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宋朝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课堂设问是为提高教学效益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就设问的种类和原则谈一点认识和体会。一、课堂设问的种类 1、引入新课的设问引入新课是教学程序的第一环,新课引入是否顺利,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成败,通过设问巧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底蕴的强烈愿望,例如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先演示“铁球碰鼻”的实验(取一个铁球作为摆锤,用细绳悬挂起来,把铁球移离平衡位置,靠近实验者的鼻尖,然后放手,当铁球落过后又荡回来时,十分靠近鼻尖,却不会碰着),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大铁球撞向鼻子时老师一点也不怕呢?由这个问题引入课题,学生的思维就很活跃,又如电动势课题的引入,可采用教师先演示将同一小灯泡分别接在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概念、定律都是建立在演示实验基础上的。在演示实验中创设情境,能生动地吸引学生,增强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设置的几种情境。1 险境1.1 铁球会撞到头部吗 从3m多高的教室天花板上悬一尼龙绳,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2kg的铁球,随后将铁球从平衡位置移过30°并贴近教师面部。教师将铁球释放,站在原处,学生会深思:铁球速度如此快,能量如此大,当它摆回来时,会伤害教师的头部吗?事实给出了否定回答,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得到了圆满的解释。(注意:释放铁球时不能施加推力,否则还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3.
一、通过演示实验。导入新课物理实验富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尤其是新颖、奇特、生动鲜明有趣、惊险而富有悬念的实验,能像磁铁吸铁般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强烈欲望。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我设计了“铁球碰鼻”的演示实验:将一个铁球悬挂在教室天花板上,让铁球刚好接触鼻子,然后释放铁球,铁球摆过去,又摆回,朝教师打来时,  相似文献   

4.
“它”,蛇的本字,象形,像条高昂着头的眼镜蛇。据说上古时,人们野外穴居,最害怕蛇,相见时总要问:“无它乎?无它乎?”有点像后世人相问“无恙”。后来,人们把“它”用作了代词,于是在“它”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第一名的推销员在他退休时接受邀请,分享他的成功秘诀。2500名业务员来听他的演讲。他在讲台上放置了一个很大的铁球和一把铁锤。这时他开始发问:“谁可以把这个铁球移动?”台下有一个人说:“我来试一下。”那个人上台用大铁锤朝这大铁球猛  相似文献   

6.
精彩的马戏     
<正>星期二的晚上,爸爸带我到马戏团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让我大饱眼福,拍手称绝。被称为"兽中之王"的老虎,在驯兽师的指挥下,没有了它的凶猛,显得十分温顺。你瞧,那只"猛"虎,一会儿一跃而起,冲进了连环的钢圈,又从钢圈的另一端出来;一会儿跳到大铁球上,用四肢灵敏地滚动着铁球;一会儿用后肢撑地,笔直地站立,做出各种花样的动作。它时而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怕老鼠,怕蛇……惟独我怕小小的蟑螂!昨天,当我打扫卫生时,就发现了———穿一身棕红色的外衣,长着四只脚,留着两根长长的胡须的蟑螂!一看到这只蟑螂,我就被吓得全身一颤,正想跳起来躲避它对我的恐吓与攻击,没想到它却一动不动。莫不是我前晚用杀虫剂将它毒死了?我忍不住用扫帚把碰了碰它,哎呀,它的脚竟然动了一下。真可怕!我全身的神经一下子收紧了,正想转身撤退。咦,它又一动不动了。我猜想肯定是蟑螂体内的药力发作,把它给毒死了。于是,我用扫把粘住这只蟑螂,飞快地跑向阳台,准备将它扔下楼。就在我使劲地抖动扫把,想把蟑螂抖下楼…  相似文献   

8.
情感地带     
执着茫茫人海中哪里碰着他,碰着甜丝丝、思绪只有一个他……只是,我依然碰不到心中的他。是缘未到分未临?还是缘与分早已轻轻地从我身边擦过,悄悄地没有惊动过我?在有限的青春里,对爱情我怀着无限的懂憬。宝黛那短暂的爱情,爱妒纷错如鲫,但却欣赏宝玉对黛玉的一片痴心,三千弱水他也只取一瓢饮,真是浪漫得要死,谁把它听了不甜进心窝里?更何况是少女情怀总是诗。无奈,茫茫人海中哪里碰着他?在那过尽千帆皆不是的爱情国度里,我是否应该继续执着下去,等待心中的他?我是否应该继续过着宁缺勿滥的生活,任由空虚寂寞把我狠狠吞噬?  相似文献   

9.
现行初二<物理>课本第133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在喝汽水时,常利用细蜡纸管把汽水吸到嘴里[图11-40(a)].如果把玻璃管通过塞得很紧的橡皮塞插入盛水的瓶子里,用嘴含着玻璃管的一端再吸[图11-40(b)],还能将水吸上来吗?  相似文献   

