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试析当前大学生教育价值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参与某种活动,都会对该活动的功效进行评价,并由此得出一系列价值观。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观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它反映了认识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教育价值观就是人们在宏观上对教育功效的评价。它既包括教育系统外部的人们对教育功效的评价,也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人们对教育过程的评价,笔者将要讨论的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则属后者。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它要求我们立足于时代把握高等教育的属性.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角看教育的社会属性之争,实际上是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对教育的经济功能认识不断加深并越来越重视教育本身的经济价值的过程.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角看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之争,也正是历史上教育的社会属性之争的延续,是教育的"上层建筑说"与"生产力说"之辩的发展与深化.它表现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人们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本身的经济价值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历经30多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从能力教育走向价值观教育等不同发展路径,各种教育改革思潮和模式不断涌现,但都难以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和优质化教育的需求,而基础教育改革的问题越积越多,社会上出现了"留学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服务和教育资源的全球化竞  相似文献   

4.
教育作为反映一定文化的实质和结构的领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其价值或目的注重的角度固然相异.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来分析探讨中西方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及这些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其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在改革时所持的价值观念的合理与否.建国60年以来,我国在进行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其伦理价值观经历了从"斗争"到"竞争",再到"合作"的转变.而在目前的社会情势下,在寻求中国教育自身创造性转型的力量、因素和途径时,就不能忽略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伦理价值观的动力和指导性意义,一定要把改革的起点放在其伦理价值观念的改造上,即放在基于和谐发展需要的"合作"伦理价值观的基点上.  相似文献   

6.
今年五月,在湖北襄樊召开了有21省市86个单位114人参加的"普通教育评估研讨会",现将会议期间,在会内会外接触到的、关于评估办学水平的一些主要问题的不同观点介绍于下.一、价值观问题大家认为这是研究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问题,对办学水平更为重要,必须弄清楚.教育评价就是以教育为对象,对其效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这里关键是价值上的判断.价值上怎样判断要有一个标准.教育测量得到的数据,不管定性定最都不能反映问题.一定要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评价.评价需要基准,这里就有一个价值观问题《决定》中提到的"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应该是普通教育评价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对一切对象的评价都应依据这个标准来作判断.明确了这个指导思想,对学生质量的评价就不能单纯看分数,看少数几个尖子.必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  相似文献   

7.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它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基础上,伴随着对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体,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的大量出现.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同时遭到了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两国有识之士在痛心中警醒,分别开始对本国传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进行反思批判,在教育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中国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教育改革思想,日本提出了“和魂洋才”的教育改革思想。应当说,这两种教育改革思想具有相似性。然而,二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改变却大不相同。通过对这两种教育思想形成背景及对教育改革实施的具体影响进行比较,探究其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灌输式教育曾经是西方教育中最有影响的教育方式之一.20世纪以来,西方教育的最大变化就是对灌输式教育的彻底否定.这一过程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西方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了西方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教育仍然可以看到灌输式教育的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应当从西方教育家否定灌输式教育的历史过程中进行反思,实现真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次物理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概念,这在物理教学教育改革过程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向.本文作者首先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文化历史渊源入手,进一步分析在当今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局面以及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应价值观的培养和建立.  相似文献   

11.
价值观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为,但价值观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西方文化中,人性取向是"从恶到善",中国文化中的人性取向是"从善到恶".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是天人相分.在中国,人与人的关系是群体或集体取向,西方文化提倡个人主义.中国人重视过去,对时间采取的是过去取向;西方人着眼于未来,对时间采取的是未来取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针对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渴求愈来愈强烈。然而,旧教育观和当今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教育价值观依然制约着改革的进程,升学率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这就必然对课程改革形成阻碍。因此,端正教育价值观,在继续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与主体价值关系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确定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教育价值观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及功效的核心观念,对于整个教育活动起着深刻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当然也就直接决定着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悖论"、"钱学森之问"无不在拷问着我国教的育改革。为此,必须对中西方教育改革有正确认知。教育之殇,是中西方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我国教育改革应致力三个重点:一是创造性教育成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无缝对接的"焊接口";二是全面实施教育家办学;三是构建"公平与卓越"为特征的测试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创新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1999年开始,在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创新"和"创新教育"这两个概念频频出现,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探讨有关创新教育这一专题的论文就有上千篇,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素质教育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在我国教育界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了。教育理论工作者自不待言,他们正从不同的教育哲学和教育价值观出发,构建着不尽相同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大批有志于教育改革的教育实践工作者,也闻风而动,为人们展示了素质教育的实践雏形。也许是这些来得过于突然,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当我们面对素质教育这个题目,要确定自己该从何处起步时,总感到有些游移不定,总感到有些问题还值得再想一想,想透一些,想开一些。这便有了这篇不伦不类的断想。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将描述某一特定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普遍感受称之为"情感结构".这种感受饱含着人们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并能明显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自此,笔者在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情感结构时发现作者菲茨杰拉德虽然意识到社会的腐朽与堕落,但仍在维护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实际上,昔日的美国梦已然褪了色.回归当下中国,笔者对当代热议词"中国梦"从理性维度和现实维度做了情感结构分析.加之,对比"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笔者得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个人只有清晰地体认自身的文化归属感并将其融入对国家理想的维度,"中国梦" 的两层梦想才能有相统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着快速而深刻的变革,价值观领域中发生的深刻冲击,客观上给当代师范生价值观体系带来了微妙而深刻的影响,加强师范生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师范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很多,其中充分发挥好各学科教学中的隐性价值观教育功能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笔者试图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角度,进行一些总结和反思,以推进师范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理论科学研究面临着时代急需要求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它必须为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科学地回答教育本质、规律是什么,应当以怎样的价值观来看待教育的作用。如果这个问题不得解决,教育改革将是盲目的、表面的、肤浅的,甚至会把那些合理的、科学的、民族的东西破坏掉。人们常说,教育是社会科学中最年轻又最复杂的一门科学,研究教育应当从不同的领域、不同  相似文献   

20.
社会本位、个人本位教育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一是相互制衡的,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来决定其偏好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这一对矛盾运动推动着教育改革不断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