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刚,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在佛教中,"金刚"一词涵意丰富。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土后,金刚更与中国的民间传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王德亮 《知识窗》2006,(11):35-35
中华正史典籍中"宗教"一词,最早见于<宋史·儒林传>之<吕祖谦传>,中有"(祖谦)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教"之语.此处宗教乃为官名."宗"、"教"分别作为一词,在汉语中出现皆为时甚久,应用广泛,尤多见于佛门.特别是南北朝至隋唐之际,佛教天台宗、华严宗的学者在注解经典时,多从名、体、宗、用、教5个方面予以阐释说明,后"宗"与"教"逐渐被连缀成"宗教"一词,即指佛教的教理.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词语大量产生对汉语固有的词汇系统是一次巨大的更新。而《高僧传》作为魏晋时期较为代表性的文献,其中的佛教词汇是非常丰富且具有典型性的。本文以《高僧传》中佛教词语为例,从构词的角度,将其分为语音造词和语法造词两大部分进行分析,并将统计分析后的结果与中土汉语构词方式相比较,从而探求佛教词语的构词特点对汉语词汇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词语大量产生对汉语固有的词汇系统是一次巨大的更新.而《高僧传》作为魏晋时期较为代表性的文献,其中的佛教词汇是非常丰富且具有典型性的.本文以《高僧传》中佛教词语为例,从构词的角度,将其分为语音造词和语法造词两大部分进行分析,并将统计分析后的结果与中土汉语构词方式相比较,从而探求佛教词语的构词特点对汉语词汇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药僧"之称谓始见于宋诗,盖指擅长药术或专门从事中药生产的僧人。不少药僧,终其一生,其活动范围仅限于山间林下,世人难窥其貌。有唐一代,诗人辈出,颇有佛缘深厚者,与药僧结林下之交,得以睹见其真面目,并如实记录在《全唐诗》中。《全唐诗》成为后世了解药僧真实面貌之唯一可信的巧妙途径。本文通过对《全唐诗》近5万首诗的检索,发现82首与药僧相关的诗。其中皮日休的一首诗,生动地描述了老药僧元达辛勤种药,却豁达脱俗的精神风貌。统计表明,药僧所种植之中药不下30种,包括菌类药、果实类药、叶类药、花类药,及药食两用之植物。此外,《全唐诗》还生动地描述了采药、收晒、加工、贮藏、熬制等药事活动。药僧对佛教的贡献表现为三个方面:美化寺院环境、为佛教提供药食、从事医药布施。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08,(12):74-76
如今只要提起《指环王》,世界各地的观众都会自然联想到新西兰,电影中神话般的"中土世界",正是取自新西兰南部一片风景壮丽的地方。加之新西兰纯朴的民风、良好的治安,使之被誉为"人间的最后一片净土"。相对于其他欧美国家,新西兰的签证较易获得,因此赴新西兰旅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相似文献   

7.
周露 《科教文汇》2012,(28):69-69,74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土,并逐步由印度佛教发展成为中国佛教.大量佛源外来词汇被译介到汉语中来,并逐步成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佛源词汇的古今之意比较.来探讨佛经翻译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温庭筠《菩萨蛮》对"小山"的理解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据词的上下文义推断,笔者以为释"小山"为"眉额"更当。本文从"初醒"之容、"梳洗"之态、"顾盼"之仪、"哀怨"之心来进行释义。  相似文献   

9.
<正>在世界百科之林中,有三大著名的英文百科全书,被称为"ABC百科全书"。A指的是《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B指的是《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又称《大英百科全书》;C指的是《科里尔百科全书》(Collier'Encyclopedia)。其中又以《不列颠百科全书》最为知名和最具权威性。可是,你知道吗?最早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完全是名不见经传之辈凭一己之力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庄子》与《老子》均为道家经典,历代注解汗牛充栋。但均胶着字形,忽略字音而不辨《庄子》核心思想"逍遥游"本义。更因袭旧说,不解老庄著书背后所透露的微妙之"道"。笔者试图通过"声训法",训解庄子所言"逍遥"与"游"皆为"道"的音义相近词,源出《老子》"无为"。  相似文献   

