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之友》2012,(Z4):84-87,95
评价赏析类小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写一篇小文章。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具体包括:诗文漫画等赏析、思想评价、事物名称评价、某种活动评价等。在写评价赏析类的小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评价赏析,首先心中就要有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在文章开头旗帜鲜  相似文献   

2.
评价赏析类小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写一篇小文章,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具体包括:诗文漫画等赏析、思想评价、事物名称评价、某种活动评价等。在写评价赏析类的小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过程包括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两个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人的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的形象再现的越鲜明,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在作文教改中,我们注意了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绪中活动、作文和评改,优化教学流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运用电教器材,捕捉生活浪花,积累资料学生的作文材料,有些是他们头脑中已认识的事物。不过,多数事情学生虽然经历,但往往无意注意,印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题目后,有的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有的觉得虽有东西可写,但印象模糊,总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没有什么可写”,说明平日对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作文的材料。“印象模糊”,说明对接触的事物观察得不细致,脑子里只有一些浮光掠影。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朱景衡老师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个方法好!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朱老师是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我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稳步提高。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重视“小作文”。每学期开学初,我都制定出作文教学计划,计划中除保证完成学校规定的作文数量外,还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小作文练习。小作文体裁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既有紧密配合课文写的心得体会,也有反映学校开展各种活动的小场面、小片断,还有对事物观察后写的观察日记。通过各种形式练习,同学们写作能力很快地提高了,有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我们一写作文就头痛,总想应付了事,现在我们不怕做作文了”。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有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又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就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一、形象直观刚入学的儿童知识经验贫乏,思维有具体性大,抽象性小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大多是通过亲眼看、亲耳听、动手摸等多种感知方式  相似文献   

7.
启示类作文,经常要求我们通过一件事、一句话、一幅漫画等来写一写自己对它们的认识、见解及从中受到的启发。要写好这类作文,我们必须先认真观察,注意思考,通过抓住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准确说明蕴含的道理。下面让我们通过几篇作文片断去了解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吧!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七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四个训练重点:注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重点,体现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记叙,既是阅读训练的重点,又是作文训练的重点。”第八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第七册和第八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观察事物”这个重点,从写观察日记入手,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一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我是从三方面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 一是课文中学什么就指导学生写什么,及时巩固,  相似文献   

9.
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大纲》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 要培养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本单元作文训练基本要求本单元作文的范围是“说明事物的功能和用法”。要求在写作中“用分类、比软、举例等说明方法”。本单元的说明文写作对象,限于选写“说明事物功能和用法”一类。所以,要注意不能偏离这项要求。例如,写成说明事物的方位结构的,说明事物发展过程的,说明制做过程的等等。这样就偏离了本次作文的要求,在写作中,要求运用分类、比较、举例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范围:程序说明二作文要求:按操作顺序说明三作文指导要点: 初二学生在学习了若干说明文单元之后写篇程序说明文是能够“顺理成章”的。但为了更好地达到训练的目的,本“指要”试图针对具体写作时容易出现的毛病作一些说明。 1.毛病一:内容偏向,详略不当。介绍说明一种事物或事理,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这是由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即使同一种事物或事理,由于说明目的不同,该写的几个方面的内容也有取舍和详略处理的区别。有些学生在写作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卫县城关二小屈平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作文教学要求指出:"观察事物能注意抓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适当展开想象,使作文内容更丰富些。从这些要求上教师领悟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作文前要把所写的一切事物首先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根据这一  相似文献   

14.
一、"托物寓意"类作文的命题形式"托物寓意"类作文就其写作样式来说,要求能运用多种手法,准确、生动地说明、描写事物,并能从具体事物的某种自然属性或特点上生发想象和联想,力求表达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托物寓意"类作文试题的命制方式和其他类型的作文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一般也都是命题、半命题或话题作文。从题目本身来说,一般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一年级就要注要培养。”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提出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即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二是强调了这种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我认为,这后一层意思很重要,说明作文教学要早起步。目前,广大语文教师已经领会了这个意思,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有所“表示”。但是,总的情况看来,对“起步作文”训练还没有真正把握,或要求过高,或训练盲目,效益不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期望引起深层的研究。“起步作文”训练究竟应该怎样搞,“教亦多术”,难说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是不是应该注意“五个一点”,坚持“三个同步”,遵循“一条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教材,使学生切实掌握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学会写普通的说明文,本单元作文教学,集中练习写三种常用说明文(即实物说明文,程序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有的作口头训练,有的作书面练习。练习一课题实物观察、说明要求对自己的教室做细致观察,填写下表:(表格见第42页) 指导参考 1、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的空间位置和方向。 2 “说明”栏,目的是启发学生根据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择说明方法。第一项所举的例子,是按空间顺序说明,并有适当的描写。可让学生运用知识短文《说明的方法》、《记叙、说明、议论》中谈到的说明方法(如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等)填写。填完后,将“说明”和“实际记录”两栏作比较,体会怎样说明事物,培养说明能力。作文一课题写实物说明文题目我们的校园要求要写出学校的位置;要按一定的顺序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小语第七册基础训练7第7题 [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写篇状物的记叙文,描写自己家乡某一种特产,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2.培养学生善于捕捉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能力和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训练学生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有层次、有条理地把事物特点写清楚。 [方法提示]本次作文指导在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2.注意对学生写前的感知训练;3.注意让学生先说后写;4.注意发挥习作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之友》2012,(Z4):80-83,94,95
描写类小作文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对人或者景物进行各种各样的描写、描述、描绘、描摹等,或者对想象中的景象作出描绘等。具体包括:人物描写(心理、肖像、动作、语言对话)、景物描写(想象联想描写、场景画面描写)和综合性的描写(含细节描写)。描写类小作文最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功底,因此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写作这类小作文,我们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9.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观察和实验的材料说明:五到七岁的学生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稳定时间是10 ~ 15分钟;七到十岁的学生是20分钟左右.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过程中,一堂课要上40分钟,学生就会感到疲倦,注意力就不集中,注意不集中,教学效果也就差了.  相似文献   

20.
[作文训练范围与基本要求] 本单元作文的范围是“事理说明文”。要求文章符合事理,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写“事物的原理”,着重说明事物的成因。如说明事物的功能与用法,介绍事物的方位结构,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均属偏离本次作文的要求,一律不应入选。因此,评价本单元的作文质量,就要紧紧地扣住三条要求:一、能否选准说明对象,说明事物特征的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