10.
[题目]小明为了知道一个铁球的体积,他把这个铁球浸没在长方体水槽的水中。当他把这个铁球拿出水面时,槽里的水面下降了5毫米。他又将一块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浸入水槽的水中,槽里的水面上升了3毫米。你知道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吗?(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7页思考题)  相似文献   

11.
谁先滚下     
比萨斜塔实验是科学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伽利略借助两只不同重量的铁球证明了物体下落速度是与重量无关的。那么,相同重量的物体落下的速度是否一定相同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滚动摩擦的小实验,也许结果会出乎你的意料。取一块长方形木板,用几本书将其中一端垫高并固定住,另一端平放在桌面上。找两只相同质地、同等大小、重量相等  相似文献   

12.
如图接通电源感应圈时,阴极射线管的荧光屏上出现一条绿色的光带,表明阴极射线是直线传播的。接着把一条长导线的一端踩在脚下,使另一端接触A极时,可见阴极射线偏向B极一方;若使导线的另一端与B极接触时,可见阴极射线偏向A极一方。将偏转极的一极接地后为什么会使阴极射线发生偏转呢?对此可作如下解释:当感应圈工作时,在阴极S和阳极K间便产生一个很强的电场它能使电场中的偏转极A和B中的电子外逸(这是一种场致发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春末夏初的时候,卖兔子的人又一次出现在街上。看到那么多毛茸茸的兔子,我又开始怀念我的兔子了。两年前的春天,我缠着爸爸给我买了只白色的兔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提着粉红色的笼子,看着小兔子在笼里不安地动着,想着今后与它相处的情景,就愉快起来。回到家,打开笼子,抚摸着它洁白的毛,我给它取了个很具象征性的名字——小雪。从那天起,我的生活中就多了不少乐趣。我喜欢喂小雪吃白菜,因为它吃东西时我可以看到那两颗大门牙。我喜欢把小雪托在一只手掌上,再把脸靠近它的鼻子,因为这样它会慢慢地靠近我,用它粉色的鼻子来碰我的鼻尖。我喜欢带…  相似文献   

14.
有则故事说:某城体育馆中央高大的铁架上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两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一个抢先拿起大铁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铁球虽有响声却纹丝未动。另一个年轻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铁球打得咚咚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这时一位老人拿着一个小锤,对着铁球持续不断地一敲一停。10分钟,20分钟过去了,大约在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一位老师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是这洋指导学生朗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句话的。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是铁罐傲慢地向陶罐发问的一句话。同学们想一想。朗读这句话时,哪个字读重音最能表现铁罐的傲慢? (学生活跃起来,都在轻声试读。) 生:我把“敢”字重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意思是你陶罐是没有胆量碰我的。这表现了铁罐的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在判断物体惯性大小的问题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中,由于对物体惯性大小的特点不明确而产生的错误较多。为此,本文提出几个具体的问题,在分析的同时对物体惯性大小的特点作点扼要的说明。问题1一辆载重汽车在加速下坡和减速上坡时,哪一种情况下的惯性较大?问题2一个物体在受力作用和不受力作用时,它的惯性大小会变化吗?问题3公路旁边的大山和公路上奔驰着的小车,那个物体的惯性大?问题4有一辆在平直铁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放有一张很长的表面光滑的水平桌面,桌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大小不等的大铁球和小铁球,两铁球…  相似文献   

17.
纸飞机     
会不会有个女生把飞机扔到哥们儿的鼻尖?会不会有孩子一样的明媚天真的笑和神采飞扬的眼睛?它的翅尖在我心灵的某个干净柔软的角落里划下痕迹,让我疼得流泪。纸飞机抛出的那一刻,门开了。而又那么巧,飞机在空中转了个圈,不偏不倚地撞到来人的鼻尖,然后滑到地上。  相似文献   

18.
题目:将质量为1千克,体积为1.2×10~(-3)米~3的铁球丢人水中,静止时铁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取10牛/千克)在计算这类题型时同学们常常会出现下面两种错误解法.错解一 因为铁球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由二力平衡知浮力F=G=mg=1千克×10牛/千克=10牛.错解二 因为铁球在水中会下沉,所以V_排=  相似文献   

19.
妈妈带回一只可爱的小狗,名叫“雪儿”。因为这只小狗长着一身如雪一般的绒毛。雪儿非常可爱。它有一个和别的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的鼻子上长着许多黑点,像个问号。它那椭圆形的眼睛总是看着主人。它的嘴向外翘起,显得鼓鼓的,一看就知道是个护食的主儿。雪儿在吃食时,你可千万别碰它的食物,如果你在这时碰了它的食物,它会向你露出锋利的牙齿,好像要把你撕成碎片。雪儿睡觉时会把四肢靠在一起,缩成一  相似文献   

20.
一、第一个句子:“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是一个难理解的句子,因为它结构复杂,是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