成不变、节目形式僵化等困境,影响力日渐式微.在此形势下,许多传统访谈类节目开始积极寻求突破口,进行转型.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兴起的访谈、专访类节目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电视台.访谈节目里主持人的言语表达给观众留下难忘印象,而他们成功地运用好非语言信息,以此打开被访者的心灵之门,挖掘出人的思想亮点,更使我们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8.
在形形色色的现代都市问题中,心理问题一直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人们倾向于认为,现代人心灵世界的崩溃瓦解,精神问题的层出不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代价.而大众媒介在此时及时承担揭示现代人心理困境的使命,帮助大众走出心灵沼泽,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国不少广播电视台都开设了紧密围绕社会矛盾问题的访谈类节目.这类访谈类节目为化解社会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广大受众欢迎,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些访谈类的节目,为片面满足部分受众猎奇心理,片面追求收听率、收视率,已经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丽 《记者摇篮》2006,(5):53-54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相适应,人们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的关注、知情意识及参与意识大大增强。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为满足人们的新闻、信息、参与、娱乐的心理需求,访谈类节目应运而生。这类节目除了新闻本身具备的时效性外,其互动性成为广大观众关注社会、增长知识、发表见解的途径,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访谈热潮。那么,同样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体,其访谈类节目互动性又有怎样的优势呢?事实上,网络媒体的互动特性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的。从最初的电子信箱、留言板…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疏导类节目,已渐成为全国各地方电台倍受听众喜爱的节目,这一类型节目与其它的广播节目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减压、解压与社会矛盾化解”之功效。倾听受众心声、排除烦忧苦恼、平衡心灵空间、倡导心理健康,往往是这类节目能取得大众认同的共性与特点。电台心理疏导类节目主持人与其它类型节目主持人相比,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具备一定的主持能力,更应趋于专业化主持,这样才能让节目有持久的生命力,有足够的影响力,从而带动良好的收听率。  相似文献   

12.
访谈类节目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电视类节目之一,在电视媒体传播新闻、弘扬教育、文化娱乐以及信息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更加突出社会性,反映社会民众真实的生活。因此访谈类节目更加要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在节目的制作上更加贴近社会民众的真实生活,反映节目嘉宾的心路历程。然而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很多电视新闻媒体急功近利,过于重视访谈类节目的娱乐性而忽略了真实性,这样毫无疑问是违背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初衷。作为访谈类节目制作人员,要时刻谨记以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己任,拉近与社会民众的心理距离,发扬人文关怀精神,讲述社会民众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广受观众喜爱的一类电视采访节目,电视访谈类节目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聆听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对话,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访谈对象的心理距离,让节目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而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注重采访的技巧和侧重点,要凸显访谈对象的心理特点,为整个节目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彰显整个节目的人文关怀。记者的采访更应该以访谈对象为中心,要结合节目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节目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素材。本文笔者从事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记者采访工作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重点谈一谈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14.
马蓝澜 《新闻界》2009,(1):161-161,158
本文就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传播理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心理访谈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悄然升温。继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我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栏目《心理访谈》后,上海、哈尔滨、深圳、广州等电视台也陆续开办了《心灵花园》、《心理时间》、《守望心灵》、《夜话》等栏目。心理访谈节目以其对现代人心理状态的关注、独特的节目定位和人文关怀的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作变动、人口流动、竞争加剧等问题使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和困扰现代人的难题。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应运而生,以其贴近性、服务性的定位,深切的人文关怀,受到了观众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7.
民生访谈类节目是指以普通市民为主要访谈对象的谈话类节目,注重市民需求、关注市民题材、由市民主要述说.与以政治要人、商界精英、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和演艺明星等为主要访谈对象的谈话类节目不同,民生访谈类节目在嘉宾和话题的选择上,表现出对普通人甚至是底层百姓的强烈关注,叙事主体也由以节目主持人为主而转向以当事人嘉宾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媒体因过于依赖精英人物而有意无意间形成的对社会底层人群忽视的传媒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的高端访谈电视节目,《杨澜访谈录》播出迄今已逾20年。伴随着外部媒体环境的急剧转变,它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寻求革新。近年来,由腾讯新闻和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十三邀》受到热捧,成为互联网产制模式下访谈类节目的成功范例。本文将从主持人风格、受访嘉宾选取、叙事逻辑这几个层面对两档人物访谈节目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索访谈类节目的生存之道及革新取向,为该类节目的赓续或转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资讯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栏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收视需求及同类节目急剧增多,曾热闹喧嚣一时的访谈类节目遇到了瓶颈。本文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为例,通过对其表现形式、选材、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当前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状,并探讨此类节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199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创办的中国内地最早的谈话类节目<东方直播室>算起,我国谈话类节目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其间谈话节目不断涌现,<实话实说>等节目更是久盛不衰.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节目形态以其鲜明的人际传播特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平等交流的心理需求,把大众从"宣言时代"带入了"对话时代".这种节目形态的功能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交流和人际传播,只有根据这两种模式的传播特点才能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