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     
<学记>一开始就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教学"一词可以解释为含有教者和学者双方活动的意思,但它的含义较广,与"教育"一词几乎是一个意思.据有的学者考证,宋代欧阳修作胡瑗先生墓表,说"先生……其教学之法最备……".其中"教学"二字,才是正式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习".……无论中外,"教"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学"的基本含义是仿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和学习.(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P84~85)  相似文献   

2.
教学     
<学记>一开始就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教学"一词可以解释为含有教者和学者双方活动的意思,但它的含义较广,与"教育"一词几乎是一个意思.据有的学者考证,宋代欧阳修作胡瑗先生墓表,说"先生其教学之法最备".其中"教学"二字,才是正式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习".无论中外,"教"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学"的基本含义是仿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和学习.(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P84~85)  相似文献   

3.
学习策略好比是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以便打开这座神秘而又变幻无穷的化学知识宝库,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一、渗透现代教学思想,撑好教与学的舵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18年就提出要把“教授法”改称为“教学法”。乍一看仅是一字之差,仔细想其含义相去远矣!“教授法”只强调了教师传授知识一面,而“教学法”却包含了教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意思。陶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勒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育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些学者不约而同地认为传授学习的方法远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黎巴嫩贝鲁特美洲大学的Ri...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学的课堂就不能只是教师讲的“讲堂”,而应成为学生学的“学堂”。这就是说,老师既要传授知识给学生,又要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怎样把“讲堂”变成为“学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读法和学法两个主要环节。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之法。所谓读,不只是付诸嘴巴的“声读”,也是付诸脑子的“思读”,更是付诸情感的“品读”。读,其实是一种眼观、口诵、脑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使这种学习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教学?1979年版《辞海》这样解释:教学是“指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1980年版《新华词典》这样解释:教学是“教师把思想、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师生共同活动”。还有第三种解释: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在八十年代新形势下,我认为第三种解释准确、通俗、高明。它明确了三个“转移”,摆正了三个“关系”:一是从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培养能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美国的一位学者也凼默地说“教师的责任就是为了彻底地逃避学生”。速都表达了一个意思:教师要把指导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埃德加富尔曾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产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里所说的“教”主要意思就是指传授学习方法,“不教”就是指掌握了学习方法。自己能独立思考问题,积极探求科学文化知识。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师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  相似文献   

9.
学习指导的意义探微——兼谈学习指导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关于“学习指导”的界定“学习指导”一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教师创造环境,借用一定的手段,有计划向学生传授各学科知识和技能,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适当的帮助,就是学习指导。这种意义上的学习指导实质就是“教授”或“教学”。日本战后直至今日广泛使用学习指导一词,正是出于这种认识。他们认为:“过去把有组织的以特定的学习内容去进行指导的行为称为教学。战后特别使用了‘学习指导’这个词。这里由于把它说成‘教授’,给人们以强烈的感觉是,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知识。而实际上它含有边注意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这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思。基于上述想法,才改称为学习指导”。日本战后的教学大纲,都改称为《(……)学习指导要领)》或《学习指导要领(……)》,如1947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一般编》,1989年颁布1993年实施的《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固然重要,而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教为了不用教”的正确途径。为了达到此目的,我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用新思路教《新型玻璃》平罗县城关二小龚丽萍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就要以教材为“本”,将学生引入学习之门,教给学习方法,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新型玻璃》是人教版...  相似文献   

12.
<正>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负责人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些论断充分说明。教师的教学不能单纯传授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寻求知识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14.
一、改革“课堂教学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传授系统的知识的唯一形式就是“上课”,就是“先生讲学生听”,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为教学是双向活动,老师教,还得学生愿意学,而且学生愿意学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使他们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5.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其能力,中外教育家都总结了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责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责学习的责任。”由此可见,学生学的主动性是重要的,教师的指导性是要为之服务的。十九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第斯惠(1790—1866)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一)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这一思想源远流长,当今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观点。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提出:“教是为了不教。”他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就要以教材为“本”,将学生引入学习之门,引上方法之路,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现结合小语教材阅读课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示范引导,传授学法学生学法的形成,常受教师教法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课文救生圈     
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是怎样妙用“更”字的?配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猫》课文阅读老舍爱猫和喜欢养花一样出名。可本课开头对猫的描写却有褒有贬,似乎有点叫我们摸不着老舍先生的真正意思。直到第二部分的开头,才突然上来一句:“满月的小猫很可爱”,到这里,我们细细体味,这才明白了第一部分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却无处不渗透了老舍先生对猫的爱的感情。这个“更”字实在用得妙。应该怎样理解课文中“古怪”一词?配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猫》课文阅读要理解“古怪”的含义,必须从猫的性格矛盾的地方去考…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可见,学法指导的实际是“授学以渔”。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教法中渗透学法,教会学生学习,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