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利技术的生态学描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鲁成  李江 《科学学研究》2009,27(5):666-671
 将种群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理论应用到技术创新领域,提出了技术种群的概念并阐释了技术种群与技术群落和单个技术(技术整合体)之间的层次关系;专利技术种群的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结构;专利技术种群增长的基本数量规律,最后运用专利技术种群进化图描述了技术种群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运用种群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理论对体育专利技术与奥运会竞赛项目协同进化规律进行阐述,在总结前人对技术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体育专利技术种群和奥运会竞赛项目种群数量波动的制约因素和调节机制,协同进化的机制、动力、方向,种群的进化对策、数量变动规律和进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进化稳定性对策,即ESS理论,是继达尔文进化论提出后,研究种群进化动态的最重要方法。1971年Maynard Smith首先提出进化稳定性对策,运用对策论模型分析种群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进化动态。研究种群的表现型动态主要是分析种群表现型分布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自然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适者生存,选择个体的标准是个体适宜性。在对策论模型中,个体的适宜性不仅受基因型控制,还要受到种群内部表现型分布的影响,这就是种群适宜性的表型依赖机制。  相似文献   

4.
创新生态系统技术种群非对称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上游零组件、下游互补品等不同技术种群之间相互依赖、共同进化的耦合关系存在非对称性。通过引入生态学关于生物演化密度依赖模型,实证研究创新生态系统上下游技术种群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技术互动性越强,技术种群之间耦合强度越大;技术相对越重要,其他技术种群对此技术种群的耦合强度越大;技术所有权越集中,即技术垄断程度越高,其他技术种群对此技术种群的耦合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5.
种群演化模型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解释单一种群及两个种群之间的演化过程,分析它们的一般演化规律,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专利种群的演化提出了4种假设,并就其演化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定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支持这4个假设。  相似文献   

6.
万春 《软科学》2015,(3):43-46
以2001~2011年江西省的工业产业为样本,采用生态技术创新种群行为模型对种群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多数种群的个体数量已经逼近或超过区域创新资源决定的生态阈值,种群内部、种群之间由协同效应转向竞争效应,发出了环境过载的警示。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营造协同高效的创新环境是提升服务生态系统群组关系韧性的关键.基于系统种群共生演化的基本特征,采用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的不同作用参数表征服务吸收单元、整合单元之间的强弱关系;根据数字化导引下种群能量聚变的柔性效应和敏捷效应,构建组织嵌入时滞和业务时滞双维度微分方程,搭建局部稳定性分析模型给出种群共生与外部环境演化的协同机制.经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互惠共生关系为服务吸收单元和整合单元间最佳匹配模式;双维度时滞的出现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且对服务吸收单元的影响大于整合单元.基于时序性判断数字化导向下柔性种群的互作关系,可助推数字技术与服务生态系统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催生企业新架构、新场景和新范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联盟是一种以知识技术关联为基础,以地理靠近为特征,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创新组织有机构成的生态群落。本文以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创新组织共生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种群增长理论,研究产学研创新组织种群特征、种群行为过程及种群共生演化,通过对新竹科学工业园的调研考察,提出了产学研联盟的种群共生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许利军  杨棉绒 《科技通报》2012,28(5):171-174
针对单种群遗传算法在求解QoS组播路由问题中存在的容易早熟、收敛性差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QoS组播路由算法。该算法在初始化过程中采用多种初始化算法生成了不同种群,并设计了多种交叉、变异操作,保证了种群间进化过程的独立性和算法的多样性;增加了种群间协调机制,提高了算法的整体收敛性。仿真结果证明了多种群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非线性耗散自组织共生系统,具有类比生态系统递进演化机制,三大栖息者研究群、开发群和应用群交织成相互竞争、协同演化的多边多向交流机制。本文以三大种群为切入点,紧扣生态学特征,引入Logistic增长模型,构建多种群共生演化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释不同共生模式下种群共生演化规律,实证预测中国创新生态系统1990—2050年共生演化趋势。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种群共生演化轨迹符合Logistic增长规律,分起步、成长、成熟和饱和4个时期;共生演化均衡态及均衡条件取决于种群之间共生度的强弱;中国创新生态系统正处于成熟期后半阶段,演化模式为互利共生,预计2030—2050年为饱和时期。  相似文献   

