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毅 《小学教学参考》2009,(11):100-100
课前作业是在正式上课之前,根据课的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对某一科学内容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尝试实验等方法.完成教师课前设计的作业。它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以往科学教师对课前作业布置较为随意,大多让学生准备科学课中用到的相关材料,对其课前探究缺乏细致的关注和指导。学生对课前作业缺少明确目标,不能激发动手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活动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课前作业布置都成为丰富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探究活动。以下是我对探索课前作业布置有效“点”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下水实验"指科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前,对课堂上学生要做的实验进行多次的预演或试验,从而为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科学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的行为。教师课前的"下水实验"对于提高整个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中就  相似文献   

3.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自然课的关键,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好观察、实验材料。这些材料一部分是实验室提供的,还有一部分要靠教师从大自然中获取和自制。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像这样的观察、实验材料应尽量组织学生自己参与课前准备,因为自然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儿童认识一些具体的自然事物,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可以使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为学习研究新知识获取更多的感性材料。 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课文中有两个引导学生认识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的实验,实验材料主要是蚯蚓。乡村小学的学生找蚯蚓是比较容易的事,课前我布置每个实验小组自备5条蚯蚓,学生在挖蚯蚓时就在无意中获得了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蚯蚓的感性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我园2004年参加《幼儿科学教育策略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并成为安徽省重点科研课题之一。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课题以来,园内注重科学活动的实施,注意从教师的具体教育行为中分析其与当前教育观念相抵触的地方,并对之进行研究,加以改进,在科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实验研究"课题背景下,我园开展了"幼儿科学与文学启蒙教育整合"的子课题研究。课题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成为关键环节,课题目标中的认知目标成为基本问题,究竟怎样对幼儿认知发展目标进行重构和再定位成为课题的基础准备。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学习和思考。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在"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实验研究"中,课题总目标中的认知目标是:通过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使幼儿在认识浅显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自由地表现所认知的科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价值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实践操作中参与科学探究,亲自经历科学知识的形成、架构和运用过程,是幼儿自己亲自建立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幼儿的科学活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的观点来认识科学活动,预设科学活动的动态生成,有效地推动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关注动态生成,让幼儿在和谐的活动氛围中亲临感知、在真实的活动氛围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指导幼儿自主选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言:"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我园围绕"幼儿科技小制作中科学与艺术的整合"这一课题开展的一系列科技小制作活动,让幼儿在快乐DIY中进行科学大探秘。通过实践我发现,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小制作时的指导语对小制作中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持续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适时的赞赏与质疑能相互交替、相互渗透地支持并推动着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8.
科学小实验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儿童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儿童探究的欲望。根据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及认知的特点,就教师的相关科学知识的储备、实验前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等环节进行探讨,以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游秀琴 《家教世界》2014,(20):36-37
正我园围绕科学活动开展了一课多研,各位老师认真书写教案,精心设计过程,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参与、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在寻找幼儿兴趣、需要和教育目标结合点的基础上,吸纳师幼双方共同的智慧,在师幼互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到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10.
“做中学”科学活动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儿童终身的学习,更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地位是科学知识的传输者,作用就是让幼儿这个信息终端无差错的接收知识。  相似文献   

11.
消除托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3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一般都未经历过集体生活,让他们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或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刚入园的幼儿正处于这种状况。那么,促使幼儿顺利渡过这个特殊时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就成为托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拟结合自己的经验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拉近师幼距离。对托班孩子入园前的家访应有别于其他年龄班的幼儿,托班的所有老师应同时进行家访,在家访中注意通过沟通、玩耍、送小礼品等途径与幼儿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要搞好家长工作必须把握好“三性”。 1.针对性。幼儿年龄不同,家长的心理也不同,因此家长工作就需要有针对性。如托班的家长开放活动就应放在入园前,让孩子还没有来园之前就认识老师,认识环境,为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同时教师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和要求,为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及物质准备,从而缩短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又如家长对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品德有所忽视,我们就请家长来园听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重要性和如何使孩子爱劳动的讲座,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实验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一线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及时更新观念,认真做好课前做准备,精心设计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亲自参  相似文献   

14.
利用科技活动培养幼儿的成功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定工程,它不仅能使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知识,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活动中能增强幼儿对事物的探索精神,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我园利用科技活动这一形式在培养幼儿的成功感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一、选择操作简单、有趣的实验,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刚开始科技实验时,我每次都选取那些操作简单,且表现出有趣现象的实验让幼儿操作。如“做汽水”实验,幼儿在操作这个实验时,只须将柠檬酸和小苏打放入水中,就能做出汽水来,幼儿没有失败的体验,幼儿做出的…  相似文献   

15.
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实验探究课的根本保证。实验前的准备包括远期准备和近期准备。一、教师要按计划做好远期准备生物实验教学有着一定的特殊要求,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就要着手准备该课程的实验。准备工作包括:编制实验计划、制定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让幼儿亲历探究的过程,逐渐培养他们观察、提问、设想、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习惯,体验探究的乐趣,自我建构初步的科学知识,获得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世界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幼儿教师应保护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捕捉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教育契机,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有效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活动背景幼儿园科学教育要重视幼儿与自然的直接联系。我园地处华南农业大学内,拥有良好的科学教育资源,教师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为幼儿创设了生态化科学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观察、欣赏校内植物等过程中学会关注自然、尊重生命、主动走进自然并在探究中学习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幼儿对岭南地区的一些常见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适逢春季,幼儿参加了植树节活动,对更多品种的树木花草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回园后,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近些年来教师的实践探索也更加活跃,开展探究式科学活动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记录的使用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问题,也是困惑较多的问题。下面我就从为什么要让幼儿记录,幼儿记录的主要形式和幼儿科学记录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等谈淡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的记录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是一种集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因此深受幼儿欢迎。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这是幼儿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佳途径。开展幼儿的小实验活动,一方面可以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让小实验在科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华章》2011,(30)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以及教师对其进行的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幼儿园科学教育开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在课堂学习中认识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在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探究科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科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