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很多学术论文和教科书中谈论到刘天华先生时,将其定位为"平民音乐家",有的学术论述一会儿说其是"平民音乐大师",一会儿说其是"民族音乐家"等,而这两个词的含义对于刘天华先生音乐功绩的评价,是存在着本质意义上的差别的.从刘天华先生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创作以及中国民族音乐自身特点的三个方面可以说明,刘天华先生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
试论刘天华与现代二胡艺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华现代二胡学派发展至今已经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了,在这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经过凡代人的努力,无论从二胡乐曲创作、演奏技术、教学与教材的系统性、乐器制作等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从四个阶段重温“学院派”二胡艺术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二胡的历史悠久,从唐代已出现的"奚琴"到"胡琴"的转变,由合奏乐器再变成现代社会具有魅力的独奏乐器,这样的过程使得二胡这一民族乐器更具时代特色。二胡演变为独奏乐器,要归功于现代二胡学派的创始者刘天华先生和丰富二胡音乐情感的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先生,而二胡音乐的流传与发展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刘天华先生和华彦钧先生对二胡音乐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入手,指出当今二胡音乐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罗婷 《文教资料》2007,(20):116-117
刘天华先生是江苏江阴人,1895年出生在一个主张新学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对新音乐有着多方面的了解与实践,对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器乐有着广泛的知识和出色的掌握,是我国20—30年代有着重大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他的一生为改进国乐而奋斗不息,刘天华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其关于国乐改进的思想与实践,对我国近代音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也是宝贵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刘天华与阿炳 ,都对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他们之间的不同表现也很明显 ,文章比较分析了刘天华与阿炳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起二胡的发展,刘天华先生自然功不可没。他把二胡从民间的伴乐器上升到了专业领域,开启了二胡发展的新时代。本文通过对刘天华先生主要功绩的宏观概括与其代表作品的简要分析,引出二胡发展的继承问题与当今中外文化交融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启发人们必须在扎根传统的基础上走创新之路,使未来二胡的发展更持久。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功量之源。本就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以音乐化中的声乐艺术为着眼点,从三个历史时期:“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时期,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略时期,建国后至今来考察其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紧密联系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论证了齐鲁地区拥有的民间音乐艺术资源优势,提出了开发利用齐鲁民间音乐艺术文化旅游的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9.
陕北音乐是陕北区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饱含浓厚的黄土气息和淳朴的民风风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陕北音乐既传承了黄河中上游文明的精髓,又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文明的精华,是我国民俗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文华学院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Y20)开展的过程中,认真阅读了《区域一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一书,颇有感悟。  相似文献   

10.
陕北音乐是陕北区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因饱含浓厚的黄土气息和淳朴的民风风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素,陕北音乐既传承了黄河中上游文明的精髓,又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文明的精华,是我国民俗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一书以“区域”“民俗”和“音乐”为出发点,以区域民俗为研究基础点,对陕北音乐文化的区域性分布、文化构建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该书作者通过运用较大篇幅和较多案例来论述陕北音乐文化的基本类型和基本分布情况等内容,对陕北音乐文化中受到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影响的民俗、信仰和方言基础等进行了综合性论证。另外,该书在写作范式和写作立意方面均超越了同类文化研究理论,确立了独特的陕北音乐文化理论研究方向,为我国区域民俗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注入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合唱在其发展初期,受到国外合唱音乐的影响,以至发展受限。在中国入世后,合唱音乐尤如重生一般,有了巨大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了更多的威胁与机会,只有在保护和继承中国合唱“民族性”的前提下去弘扬和发展才能使之在音乐市场上占据应有的地位和份额。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国音乐艺术起始与演变过程,以文化哲学的视角和语言,挖掘与描述中国音乐艺术的演变与唤醒,剖析音乐艺术的文化意解以及哲学概念下新的格局与延续,认为中国音乐艺术从印象萌芽、发展、流变、沿革到新时期的高度唤醒,每一步都镌刻了深深的文化哲学烙印,清晰地辩定在文化哲学涵盖下中国音乐艺术演变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昆曲艺术是整个戏曲文化的一部分,同属民族音乐文化。昆曲艺术有其作为地域文化的特色,又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种。深入开展对昆曲这门古老而深奥的艺术形式的学习与研究,有利于在更广阔范围内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文化。梳理江苏百年各地昆曲传承及其给予我们的历史启示,以促进不同文化及文明之间的对话,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国际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15.
在音乐艺术领域,没有认识真理之类的知识问题或科学问题,也没有普遍必然的有效法则或客观规律,但“无论必要的解释是多么困难,或者说也许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但解释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如果没有或者停止解释,可能导致更大的混乱,从而给胡言乱语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6.
王锦 《考试周刊》2011,(58):32-33
本文从中国音乐与中国文化间的关系入手.就中国音乐与中国文化间五种关系的艺术呈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从而说明了中国的音乐与中国的文化息息相关,并且这种音乐与文化的陈述和呈现方式是由内在情感的抒发引起的,从而得到心灵的慰藉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健美操作为一个展现美的项目,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是融体操、舞蹈、音乐、美学于一体的新型体育项目,它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健美操属于技能类表现难、美项群的项目,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随着健美操运动的飞速发展,健美操也更朝着"艺术化"方向迈进。健美操的美主要体现在动作美,服装、色彩美,音乐及形体美上。服装是健美操的生命,服装美在健美操中起着美化作用,可为健美操锦上添花,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历史的演变中,与它的姊妹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语言与符号、意象与通感、色彩与象征、节奏与韵律成为音乐与其姊妹艺术的沟通的内在基因,因此,从文化的视角探讨音乐与其姊妹艺术的”对话”关系,是实现音乐与不同学科文化间的链接、交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现代音乐中出现的两种“新音乐”文化进行了历史梳理,分析了其形成的背景,比较了两者的共同点,从文化层面对其进行了解读,并对中国未来之文化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两大成果——音乐与哲学,本身具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也有很多相同点。该论文就从抽象.情感与创造三个角度浅析音乐与哲学的共性问题,就音乐与哲学的共同点做粗浅探讨,力图找到两者之间关系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