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知识网络归纳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刚石:硬度大,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切割大理石、玻璃、金属、钻石)石墨:很软,天然存在最软矿物之一,具有导电性(铅笔蕊、电极)差异原因:碳原子排列不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焦碳进行改性,大大提高了焦碳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能力.考察了改性焦碳与普通焦碳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比较和改性焦碳颗粒度大小、溶液PH值、固液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吸附等温曲线.结果表明:改性焦碳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染料废水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脱色率达98.65 %,吸附量可达到32.08 mg·g-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焦碳进行改性,大大提高了焦碳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能力。考察了改性焦碳与普通焦碳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比较和改性焦碳颗粒度大小、溶液PH值、固液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吸附等温曲线。结果表明:改性焦碳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染料废水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脱色率达98.65%,吸附量可达到32.08 mg.g-1。  相似文献   

4.
孙玉明 《中学理科》2007,(1):20-25,92
注意:(1)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等都是由微小的石墨晶体构成的,它们都有___结构,具有吸附能力,其中活性炭吸附性最强,可作吸附剂和脱色剂。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一种铝硅酸盐矿物复合材料(AGC),用于净化含亚甲基蓝的印染废水.通过BET分析表明,AGC具有多孔径分布、大比表面积、低散失率等优良特性.研究了AGC用量、亚甲基蓝(MB)初始浓度、初始pH值及吸附时间对吸附MB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AGC对MB的平衡吸附量(qe)可达到59.62 mg·g-1.对使用过的复合材料利用750℃下焙烧1 h进行脱附,重复利用5次后仍维持理想的吸附水平.吸附机制研究表明,吸附体系均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线模型及准一级动力学模型;ΔGθ<0、ΔHθ<0、 ΔSθ>0,说明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且在15~45℃温度下有利于反应顺利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清流县的天然软锰矿经草酸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改性锰矿对水中Zn2+离子的吸附能力.实验表明,改性条件为:革酸用量2.0 mmol·g-1(锰矿粉)、高锰酸钾用量1.5 mmol·g+1(锰矿粉)、硫酸浓度1 mol·L-1,室温反应45min后,改性的软锰矿在25℃,溶液pH=5.0,吸附时间40min,对Zn2+饱和吸附量迭63mg·g-1(锰矿粉).而天然软锰矿在相同条件下对Zn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只有12mg·g-1(锰矿粉).表明经本实验条件得到的改性锰矿对Zn2+离子的吸附能力比天然锰矿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改性焦碳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焦碳进行改性,大大提高了焦碳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能力。考察了改性焦碳与普通焦碳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比较和改性焦碳颗粒度大小、溶液PH值、固液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吸附等温曲线。结果表明:改性焦碳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染料废水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脱色率达98.65%,吸附量可达到32.08mg&;#183;g-1。  相似文献   

8.
用氨水、硫酸锰、双氧水做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制得了纳米MnO2.采用XRD、S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β-MnO2,其形貌为纳米棒.合成过程中若加入添加剂硫酸铵,产物形貌会略有变化.同时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下所得样品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后制得的二氧化锰的吸附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9.
以扶桑花为原料,用树脂法吸附提取扶桑花红色素,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HPD-300树脂对扶桑花红色素的吸附效果最好,用80%乙醇作洗脱剂,可获得优质天然红色素.HPD-300树脂稳定性良好,使用8次后,其吸附能力无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
水处理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法是废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特性,其关键是应用适宜的吸附剂。主要对炭类吸附剂、腐殖酸类吸附剂、高分子吸附剂、矿物吸附剂、生物吸附剂、工业废物吸附剂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水处理吸附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一次能源即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二次能源是指使用氢和电的能源系统,亦即不释放污染物的清洁能源系统。但在向资源循环型社会迈进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清洁能源的涵义,如应该把可再循环利用的、能源价值高、利用价值低源系统。物质循环与节能用天然原料制造铝材和钢材需耗用大量矿物燃料。但循环再利用旧铝材或钢材则可节省大量能源。如用旧铝罐制铝,则只需天然原料制铝所用能源的不到13%,既节省矿物燃料,又减少CO。的排放。热泵的普及及节能为使工厂或公共设施排放的未利用热得到利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热循环系…  相似文献   

