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雪峰 《当代传播》2007,(5):106-107
通过从传播学和语言学角度对言语行为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言语行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行为中的人际传播行为,并阐述了言语行为人际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侨务传播者、传播媒介和传播对象,提出了当前我国侨务传播的三个策略:(一)提高侨务部门行政位阶,整合”五侨”资源,建构”一体化”侨务传播机制;(二)因应传播数字汇流趋势,并可将整合营销传播理念,应用于侨务传播领域;(三)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三大支柱及祖国侨乡传播网络对接,建构多维的大侨务传播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雅各布森的语言交际理论分析其传播学思想.雅各布森认为语言交际行为包含了6个构成要素,分别代表了语言的6种功能.它的提出蕴涵了雅各布森丰富的传播学思想,赋予了传播行为的现实、社会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娟 《青年记者》2021,(18):17-18
传播与社区建构关系密切,在传播学诞生前便受到学界关注。当前,社区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媒体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社区传播承载着社会治理的新功能。本文从社区与社区建设、传播之于社区共同体建构、社区传播如何参与社会治理三个层面出发,对社区传播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5.
王妍 《传媒》2018,(14):94-96
跨文化传播学是一个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的知识系统.本文以跨文化传播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液态的后现代"时代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从建构液态身份认同、建构大众化知识结构、建构"液态乌托邦"的不可能性三个维度入手,进行全新的理论建构,以寻求跨文化传播新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中国传播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作为论题,梳理和分析了近30年的相关文献,认为中国传播学发展研究已经成为引进传播学30年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但编年史、量化统计等话语型态所缺失的问题意识使得既有研究难以在学科合法性建构上大有作为,需要采取更具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研究视角来完成对中国传播学30年的学科反思和发展设计.  相似文献   

7.
传播与意义的构建——关于“传播”定义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传播"?虽然以往的传播学研究对此都做出了不同的解答,并作为分析框架,建立了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范式.但直到目前,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仍然存在.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加以考察,并立足于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取向做出相应的解释,这些都是对传播问题的不同层面探究的展开.本文则立足于哲学研究的意义理论,试图通过"意义构建"来定义传播的内涵,从而分析在社会化过程中,人类的传播现象与意义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更需要拓展理论空间与学术想象力,找到契合媒介变革趋势、能解释不同时代信息传递与社会结构互动关系的研究径路。知识社会学作为一种探寻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与传播学有着极深的渊源。近年来已有学者对此进行关注,但多是在传播研究与古典知识社会学的哲学基础上探究结合点,而对以伯格和卢克曼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现实建构”范式及其内在逻辑机制关注不多。传播知识社会学探讨的是作为知识的传播,如何由社会建构成为一种现实,以及主观意义是如何转变为客观事实性的互构性机制问题。从欧洲传播学的最新讨论亦可看到,在深度媒介化的当下,现实建构范式为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切实的学术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拉斯韦尔所谓的传播三大功能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调传媒自上而下进行社会控制的功能学说,它改变了传播学基于功能主义学术路径的传统并将其变成了一种功能主义意识形态.这种功能主义传播学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早已破产,变成了一种过时的经院哲学.其实,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一种两重性结构,一方面它因为社会认同而导致社会区隔,另一方面,它因为社会区隔而强化了社会认同,两者之间相互建构.通过这样一种互动方式,社会的文化整合成为可能.在当代思想越来越多元化的中国社会,建构在承认多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社会认同,可能是最为可行的方式.给差异性的观点多一些表达的空间和平台,新的共识将在差异性观点的交流中生成和再造.  相似文献   

10.
信息交流是人类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传播学,迟至廿世纪四十年代才兴起。这主要当然是由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传播中电子媒介的引进和迅速发展所决定的;但同时,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促成了这门学科的形成。我们认为,传播学之所以能在当代科学殿堂内占有一席,是和现代系统论的创立与发展对它的强有力的影响分不开的。在西方,有的学者就认为,应当把于廿世纪四十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系统论以及信息论、控制论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中国的钱学森认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实在说,只有一论.即系统论”。根据这些启迪,本文拟就传播理  相似文献   

11.
高海波 《新闻界》2007,46(2):26-27
一被誉为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被公认为传播学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学界普遍认为其奠定了传播学的基本框架,为分门别类深入研究传播现象铺平了道路。然而我们今天重读  相似文献   