11.
以棉蚜为例,结合传统的Logistic模型提出了蚜虫种群数量动态的一种通用模型。借助Matlab数学软件数值模拟分析棉蚜种群数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曲线,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治理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张朴仙 《今日科苑》2010,(2):230-231
浮萍是一年生浮水草本。为我省稻田和池塘常见杂草。本文旨在探索浮萍神群增长教学实验的简易材料、方法及步骤,研究验证浮萍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即:浮萍种群短期内增长明显,溶液容量影响甚微;浮萍种群增长受直射光影响较大,有直射光照种群增长迅速,无直射光照种群衰退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计量学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科技发展种群规律的动力模型,从模型中推导出普赖斯指数增长规律。利用中国若干省市的实际数据,从专利增长的动力模型和论文增长的动力模型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和证实科技发展的种群规律的存在;并利用动力模型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徐堇  彭璧玉 《科研管理》2019,40(3):143-152
文章概括了组织种群灭绝的现象及其原因,分别从组织种群密度与环境承载力方面分析了组织种群灭绝的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组织种群密度与环境承载力影响组织种群灭绝的交互作用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1)在组织种群发展的初始阶段,种群密度的增长速度慢于环境承载力的增长速度;(2)种群密度对环境承载力的变动存在滞后效应。环境承载力减小后,种群密度需要四年的时间才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环境承载力等于零时,种群密度要在三年后才会等于零;(3)环境承载力略微下降能提升组织种群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组织种群存活。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具有复杂自适应性的供应链系统,提出基于Agent的供应链演化及Repast仿真模型.模型中把供应链内部成员的进化模型归纳为四个子模型:学习子模型、创新子模型、反馈子模型以及战略子模型.通过Re-past S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中内部成员的进化模型可以使得供应链系统更优,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很好地反映了供应链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组成种群的个体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死亡和消失的,又不断通过新生个体的补充而持续,所以进化过程也就是种群中个体基因组成的频率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的变化过程。种群结构能反映种群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规律,从而体现种群动态及其群落的演替趋势,对阐明生态系统的发展、群落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种群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一直是植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界中,昆虫不计其数,小动物随处可见,而大型动物特别是凶猛的肉食动物却数量稀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漫长的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之间构成了一种金字塔型的食物链,金字塔底层的生物量极为丰富,而处于顶层的大型哺乳动物则数量极为稀少。食物金字塔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编制了150万种不同的生物目录,但是我们不知道的生物种类还有很多,据估计,现有的生物多达3000多万种,某些估计甚至高达1亿种。所有的生物都从其他生物那儿摄取能量,生物与生物之间构成了一张彼此交错、极为复杂的食物网。 在生物…  相似文献   

18.
粒子群优化算法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求解优化问题,它简单实用且对一些复杂问题也能得到不错的结果,但它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多种群粒子群分层进化优化算法让粒子分层进化,对于具有不同适应度值的粒子采取不同的进化措施,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9.
林嵩 《科学学研究》2011,29(4):565-570
 把经营的产品或面向的市场存在相似之处,或者存在密切产业联系的新创企业群体定义为创业种群。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讨论,区分了种群内部的原生企业与衍生企业,同时就创业种群的衍生机制的内涵、发生后果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创业种群衍生机制的存在带动了整个创业种群由封闭到开放的成长演进过程,这一过程对于产业内部的企业以及产业本身都具有重要的管理含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学原理,构建种群竞争模型。利用logistic模型测算研究样本的种群互动关系。选取全国总体以及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工业企业种群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多数研究区域的工业企业处于种群协同状态。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表示技术进步。测算工业企业种群投入产出指标的Malmquist指数,得到技术进步、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技术变化对技术进步的贡献比较高;技术效率的贡献度不高;技术变化与技术进步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技术变化与技术进步的变化没有出现明显收敛;工业企业种群协同态势下技术进步明显,技术进步主要依赖技术变化,技术效率改进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