12.
以天然麦壳为吸附剂,研究了温度和浓度对麦壳吸附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影响.随着MB平衡浓度的增加,麦壳对MB的吸附量增加,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根据Langmuir模型的线性形式和非线性形式,采用最小盖方和方法.用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都可用于平衡浓度对麦壳吸附MB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膨胀石墨浮油吸油行为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膨胀石墨是一种新型的碳素吸附材料,是由天然鳞片石墨经化学氧化,有机化合物插层、水洗、干燥、高温膨胀而制得的蠕虫状物质。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对膨胀石墨、活性炭对浮油的吸油能力和保油能力进行了对比,并从膨胀石墨的结构、吸附行为等方面具体探讨了膨胀石墨超大吸油量的机理,即具有独特的大、中孔为主的四级结构.  相似文献   

14.
物理吸附脱除FCC汽油中硫化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3X型、13X 5A型、Y型、附载金属镍的13X型分子筛、高岭土等对FCC汽油进行物理吸附,脱除其中的硫化合物,结果表明:孔径较大的分子筛及比表面积大于150m2/g的高岭土对FCC汽油中的硫化合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适宜的吸附脱硫条件为:吸附空速1.0h-1,吸附床层温度220℃,吸附压力0.3MPa.对硫含量为744μg/g的FCC汽油进行吸附,可得到硫含量低于360μg/g的汽油产品.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灭火器原理 ;甲醇 ;醋酸 ;煤和石油、能源 ,我国煤炭和石油工业的发展 .2 了解 :碳的单质 ;无定形碳 ;CO、CO2 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CO的化学性质 ;石灰与石灰石的用途 ;甲烷与乙醇的性质及用途 .3 掌握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CO2 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取原理 .  二、知识结构  三、主要内容提示1 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比较 .物质比较项目颜色、状态特 性用 途金刚石 无色透明 ,正八面体形状固体  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 切割玻璃、大理石 ,加工坚硬的金属 ,做钻探机钻头等石 墨 深灰色、有金属…  相似文献   

16.
煤泥矿物成分主要以粘土质矿物和石英砂为主,有机质主要以—COOH、—OH、—C=O和—OCH:等烯烃类、烷基侧链和杂原子官能团等形式存在,升温过程中有机质在400℃左右分解生成多孔碳.当温度升高至1 200℃时,有机质裂解多孔碳相继与煤泥中石英砂、偏高岭石高温分解生成方石英和莫来石高温分解生成的方石英发生反应生产β-SiC,而添加石英砂煤泥样品则主要发生多孔碳与添加石英砂之间反应,伴随有微量SiC纤维相生成.煤泥中少量长石相和含钙矿物相也相继发生反应促进SiC晶相生成,微量重金属元素分别起到提高材料性能、促进反应烧结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磷酸浸渍葵花籽壳在350850℃的炭化温度下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用自制的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水溶液中的硝基苯.通过对磷酸浸渍比、磷酸浓度、炭化温度、溶液的p 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结果的影响等因素的研究,得到在磷酸浸渍比为2:1、磷酸浓度为50%、炭化温度为650℃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到1494.883 m2·g-1;在吸附时间110 min、吸附温度为20℃、溶液p H为7的条件下其对水溶液中的硝基苯有最佳吸附效果.硝基苯的吸附去除率可达到95.82%、吸附量达到47.91 mg·g-1.  相似文献   

18.
1、Phrases :(1 ) getonwellwithsb .与……相处得好。(2 )decidetodosth .决定做某事(3)bedifferentfrom与……不同(4 )bemadeofsth由某物制 /构成(5 )bemadeinsomewhere在某地制 /构成(6)beusedfor (doingsth)用于做某事(7)beusedbyst.被某人用于  相似文献   

19.
镁铝交联膨润土处理含重金属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铝镁双金属离子低聚物为交联剂,制备了复合联膨润土,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的有机废水.通过改变pH值、用量和处理时间等因素研究了镁铝交联膨润土对重金属及有机物质的吸附特性和处理效果.研究表明,膨润土用镁铝交联剂改性后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对有机染料和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去除率均在96%以上.由于膨润土的储量大、价格低,是一类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廉价吸附剂.  相似文献   

20.
矿物材料学属于矿物学-岩石学与材料学的交叉学科.中国地质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矿物材料研究并设有岩石矿物材料学博士和硕士学科点的重点大学之一.本文对矿物材料学的学科属性进行了简要回顾,对我校矿物材料学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成功经验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学科体系与学科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等取得的成果做了扼要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