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对比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宏观物质的形状和状态改变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微观物质分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物质分子发生变化,原子重新组合判断有无新物质生成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二、释疑 1.发光、放热、变色或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应注意: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具有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比较二、韵语巧记物变化变都在变,有无新质来分辨;物变形变状态变,化变质变分子变;化变同时伴物变,物变不必有化变。三、疑难问答回.有发光、放热、变色或者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是应该注意:(回)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以上现象;(2)具有以上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以小气泡放出,都是物理变化。2.爆炸一定是化学…  相似文献   

3.
正浅析变化在初中阶段,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宏观上看,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看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时常伴随一些现象如: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或沉淀,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是有了这些现象不能说明一定是化学变化,也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这些现象。我们要透过现象来看本质,即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  相似文献   

4.
一、对七七 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宏观现象物质的形状和状态改变微观解释物质分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原子重新组合判断方法联系 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来判断在化{;;变化过程中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仰抓蛟俗增杯荞外拼姚二、释疑1、有发光、放热、变色或者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责任编辑/王一鸣答:不一定。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是应注意蓦馨黔石彭氛 如放热、发光、…  相似文献   

5.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常伴随物质的形状或状态的改变.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发光、放(吸)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它们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绪言中讲物质变化概念时,一般都是用水和铁的状态变化为例说明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得出“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的结论.再列举汽油的挥发、木材制成桌椅、铁铸成锅、蜡受热熔化等现象说明物理变化.用演示镁条的燃烧和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两个实验,证实生成氧化镁或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得出:“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叫做化学变化”的结论.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伴随着发生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是帮助我们判断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新教材第204页学生实验一的课题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步骤是从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这几个方面阐述的,这容易使学生产生只要有上述几种现象就可判断为化学变化的错误;因为判断一种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上述几种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所以为了防止错误,有必要补充几个实验比较一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发生变化的本质.下面将改进后的实验记录如下:实验一变化的现象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试管、滴管、酒精灯、烧杯等的操作方法;2.观察认识在变化中发生的现象;3.加深对物理变…  相似文献   

8.
1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多思考,多观察,肯定有助于学习的。例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我在思考:“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是否一定为化学反应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查资料,向教师请教,弄清了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现象的关系,搞清了物理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可见思考观察的重要意义。2在学习中多比较在化学课中很多概念有相似、相近或对立的地方。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和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属于对立的概念。我紧紧抓住这些概…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但是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却没有明显现象,本文分别从反应前后装置内压强的变化、反应后气体是否存在、反应后生成物的性质等角度,使“无”现象的反应转化成“有”现象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一、几组概念的比较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声气尸“⑧太原李劝现象本质区别提示化学变化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发光、放热(如电灯)、状态改变(如氧气变成液没有生成新物质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概念举例提示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混合物由一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组成空气、雨水、石灰水3.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比较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有氧参加区别但生成物不一定是一种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一.掌握知识要点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了其他物质判断依据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伴随的现象物质的形状、状态、大小等发生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本质区别宏观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微观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不变,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实例石蜡熔化、水结…  相似文献   

12.
培养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思维能力的训练应从思维品质的培养着手,全面且循序渐进地进行,具体说明如下。 一、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理解,对知识内在规律的掌握与应用。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为认识物质提供了外在的材料,使人产生感性认识。但感性认识不能解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要根据化学课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化学课的特点,结合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由表及里抓实质 初中化学课本的《绪言》中讲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让学生掌握了一些感性知识。但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还必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形式,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宏观特征不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或形状发生改变而无新的物质生成。例如蒸发、凝固、熔化、液化、升华等均属于物理变化。而化学变化一般会发光、发热、变色、变味等,它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15.
一、两次教学,效果迥异《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物质的变化》单元中的第六课,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二是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在本课的学习中,孩子们要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认识到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相似文献   

16.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C-12S-32 P-31 K-39 Mg-24 Cu-64 Fe-56Al-27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 (B)伴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 学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适当增加课堂演示实验“绪言”中讲化学变化过程常伴随发生放热、发光、变色,、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而未安排实验。学生刚学化学,对此难于理解。我们增作了生石灰加水发热、三氯化铁加硫氰钾溶液变色等实验,解决了这一难点。在某些章节,学生学了某一化学原理后,我们增作类似反应的实验。如演示锌跟稀硫酸作用制氢气后,再增作镁、铁跟盐酸反应得氢气的实验,教学生去如何迁移知识。在演示某些实验或讲某些物质性质时,注意趣味性。例如讲浓硫酸脱水性时,我们增作了“魔术炭”实验。这样,既集中了注意力,又激  相似文献   

18.
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许多化学反应中都会出现放热现象。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现象明显、非常有趣的实验。  相似文献   

19.
许多物质的溶解、稀释以及化学变化均有能量变化,在中学化学中,判断这些能量变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直接观察法 许多化学反应发生反应时,或通过一定的手段诱发后,有明显的发光发热等现象(例如木炭的燃烧),也有的是反应有明显加快现象,这些都是我们判断能量变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有颜色、状态、气味、发热、发光等现象,这些现象是能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去感知的,加以联想,可使其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对指导解题、开拓思维有重大作用。下面将初中化学范围内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解题的典例加以归纳、分析,希望对同学们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