12.
华夏传播研究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对“华夏传播研究”这一学术研究领域名称的出现进行历史回顾。接着界定了“华夏传播研究”的内涵 ,认为其内涵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传播活动和传播思想的发掘、整理、研究和扬弃 ,它与“传播学中国化”、“传播学本土化”不同 ,但却关系密切。最后 ,指出了“华夏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强烈的时代色彩 ,对当前世界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使这个领域能有个准确的科学的名称以促进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当下有关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讨论,其基木问题有三:其一,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理念冲突,其中尤以关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的出路的歧见为甚.木文反对"取代论",也不完全赞同"融合论",而主张"区隔-扩展论".其二,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本位与教育本位的纠葛.木文认为,无法应对社会的需求与挑战,当代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新闻传播学作为应用型学科,其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的导向必须回归教育本位.其三,新闻传播教学的模式问题.本文论述了在当前制度缺陷、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在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大力推行通识教育、实践化教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认为只有缩减规模、提高人才培养深度,才能摆脱目前低端化、低效率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国际知名社会学家、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约翰·厄里教授致力于流动性理论研究,力图超越交通研究与社会研究之间的二元对立,探讨流动产生的资源和信息再分配以及社会差异。这涉及流动与非流动的关系、虚实空间的接合、流动的物质性等议题,此外还发掘流动与地域、性别、阶级、种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约翰·厄里“新流动范式”的细读和阐释,以及对戴维·莫利教授的半结构访谈,试图在不同理论的交光互影中探查新流动范式与传播物质性研究之间的隐显关系:一方面,新流动范式成为传播研究重返物质向度的理论支撑,建立超越媒体中心主义研究视角,拓展传播研究议程;另一方面,在交通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等跨学科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流动性理论与日常流动实践,使传播学研究与社会现实在更多问题上有桥接的可能,拓展传播研究新的面向。此外,厄里的流动性理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也有赖于戴维·莫利、杰瑞米·帕克以及保罗·亚当斯等学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连接者和转化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梳理观念史、中国思想史、社会史、修辞学史等学科的研究经验,认为需要借鉴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进行中国传播观念史的研究。研究焦点集中于中国传播核心观念的形成、意义、功能和演变,考察历史上人们的传播(交往)行为、传播制度和传播观念的内在联系。中国传播观念史研究既要利用现代传播学理论工具,又不能拘泥于来自西方的传播学概念,要带着当代问题意识虚心进入中国文化语境,从中国人的传播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中国人的传播观念。通过研究传统的传播观念获得建构中国传播理论的一些思想资源,是传播学本土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第十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的文献分析,从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受众研究、社会责任、媒介呈现、大众文化、人际传播、健康传播等方面综述了年会的主要研究进展.文章认为,本次年会的从多个方面剖析了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为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话题,为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共同体,家庭既是一种关系也包含着空间结构。家庭关系是个体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家庭空间是个体走向社会前最早接触的传播空间,家庭与传播有着天然的勾连。传播是日常生活实践的主要内容,它贯穿了家庭从建构到消解的全过程。但就家庭成员个体而言,发生在家庭中的传播活动是个体走向社会化的预演,对个体的社会生存至关重要。研究家庭传播是研究家庭的新路径,也拓展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解菲 《今传媒》2009,(10):94-95
传播是人类社会古老的行为.传播学的开山祖师施拉姆说:传播是最繁忙的交叉口,但许多人只路过而不逗留.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开始迅速发展.健康传播学就是医学与社会学在路过传播学这个交叉口时"逗留"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9,(1):71-78
传播的非物质性是传播学研究的主导性本体论基础,即认为传播是建立在人类认知、思想、语言和象征等基础上的文本性的、精神性的、非物质性的活动。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技术、空间、身体等问题不断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传播的物质性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其中,媒介理论以一种区别于主流传播学研究的视角审视和讨论传播的物质性问题,试图扭转传播学的文本中心主义倾向。在媒介理论的视野中,媒介并非只是指向内容、机构以及形塑这些的社会力量,而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中介物,在技术条件上提供了跨越时空的联结性,开启了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意识,建构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并成为形塑日常生活场景与文化实践形式的物质性动力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对2011年度,关于传播效果研究的综述。传播效果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分支。在2011年,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成果颇丰。笔者认为,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综述可以分两个角度来梳理,一是影响传播效果的角度,包括对新媒体的传播效果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传播效果的研究、不同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之间关系研究以及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的研究;二是受传播效果影响的角度,包括营销与传播效果的跨学科研究,传播效果与形象建构研究这两个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