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立“以学生及其发展为本”的发展意识,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课程实施,实现课改目标的重要环节。随着课改的深入,广大教师的观念有所更新,意识有所提高,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课堂教学设计上却感到无从下手。怎样认识和实施新语文教学设计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新的语文教学设计要做到目标和内容的开放1.新的语文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开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体现,是近来数学教学探讨的热点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要“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而问题则是数学的心脏。问题也是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那么将数学文化与课堂数学问题设计整合会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些什么呢?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如何感受数学文化的底蕴呢?下面就从杨辉三角与“纵横路线图”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谈起.  相似文献   

3.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孔子认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抓住学生的这种需求引导启发学生。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为具体的教学活动,主导权在教师。  相似文献   

4.
董学军 《中学理科》2005,(11):70-70
在备考中怎样巩固和加深习题的效果,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出提高学习效率呢练后深思,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那么让学生练后思考哪些问题?走出哪些“误区”呢?现将我个人的教学心得撰写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要上好思想政治这门课,教师除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在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处理好政治课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达到导与讲的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所谓“放”是指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意味着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学懂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放”呢?1.“放”之有“的”“放”首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所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放,而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成竹在胸,在课前就要…  相似文献   

6.
张勤 《考试周刊》2013,(68):38-38
本案例主要是以诗歌鉴赏为契机,根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具体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为此,本案例特设计以下研究问题:(1)诗歌教学,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得?(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3)如何让学生自主有效地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7.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头戏”。一方面由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寓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比较隐蔽和抽象,学生大多感到解答困难;另一方面应用题教学能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搞好应用题教学呢?通过实践发现: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三个习惯”和“两种意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三个习惯1.审题的习惯。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首要的一步就是正确的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个怪事:有的学生在学会了分数乘法应用题“一根绳子长5米,用去25,…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往往是围绕大量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中的“问题串”分为三个方面:教师的问题串——学生的活动串——师生间的反馈串,为了课堂教学能顺利达到预定目标,教师设计问题串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设计问题串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和关键.那么,如何有效地设计问题串呢?下面笔者就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教学片断来谈谈有效问题串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既然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永远也追不上时间.那么我们和时间赛跑还有什么意义?”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通过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这是一条基本的途径。具体落实到教学.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要立足未来对人才的需求,着力于全面捉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培养“四个面向”人才的重要课题。大学物理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按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运用同化策略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理解效应和能力效应。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同化策略的教学思想呢?  相似文献   

12.
重视学校内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反映。那么学校如何实施内涵发展呢?我们认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合乎教育规律,适应学生需求。学校的教育应是“合适教育”。  相似文献   

13.
关于“解决问题”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以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新课程大力改革应用题教学.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在安排上也不单独设立“应用题”章节,而是把它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在新教材实施以来.教师对于“解决问题”是怎样理解的?又是怎样去实施的?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何?为此我们在平时听课了解的基础上,于2006年10月对全镇使用过新教材的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座谈。  相似文献   

14.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计算机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是“任务”设计,“任务”设计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任务驱动教学的成败。那么,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在“任务”设计及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本人在教学中有以下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使他们在探究中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从而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能够更上一层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执行新课标提出的探究式学习呢?我从下列三个方面去做。几年下来。收到了颇为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生物课堂中的问题解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珍 《山东教育》2002,(26):49-49
问题解决不仅是一种认知学习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根据“问题解决”来组织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独立地去尝试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问题解决”教学已具备了充分的必要性。同时,中学生物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经过教师的精心加工和组织,大都可以编拟成各种问题,能够以问题解决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又使得“问题解决”教学具备了可行性。具体应该怎样操作呢?笔者认为,生物课…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从当前教学设计现状来看,发现高中数学设计常存在许多问题,使得教学设计偏离目标、忽视本质、脱离学生、隐性流失等等,严重制约着教学设计的作用和价值体现.那么,如何规范教学设计并做好应对措施呢?由现代教学理论:树立“对话”意识是重要应对措施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教师教学设计时应树立的几种“对话”.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恬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扬教学民主,提高数学素质,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呢?这就要使学生学会解后再思考的习惯,即完成一道题后,要再问几个为什么,并从中获得对下次解题有用的经验和教训,搞清楚“为什么”?才能在以后的解题中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做”?那么如何进行解题后的再思考呢?本文通过下面的例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学生个体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也必然不一样。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为具体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中,如何培养学生积累意识和习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