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以空前的规模卷入国际事务的时期,是苏联推行扩张的对外政策发展到高峰的时期。正是在这个苏联称霸世界野心高度膨胀的时期,苏联耗尽了国家全部发展潜力.在同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争霸全球的竞赛中,显露出种种不可避免的败北迹象。文章开刨了研究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问题的一个新视角,从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决策背景出发.分析其扩张性对外政策的成因,进而看它对苏联国内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勃列日涅夫执掌政权后,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在与美国争霸过程中苏联出现了一个特权阶层--"军工综合体集团"."军工综合体集团"借助勃列日涅夫的支持,利用其特权地位,积极主张扩军备战."军工综合体集团"倡导的政策、主张促进了苏联的争霸政策、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苏联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时期不仅一直存在,而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与斯大林时期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的情形相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领导干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腐败现象包括培植亲信,任人唯亲;送礼之风,特别盛行;卖官鬻爵,任人唯钱;疯狂走私,肆无忌惮;特供商品,遍布全国;野外狩猎,成为时尚;等等。各级官员腐败的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为了一己之私,真是各显神通。前苏联这一时期的这些腐败之所以不仅有物质层面的,而且有制度层面的。官场腐败愈演愈烈,除了萧规曹随的历史原因外,与勃列日涅夫带头以权谋私也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勃列日涅夫时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苏联从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加大了对越南的支援,开始积极地介入越南战争。苏联对越南的援助为越南抗美统一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也为其最终将越南拉入自己的怀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分子政治地位和社会作用的日益突出,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也日趋活跃,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也显得更为重要。本仅就知识分子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从总体上确认“知识分子是工人阶段的一部分”;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知识分子的作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制定并积极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知识分子政策;积极引导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些历史经验是来之不易的,有的甚至是付出了沉痛代价的。  相似文献   

7.
稳定是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特点,而正是这种不求上进的稳定导致勃列日涅夫时期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墨守成规,僵化教条,形式主义泛滥成灾。光说不做,粉饰现实,限制民主,无视世界发展潮流成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风气。在劳动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国家,主人们却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于是通过非正常手段要求民主、自由、权利的持不同政见者运动就成为伴随勃列日涅夫执政始终的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工作存在着对知识分子性质、地位的认识模糊、知识分子政策相对滞后、工作模式缺乏创新、知识分子工作对象不明确、忽视知识分子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知识分子工作必须从工作的理念、体制、内容、目标等方面加以改进,才能继续发挥其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政坛裙带之风盛行。凭借与勃列日涅夫昔日的同学关系,谢洛科夫一路扶摇直上,并在其职位上以权谋私、大捞油水。通过对谢洛科夫腐败案的考察可以发现,导致勃氏执政时期裙带现象泛滥的成因,主要源自于三个层面:体制层面、思想层面和个人层面。同时,勃氏执政时期的裙带现象引发出三大弊端,即社会流动性的缺失、执政合法性资源的流失和改革机会的错失。没有对裙带关系这种非制度化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制止,是最终导致苏联由盛而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在贯彻集体领导,尊重苏联法律的存在,以及改善全苏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较之斯大林时期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勃列日涅夫把握不住历史提供的绝好机遇,迎合苏联社会"在册权贵"的需要,一味从马克思主义书本中讨生活,窒息新经济体制改革,死抱住计划经济不放。在经济整体停滞,社会危机日益显露面前,以进入"发达社会主义"的臆想自我陶醉,最终把苏联引进死胡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它强调理论始终要面对现实,并以人类实践为中介,使理论成为现实本身的构成要素,从而打破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两者之间的二元分立。然而这一具有变革意义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在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却被一种“超越阶段”发展的思维所遮蔽,当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旨是论证和宣扬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它企图用人们对理论预设出的“美好现实”的接受和憧憬代替对现实生活中矛盾的认知和解决,这种回避矛盾、美化现实的做法造成了理论和现实的颠倒错位,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所实现的理论和现实的统一就被重新“遮蔽”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巴洛克时期 ,音乐艺术获得重大发展 ,协奏曲达到高峰此时的协奏内有大协奏曲 ,乐队协奏曲 ,独奏协曲 ,其技法有所创新 ,风格壮丽盛大。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心理基础。为了避免社会振荡,新政权在解放初期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凡是没有明显反动行为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被新政权的文教、科技、新闻和政府部门所雇用,对于有影响的、年纪较大的知识分子则给以闲职“养起来”。同时安排知识分子参加土地改革等社会改造运动,在社会运动中接受教育。经历了抗战和内战双重打击的知识分子群体.不仅在经济上陷入贫困,而且对国民党政权的政治腐败极端厌恶,面对建国初期新政权的“清明政治”和自身经济状况的改善,大部分知识分子认同新政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政策。对自己没有参加革命,却享受了革命果实,知识分子有一种“自责、愧疚、摘了桃子”的心态.他们希望积极配合新政权的知识分子改造政策,成为新政权信赖的建设性力量。少数知识分子对新政权虽然存有“同情了解”的期待,但是他们采取了“观望与沉默”的态度,并不无条件地拥护新政权的政策和主张。总体而言,参与、配合知识分子改造,力图融入新政权是知识分子群体在建国初期的基本心态。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知识分子阶层也在发生着转变,而科举的废除,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加速了这一过程,它对于知识分子命运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带给知识分子痛苦沉沦的同时,也给了它一个转变的契机。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这一精英阶层,描绘成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边缘看客。  相似文献   

15.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阶级的定义和关于知识分子不是一个完整的阶级的观点,更加注重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及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旧知识分子要采取团结教育加盐酸政策,溶化他们.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给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提供了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陆定一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曾经对建立和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作出过重要贡献,但建国后却在知识分子问题上产生了“左”的错误,从而对长达20多年的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曲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党的十一十三中全会之后,他又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对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基本思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观点确立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名论断同邓小平的知识分子观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坚持我党宗教政策的连续性;保证我党宗教政策和党的中心工作的统一性;强调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性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说的坚持和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时期宗教政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邓小平知识分子问题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它是由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是第一生产力的承载者这两块理论基石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根本理论特征和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构成的  相似文献   

20.
科索沃战争的爆发具有内外多种原因,其中铁托时期采取民族政策的失误是刺激科索沃民族主义发作的重要诱因,而这些民族政策中经济政策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南斯拉夫地区发展不平衡,科索沃最为贫困落后,铁托时期为扭转这种局面对科索沃一味采取“输血”政策,最终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对科索沃地区输血与造血关系处理失当;联邦“输血”资金与科索沃人口的增长相互抵消。这引起科索沃地区民族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科索沃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