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过三十     
秋林 《新闻天地》2004,(3):55-55
我是稀里糊涂跨过三十岁的门槛的,那感觉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坐车,只是打了个吨儿,醒来的时候已经完全换了一重陌生的天地,而在陌生的天地里似乎什么也没有。先是惊讶,接着是失落,然后是悔恨。一路上有那么多的风景,有那么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可是因为自己这个小小的盹儿,一切的一切竟都错过了。  相似文献   

2.
踏雪寻梅     
闵凡利 《湖北档案》2009,(12):32-32
站在窗前远眺,风飘雪舞。我知道这是冬日,这个季节飘洒着漫天的爱,就似我钟爱着,那遥远的梅。 很久了.我不知道梅.是否还在以那种姿态站立,站成冬日里一片绚丽的生机。我只知梅很独特,独特得让这个日子对她束手无策.只有任她开,敞开所有的空间让她飘香。这个日子,她是开在雪地里的唯一花儿。虽然这个季节还有许多的花儿在抒情,比如娉婷的水仙。只是她的清香开在屋里,走出屋子,她的香就散了。花就败了。可梅不同,梅是开在风里的,如刀的风儿舞着撞着,可梅不怕,默然绽放.和雷一样。  相似文献   

3.
守望麦田     
正在小区里看到新搬来的邻居,他正从车上下来,我礼节性地问他去哪儿了?他说去郊区看麦子了。看麦子?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都市"麦子"这个词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了。邻居有些自豪地说,是的,这几天正是麦子收割的时候,我开着车,一直跑到郊区,终于看到了麦田。那么远?他的话让我想到了无边的金  相似文献   

4.
公众心目中的爱因斯坦,总是一头风中王冠般的白色乱发,眼中饱含着孩童般的纯真。这样的形象,自我们跨入学校大门起便牢记于心——我上学的时候,教室的墙上就贴着这样一幅他的画像,朝阳的那一面是马克思、恩格思、列宁和斯大林,有窗户的那一面,则是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和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我喜欢在有月亮的夜晚,到地头去看浇麦子的渠水。渠水汩汩流淌,与晚风吹拂的声音,汇成一曲美妙动人的音乐。在清凉的空气里,还会传来麦子拔节细细的声音.那声音几乎细小到无.像是从泥土下发出。一阵晚风吹来,月光下的麦穗挥舞着手臂。表达着被润泽的欢欣与愉悦。  相似文献   

6.
档案味道     
<正>鼻尖还残留着那纸墨的香味,掺杂着尘土的气息,虽有些让人喘不过气的压抑,我却一次又一次贪婪地吸着这淡淡的纸香、淡淡的樟脑味,那是属于档案的味道。1992年参加公路养护工作的我,对档案工作的印象是神秘而懵懂的。那布满灰尘却又有着醇醇故纸香的小档案室里,一排排柜子遮挡住光线,空气里夹杂着樟  相似文献   

7.
王薇 《新闻实践》2013,(1):46-47
一些浪漫是在千年以后—— 2012第八届华赛颁奖活动已过时日,可华赛获奖图片和活动场景仍历历在目,时时惦念。或许,一切图影已胜过言语。其实,那些图片只是轻薄片纸,可“轻薄”背后——浓聚着不可复制的新闻现场与赤裸生活的真相,那一幅幅特殊乃至危险的景象,被勇士般的摄影师记下,带回,交付公众。  相似文献   

8.
春耕是一种农事活动,千百年来春耕生产都在重复着同一种活动。许多记者习惯地把春耕备耕报道称之为媒体“唱四季歌”。如何把这个不容易出新闻的农事活动报道得有声有色.让人想看、爱看,把这个“四季歌”唱得动听、入耳,产生好的报道效果。不下一番力气,不动动脑筋.还真“整”不出新闻来。新闻是常干常新的事业。同样的新闻事件,如果经过精心策划,就能推陈出新,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报道的目的。从这点来说,把看似不容易出“彩儿”的春耕报道.整出些“彩儿”来,还是有可能的,这个“出彩儿”的手段就是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9.
向麦子敬礼     
在五月里收获麦子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 五月阳光如练,在一望无际的土地上塑造着麦子.麦子金黄,随风摇曳出扑鼻的芳香.那种芳香让人兴奋,让人疯狂,让人流泪.  相似文献   

10.
据《圣经》所言,上帝造齐天地后,在东方造了伊甸园,让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居住。那伊甸园是什么样子呢?据说是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眼目,结出的果子可以作为食物,有河流从园子里流出,滋润那片土地。生活在那里的亚当与夏娃,与走兽和飞鸟为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繁星兄要出版他的第四本诗集了。这也是他第四次嘱我作序。 我捧起他用心铸出的这块厚重的“成熟的界碑”,眼前倏地幻化出这样的图像:一位毕生跋山涉水走四方的新闻工作者,在他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他没有“退”到居功自傲沾沾自喜的花丛中,也没有“退”到无所事事打发黄昏的泥淖里,他“退”进了一方新的天地、一个新的梦境之中——这方天地就是诗的天地,这个梦境就是成为诗人的梦境。这方天地果然天高地阔,这个梦境着实五彩斑斓。应该说他是成功的,10年之间,他竟然写出了1000多首色彩各异的诗,出版了4本分量不同的诗集。…  相似文献   

