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从家长的角度对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找合理的沟通方式或技巧进行探讨,希望对幼儿老师有所帮助。一、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1.老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从目前许多家长反映的与孩子老师沟通的感觉来看,家长始终处于被动的、要求按照老师意愿执行的一种地位。由于受这种地位的影响,在交流中一般是老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即便有的家长很想与老师谈谈自己对孩子的一些看法,想通过孩子在家的表现来分析孩子…  相似文献   

2.
老师们常说,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要素是与家长沟通。但沟通也是幼儿老师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老师擅长与孩子打交道,却并不一定擅长与家长打交道,因此,在目前的幼儿园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家园沟通不畅的现象。本期在“家园直通车”栏目,我们特设“家园沟通”专栏,请老师、家长、专家就家园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家园联系手册是一种重要的家园沟通途径,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书写联系手册来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就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交流,或就幼儿教育中的一些困惑进行探讨,共促幼儿成长。填写家园联系手册,要因人而写。正确评价幼儿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正确评价孩子。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家长了解幼儿园保教的任务,也是家园同步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家长开放日好,好就好在它是沟通家园结合的渠道,在家长与老师之间架起一座交流与联系的桥梁,达到家园配合、共同教育幼儿的目的。但是有少数家长却认为,幼儿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没啥必要,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不碰不磕就行了,教育孩子是老师  相似文献   

5.
刘娟娟 《考试周刊》2014,(70):184-184
家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了实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达成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徐瑞欣 《现代家教》2000,(10):60-60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经常沟通思想,保持密切联系,对教育幼儿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的形式是:1、随机沟通。利用幼儿入园、离园时间,就幼儿的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家长和老师互相交谈一下,以便对方更全面地了解幼儿,有针对性地教育幼儿。这种交谈,不需很长时间,几分钟即可。对家长反映的幼儿的问题,如果幼儿在  相似文献   

7.
每天幼儿离园时,幼儿园总是热闹非凡,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仿佛在奏着一曲交响乐,教师要在这嘈杂短暂的时间内把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交给他们的家长,真不是件易事。仔细算来,老师给每个家长的时间不到一分钟,时间虽短,但这时却是教师直接接触家长,与家长沟通的好时机。怎样利用这短暂的接送时间与家长沟通?我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1.简短谈话。家长工作都非常忙,接送孩子时来去匆匆,上午送孩子怕耽误上班时间,下午几十个家长又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这就决定了老师与家长谈话的时间不可能长篇大论…  相似文献   

8.
尤顺凤 《早期教育》2007,(11):29-29
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家长第一个最希望搞好关系的老师。我作为一个有着幼儿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双重身份的人认为,家长不要怕与老师沟通,同时在与老师沟通、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还要讲究一点艺术。下面分析三个真实事例,希望对家长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家园合作,同步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做出努力。从幼儿园方面来说,从孩子刚入园开始,教师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活动,使大多数的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况等有所了解,加上以后每学期的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等,更能让家长全方位地熟悉幼儿园的工作,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从家长方面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不同,有的家长能主动热情地与幼儿园联系,尽量配合幼儿园工作;有的家长则很少与教师接触,特别是祖辈接送孩子,几乎不跟教师交换意见,即使有也只是过问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而已。家长怎样才能提高参与家园活动的积极性、实效性呢?其实三个字可以概括:多沟通。首先,要善于与教师多沟通。1.多问。包括问幼儿,问班上的老师,问同班家长,可以是直接当面问,也可以是电话间接问,现在有很多家长在自己建立的QQ群里互相讨论一些育儿的经验,这是可取的一种方式。2.多看。走到班级门口,家长要看看班级门口的家长园地、宣传栏和黑板上,有没有老师留下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进度和要求,看看看幼儿园门口有没有一些通知,对幼儿园的活动做到心中有数。3.多反映。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  相似文献   

10.
可能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自己就是独生子女。也可能因为工作繁忙.在接送孩子入园、离园的时候。与老师面对面的不少都是爷爷奶奶。他们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家园沟通质量和孩子的教育情况。怎样与这些老人沟通.让他们了解幼儿园,配合我们的工作呢?我们及时开展了一系列专门针对爷爷奶奶的家园联系活动。搭建了家园联系的第二座桥。  相似文献   

11.
周晓华 《考试周刊》2010,(53):249-250
在与很多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都是身为家长,但对于幼儿在园的生活所关心的情况却是各有不一.有的关心幼儿吃得好不好,有的关心幼儿学得好不好,有的关心幼儿与同伴之间相处如何……真是五花八门.当然这些关心都是人之常情.面对家长们的这些形形色色的关心,我对班里的幼儿及家长作了一个分类统计.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好幼儿是家园共同的责任;有的认为老师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大;有的家长有许多想法,却由于自己的性格使然,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更有甚者认为教育全部都是教师的责任.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任何时候父母的教育及对幼儿的影响都是不可取代的.虽然家长文化程度的不同,对于教育的看法不同,但是只有让这些形形色色的家长都了解家庭教育的必要性,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各方面都有更大的提高.对于如何来让家长了解并配合教师,我做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和幼儿期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幼儿园的工作.首先要做好家园共育这一环节。家园工作要与家长密切沟通,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帮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如“成立班级家委会”,挖掘家庭的教育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启蒙教育意识逐渐提高,他们对幼儿园的教育期望更高,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有着独立的看法。幼儿园在尊重幼儿个性的同时实施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种种原因使家园合作存在一些距离,那么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产生合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种手段将成为家园沟通有效落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童玲 《甘肃教育》2014,(11):19-19
正沟通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和家长双方必须在信任、平等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条件建立各类有效的沟通方式,从而使家园沟通顺利实施。积极有效的家园沟通可以使幼儿教师和家长获得幼儿发展状况的全面信息,从而明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发展方向,共同促进幼儿个性化成长。那么,幼儿园和家长在沟通方式的选择上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怎样  相似文献   

15.
唐娟 《教育导刊》2005,(11):45-46
幼儿评价表(也就是"家园手拉手")是家长和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很多家长都乐意接受老师每周给孩子的评价表,把它作为了解孩子这一周在园的表现,以及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小小的评价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家长对幼儿园、对老师实施的教育是否认同和支持.那么,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幼儿,真实地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认为写好幼儿评价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正亲子活动作为一个新型的家园沟通平台,给了孩子一个在家长、老师面前表现自我,施展个人才艺的机会;给了家长更加了解、贴近自己的孩子的机会;给了老师得到更多与家长充分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如今家长文化素质相对提高,他们懂得配合幼儿园的活动,但是往往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而对于活动的内容以及如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家庭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两大教育资源,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更是幼儿工作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为此,多年来,我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长工作,家园双方建立了和谐的伙伴关系,很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其中,我们认为沟通、参与、互动是搞好家长工作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敏 《甘肃教育》2009,(19):37-37
《纲要》在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因此,有效地与幼儿及家长进行沟通,使家园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更有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但目前,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直接关系着双方能否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家园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沟通频度少、过程不深入、渠道不畅等,对此在认真研究、细致分析之后提出了三点解决策略,即主动出击,走进家庭;熟悉家长,开发资源;构建平台,延伸沟通,以为幼儿园和家长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而在幼儿园,常常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发育落后于正常孩子,例如,智力落后、学习困难、语言障碍、情感行为障碍等,常把这些孩子称为特殊儿童。因为孩子的特殊性,如何做好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家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正常儿童还是特殊儿童家长,都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园双方相互配合,勤于沟通,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一致的环境,只有家长之间彼此接纳、互通有无,才能真正帮助特殊幼儿在融洽的班级氛围中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