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题甲、乙二人在400米的环行跑道上练习长跑,同时从同一起点同向出发,甲的速度是6米/秒,乙的速度是4米/秒,乙跑几圈后,甲可超过乙1圈?分析先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悉心思考以下几个关键的问题:问题1在此问题中出现了哪几个数量?其间有何关系?三个数量,路程、时间和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问题2题中已知的数量是什么?未知的数量是什么?已知的数量是速度,未知的数量是时间和路程;问题3如何设未知数?设哪个未知数量为未知数?设时间或路程其中之一为未知数.问题4如果设其中一个未知量时间(或路程)为未知数,那么根据什么列方程?找出另一个未知量路…  相似文献   

2.
有关列车会车时间以及类似的应用题,其数量关系是行程问题的变化、发展。欲掌握列车会车时间的计算方法,首先应弄清行程问题的特点和解题规律。行程问题所研究的是速度、时间和距离三种量之间的关系,其基本数量关系式是“速度×时间=距离”。根据这个关系式,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种量,  相似文献   

3.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要知道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种量.但是有一类行程问题,题目中只给出一种量,给解题带来了困难.在解答过程中,如果能根据条件巧妙地把某种量用一个辅助未知数来代替,就可以大大降低题目的难度,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都要有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但是,在一类竞赛题中,往往只有时间这一种量,这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解答的过程中,能根据题意恰当地设某段路程为单位“1“,以此为尺子,来度量两个或几个运动体在不同的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的长短,这样,就能使数量关系明朗化,将问题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路程、时间、速度是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但是,有些行程问题,只知道三个量中的一个,并且等量关系又比较隐蔽,按常规方法解这类问题往往比较困难.这时,我们如果把这类问题中的路程、时间分别看作工程问题中的工作量、工作时间,那么这类问题就转化为比较简单的工程同题,从而省时省力,迅速获解.例1 一只小船顺流航行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需α小时,逆流航行这段路程需 b 小时,那么一木块顺水漂流这  相似文献   

6.
一、应用量的对应关系设计题组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其中,速度和包括甲速度和乙速度。在这四个量中,已知三个量,便可求出另一个未知量。由此可以设计下列题组。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0公里,乙车每小时行40公里,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相似文献   

7.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都要有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但是,在一类竞赛题中,往往只有时间这一种量,根本不明示两个运动体的相向相遇,或者同向追及是在多少路程中发生的,因此,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行程问题是简易方程研究的重点应用题之一,研究的范围仅局限于匀速运动.它涉及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量,基本数量关系为:速度×时间=路程.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要求通过设计各种习题给学生复习、讨论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量间的相依关系,掌握“相遇问题”基本结构和解题规律,从而达到正确、迅速、灵活地解答“相遇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都要有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但是,在一类竞赛题中,往往只有其中的一种量,因此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如果在解答过程中,能根据条件巧妙地设某种量(或两种)为一个具体的数值,用它和其它已知条件一起分析数量关系,就能化难为易,很快解决问题。 一、设路程为一个具体数值 例1、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他从甲地到乙地  相似文献   

11.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都要有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但是,在一类竞赛题中,往往只有时间这一个量,根本不明示两个运动体的相向相遇,或者同向追击是在多少路程中发生的,因此,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难点,解这类问题学生常常感到信息量较大,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列表的方法能直观地表示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找到等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1在应用题中树立"三量"意识初中数学应用题绝大多数都可以归结为"三量"问题.例如: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利润、成本、利润率等等.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树立"三量"意识,利用"三量"列表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数学中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其中单条件的行程问题,即路程、速度、时间三个基本量中只知其中一个,等量关系也较为隐蔽,对这一类的行程问题,学生分析起来,更感到束手无策,若按常规方法求解往往感到困难.通过增设未知数来求解能突破这类问题的难点.在增设了未知量后,常常会出现未知数的个数比方程组中的方程的个数多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和记忆 “速度、时间,路程”三量间的相依关系。 (二)理解 1.相遇问题事理及“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相遇”等词语的含义。 2.“速度和”、“单一量”等概念在题中具体含义。 3.相遇问题,归一问题及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5.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都要有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但是,在一类竞赛题中,往往只有时间这一种量,这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解答的过程中,能根据题意恰当地设某段路程为单位“1”,以此为尺子,来度量两个或几个运动体在不同的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的长短,这样,就能使数量关系明朗化,将问题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6.
一、准备性练习解答相遇问题的关键在于求出两个物体的速度和.它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距离”,显然,这是单一物体运动中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的发展.在教学“相遇问题”之前,应进行行程问题中三量关系的基本训练,为学习“相遇问题”作好铺垫.1.学校长方形操场的长是60米,宽40米.小明  相似文献   

17.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都要有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但是,在一类竞赛题中,往往只有时间这一个量,根本不明示两个运动体的相向相遇,或者同向追击是在多少路程中发生的,因此,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解答的过程中,能根据题意恰当地设某段路程为单位“1”,以此为尺子,来度量两个或几个运动体在不同的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的长短,这样,就能使数量关系明朗化,就能驾轻就熟,将问题化难为易。例1:甲、乙、丙三人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地到B地,丙出发5分钟后乙才出发,乙用25分钟追上丙;甲又比乙晚出发5分钟,经过40分钟才追上丙。甲出…  相似文献   

18.
行程问题的基本量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为:路程=速度×时间(s=vt),行程问题除了路程关系,还有关于时间的描述(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解复杂的应用题时,设未知数,列方程都需要根据相等关系进行.  相似文献   

19.
行程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同向而行的追及问题;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航行问题。解题时用来建立方程式的等量关系有三种:时间相等;速度相等;路程相等。 1.同向而行的追及问题 例1 上午6时,甲步行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达B地;上午10时,乙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于下午3时到达B地。问乙是在什么时间追上甲的?  相似文献   

20.
所谓"错车"是指交错行驶的两车的车身从相错开始到恰好错开为止.以"错车"为背景的问题我们称为"错车"问题,错车问题有同向错车和相向错车以及一车静止三种情形,其中车过桥梁和隧道问题相当于一车静止这种情形,解决错车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这么几个量:两车的长度、两车的速度以及错车的方向.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