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受众选择行为”的视域看,受众选择行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导向和出发点。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两种选择方式。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既可以是一种理性选择,也可以是一种感性选择。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必须正确认识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两者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机制,坚持理性选择的主导性,提高感性选择的自觉性,实现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高考中既快速又准确地赏析古典诗词?我认为其中必有技巧可循。《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赏析的释义为:欣赏并分析(诗文等)。赏析是一个鉴赏的过程,是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目前高中语文老师对诗词赏析也有过不少探索,我现总结如下几点以供参考。一、整体把握,分清题材题材与题材的不同,也是造成其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从艺术接受角度,阐述现代陶艺创作是一个艺术家及作品与艺术接受主体对话的过程,并最终表现为接受主体呼唤艺术家创作更有美学意味的艺术作品,进而推动社会的艺术发展,追求人类生活的审美化、诗意化.  相似文献   

4.
在美术欣赏教学时,对“欣赏范画”的选择,应按照《大纲》的要求,选择学生熟悉或喜欢的又容易接受理解的,思想内容健康又有较完善的艺术形式的作品;选择不同的画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同时在课堂中展示,以便让学生比较、分析;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各阶段的智力和表现力的艺术作品,力求避免学生觉得太难,而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5.
陈依使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3):154-156,85
每一件经典艺术作品都是一本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的教科书.也是一本思想教育的教科书。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是对作品及其内在的情感意蕴的鉴赏与体味。我们要在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中华民族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6.
书籍装帧是一门艺术设计和印刷装订结合的产物,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反映。它和绘画、文学、建筑、雕塑、摄影、书法、篆刻、剪纸等有至亲的血缘关系。因此没有比较全面的艺术修养和美术造型能力,是很困难的,就更谈不上形成什么样的风格。 一种艺术作品民族风格的形成,要从民族传统文化这个博大浑圆的整体中不断吸取和挖掘。我们在欣赏不同的民族艺术作品时,如果仔细认真地分析比较,将会感受到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就书籍装帧作品而言则更显而易见。例如,日本的书籍装帧具有自己强烈的民族特色,从文字的排版、色彩的运用、构图形式等方面的设计中,精心选择、符合本国人欣赏口味的形象,作为装帆设计的主体形象,创造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艺术创作是作者以一定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把现实的社会生活升华为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以实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表达的思想理念为目标的创作过程。艺术创作的目的是让受众通过艺术作品得到情感共鸣和思想理念认同,用作品的感染力传播创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情感,从而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感受和深刻思考。歌唱不仅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歌唱者的艺术创作过程。歌唱作为艺术创作特定的艺术形式,思想性是其艺术创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身处不同时代两位女作家的作品《莫里斯·格斯特》和《毒瘾难戒》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无法实现之爱。本文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相同点,从作品的结构、情节、人物性格入手,探析两部作品的作者各自对所处时代的变迁持有的态度,从中发现她们的社会道德观——一个是理性、谨慎,一个是感性、奔放。通过对作品深层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两部巨作。  相似文献   

9.
陈相伟 《教育探索》2006,1(3):63-65
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既离不开主体的审美创造,又离不开欣赏者(接受主体)的审美接受。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经由审美接受的过程才能最终体现出来。艺术的审美接受是一种接受主体精神上、情感上的认同和欣赏过程。艺术的审美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二是接受主体(欣赏者)。艺术的审美接受中投入了接受主体的全部心理因素且这一过程是一种情理交融的体验过程,内含多种心理现象。艺术作品包含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三个层次:与这三个层次相关的则是接受过程中主体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研究近年来各省市的语文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题虽选材范围极其广泛,但就命题特点而言,仍主要围绕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和对作者思想观点的评价来设置考题。其中,鉴赏作品中的形象这一考查点屡次出现,又以属类鉴赏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为典型代表。古典诗词感性和理性相生相伴,单纯欣赏诗词最是激发情趣,开拓人之感性。然而,考场上的解答更需要的是感性思维的理性化构建。许多高中生平时虽喜读诗,可一  相似文献   