12.
瞧这一家子     
1998年加入《晚间新闻》的时候见谁都喊老师,今天大家都喊我丹丹姐、张老师,新人成老人,一晃就是五年了。五年里,观众接受了我这个人,记住了张丹丹这个名,我很清楚这并不说明我有多么多么行,如果能谈得上有些成绩的话那也完全是沾了《晚间新闻》的光,沾了栏目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近三十号人的光。但大家同在一个办公室,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时时刻刻把谢谢挂在嘴边上,多少显得有些矫情,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把这份感激放在心里,正好这回《新闻天地》的老师让我写点什么,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写写我的同事我可爱的兄弟姐妹吧,也让我有机会对他们说声谢谢。潘爹——湖南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晚间新闻》创始人潘礼平是也。背地里我们都这么喊,当面那当然还得喊"潘主任"。从1998年新版的《晚间新闻》新鲜出炉的那天起,他便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看稿、串带。他看稿子的时候记者得在他旁边陪  相似文献   

13.
童年拾麦穗     
思文 《云南档案》2013,(9):61-61
端午节一过,地里的麦子开始泛黄了,看着电视画面里麦浪滚滚,我的思绪也回到了70年代。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记得每到割麦子时,学校便放麦假,我们小子的任务就是拾麦穗。那时割麦子是很遭罪的农活,没有收割机,村民们只能用镰刀,镰刀钝了,用磨刀石磨一磨,再继续割,看着那一片片黄灿灿的麦子,  相似文献   

14.
画魂常香     
此次首都博物馆举办潘玉良画展,200幅作品,让人完全坠入潘玉良的世界里——她的才华、她的坎坷经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她那为数众多的女性人体画,潘玉良一生获奖无数,其中大部分也正是这类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记者摇篮》2005,(4):i003-i004
沈阳惠天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一支凝聚着勤劳、智慧与真诚力量的群体,用惠及于天、惠及于民、惠及于我们这个蒸腾着创新与发展的雄浑的时代气魄.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眼于所从事着的城市供热事业,描攥着一幅幅深情而厚重的发展的鸿篇巨制。  相似文献   

16.
中宣部去年专门为记者节准备的一台文艺节目《为时代放歌》播出已经有些日子了,可我的耳畔依然时常地萦绕着那首歌颂新闻记者的歌曲——《在世界的眼睛里》。时间越久,那旋律越清晰地回响;日子越长,那歌词越生动地跳跃。我没有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让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慰藉——在有风的时候,我是树的坚强;在有雨的时候,我是鹰在飞翔;在夜深的时候,我的灯光最亮;在月圆的时候,我正四处奔忙。在世界的眼睛里,我是天圆地方,我是天地脊梁。青山有情对我笑,流水有爱对我讲,若问我是哪一个,笔墨人生写华章……在世界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5,(6)
行吟黄土地──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张文彦和他的新闻追求正善,晓斌,颜咏早在中学时代,我们就将自己阅读新闻的注意力自觉不自觉地投向了他——《中国青年报》陕西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张文彦。记者,是他追求的无怨无悔的职业也许是血脉里涌动着那漫漫黄土和酉部文化的...  相似文献   

18.
实宝来—开创明天的娱乐天地──记北京实宝来游乐设备有限公司本刊记者刘青“自控空战机”上下翻飞,“豪华马车”奔驰而过,可爱的“恐龙”向你招手,“大苹果”张着嘴仿佛在说:“你好,你好!”置身在这一片游乐的天地里,人,似乎也年轻了几岁。然而,这个“迪斯尼”...  相似文献   

19.
北京入秋,气温直转而下,一呼一吸都 是冰凉的。下午四五点钟就天色昏沉,看什 么都有一点儿吃力。正准备文艺腔地感伤 一把,拐进一条小胡同,一炉新炒好的板栗 正哗一声倒进箩里,正是老舍当年笔下, "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 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 的。"《四世同堂》是他在重庆写的,战乱里, 栗子那泼得一街的香是他的乡愁吧?  相似文献   

20.
书籍插图为何“悄然隐退”了■蔚蓝徐康在《前法影录》中这样写道:“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故有“图书”一说。就我国的古版书籍而言,那一幅幅精致细腻的线描插图和与之相得益彰的版式,到今仍为我们图书装帧设计的典范。就现代图书而言,《红岩》、《静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