11.
正古代旅游的源起上古时期,"旅"与"游"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旅"字,本义具有多重含义,或指经商之人,或指客栈馆驿,或指旅行者。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诠释到:"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地方,谓之为旅。"这里的"旅"指的是旅居异乡的旅客,即通常所指的旅行者。"游"字,含有遨游、游览之意,今人所谈及的旅游活动,古人常以"游"字一言以蔽之,如《尚书·大禹谟》记载"罔游于逸",《诗经》记载"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相似文献   

12.
“潮热”一词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在此书中见于条文总计11处,现代中医诊断学教材对潮热的定义是:“指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即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与《伤寒论》中潮热古义似有不符之处,故本文试以《伤寒论》原文中对于“潮热”的记述为突破口,探讨“潮热”一词古今含义之变化。  相似文献   

13.
石梦星 《科教文汇》2010,(26):67-67,107
《蜘蛛的丝》是日本大正年间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一短篇小说。本文从佛教因果循环的角度出发分析《蜘蛛的丝》,找出芥川龙之介想在其《蜘蛛的丝》中传达的"劝善惩恶"的寓意。  相似文献   

14.
左小勇 《知识窗》2011,(6X):11-11
<正>"咬文嚼字"一词通常含有贬义,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而朱光潜在其文艺随笔《咬文嚼字》中却很看重这个成语所包含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借用它来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相似文献   

15.
"冤家"一词,古来就有两种注释,一指仇人,一指情人,为爱之至极的反语.俗话有"冤家路窄""冤家死对头"之说,众所周知,这泛指的都是仇人.  相似文献   

16.
李莉 《百科知识》2011,(8):52-53
无间道是佛教用语,四道中的一道,四道即指4种可通至涅巢之道。涅粲是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指佛)的代称。佛教中指众生轮回之道途,而道有4种: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加行道指断除烦恼,是获功德之初级阶段:无间道则是指开始断除所应断除的烦恼,  相似文献   

17.
戏剧小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然而,我们现在所有"小品"的概念却与它最初的含义有极大的差别."小品"一词最早见于佛教用语,佛教称大部佛经的简略译本为"小品",是相对于大部佛经的"大"而言的.从明朝后期开始用来指一般文章.在明朝,人们提出"小品"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以往那些关乎国家政典、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而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它并不特指某一种专门文体,像尺牍、游记、杂记、随笔、书信、日记、传记、序跋等均可以包括在内.在现代,"小品"指篇幅短小的杂文或其他短小的表现形式,如"历史小品""广播小品""戏剧小品",在明代被称为"小品"的一般文章现代统称为"小品文".近年来,"小品"的含义又发生了变化,由于戏剧小品尤其是幽默性戏剧小品的流行,"小品"一词似乎成了幽默性戏剧小品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指.  相似文献   

18.
吕天成的《曲品》是中国古代戏曲品评批评的开山之作。在《曲品》中吕天成以其舅祖孙鑛的"南剧十要"为品曲标准,提出"当行兼论作法,本色只指填词",第一次区分了"本色"与"当行"的理论内涵,对汤沈之争进行了客观而公允的评价,提出"合之双美"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9.
校园幽默     
《知识窗》2011,(9):43-43
天龙八部上课时,偷看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班主任发现后.厉声喝道:“其他七部呢?都拿出来。”减轻经济负担辅导员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说:“大学生不宜谈恋爱。”还列出一条有力的论据——谈恋爱要花钱,会加重家庭的负担。一个女生在下面小声嘀咕:“话不能这么说.在加重一个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另一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呀!”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牛津英语词典》中是post-modern,这一词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被使用。"后现代主义"从字面的意思来看似乎是时间上后于"现代"或者是说现代之后的一个时代,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根据后现代思想家的看法,"后现代"主要不是指"时代化"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与其说是一个时代,不说是一种态度,一种反现代的态度。那么,到底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