11.
艺术情感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时,时时刻刻激励着自己、同时又渗透在作品中、感情着欣赏的一种情感。只要绘画作品中的形象、色彩、笔墨的感染力在,不管表现的情绪、情感千变万化,欣赏都会诱发产生类似的情绪情感,精神上得到陶冶,情感生活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2.
人们认知的不同产生了对艺术美的需求不同,人对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关系的认识不同,这"三个不同"形成了艺术美的丰富多样性与个性化。现代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又催生着艺术审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审美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达到人在实践中的全面自由发展。也就是说,人通过这种发展达到三个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自然与人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是人类在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中的最高理想。   艺术代表的是最丰富的感性领域,最能发掘人的感性潜能。透过艺术的形式,使人的情感纳入理性的调节和升华。所以,艺术教育能使感性和理性得到统一。艺术离不开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艺术教育能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需要,同时,在艺术活动中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达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一方面,透过艺术…  相似文献   

14.
从欣赏心理的角度阐述文学欣赏活动为欣赏者开拓了一片广阔的情感体验新天地。因此欣赏者应注意培养一种敏锐的情感体验能力,不断升华自我的审美趣味,丰富自己的审美感性和理性,这样在欣赏活动中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作品中去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感受和领悟作家用审美的眼光对他们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所持的思想上、情感上的态度,从而帮助自己确定对客观世界应持的态度,使文学欣赏活动进入一个更高的新层次。  相似文献   

15.
现代艺术从开始产生就不太被人们所接受,究其原因是艺术家的作品与人们的欣赏方法和欣赏意识的差距造成的,从构成艺术欣赏的两方面论述现代艺术作品和欣赏的隔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用变被动承受为主动参与的方法消除隔阂。  相似文献   

16.
试论舞蹈的感性与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整个人类生命状态的浓缩。舞蹈以感性为主导,是理性思维的表现形式。任何舞蹈作品一定要有理论模式的支持,然而目前很多学舞者、跳舞者、观舞者,尤其是教舞者却只强调舞蹈艺术的感性层面,而忽视了它的理性层面,这是对舞蹈的曲解和贬渎。本文拟从舞蹈的表演、创作、教学三个方面,来对感性与理性在舞蹈中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强调舞蹈的感性与理性必须协调统一,才能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崔英伟 《辅导员》2009,(22):56-56
尽管在对钢琴艺术作品进行研习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乎逻辑的理性思维活动,但是,艺术性的钢琴演奏自始至终离不开直觉。首先,从表情艺术的角度来看,在直觉基础上的自发性是音乐艺术真正的灵魂。正如英国音乐理论家戴里克·柯克所说:“有些人,出于直觉的同感,更能较其他人接近作品的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18.
鲁迅、茅盾的小说创作与时代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精神凝聚了一个时代的基本价值取向,有使命感的作家必然要加以关注。但作家对时代精神的理解须与感性直观的经验结合在一起。鲁迅基于感性的经验形成了对启蒙主义时代精神的理解,并通过创作加以折射,他的小说既具思想穿透性,又有艺术感染力。而茅盾的《子夜》等小说体现了革命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左翼文学的高峰。他用革命的理性规范作品的主颞和人物.隐去了自我.写得比鲁迅正确.但在艺术性上存在一些缺憾。  相似文献   

19.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固然也是从社会生活中提取素材.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能通过舞蹈艺术表现出来,一切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也无不是社会生活的映照.舞蹈艺术是从社会生活中来又表现着社会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才能真实的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20.
高校艺术专业美育的核心不仅在于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一定审美媒介,把美及美感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美的发现与接受,更重要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进行艺术创新的多方面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追求美和创造美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超功利的审美感知,在感性的观照中体现深刻的认识,以艺术的创造满足自我的情感需要,以审美直觉与非功利的形式表现社会理性,从而实现艺术创造。艺术创新的核心就在于个性,渗透着审美个性和独特审美感受的作品才能避免形式风格和内容的千篇一律,引起欣赏者独特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独树一帜的审美判断,形成区别于他人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