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金龙 《师道》2006,(3):37-37
日前看到一则消息,让我眼前一亮。上海某小学一节30米快速跑体育课上,学生们在比赛后讨论怎样才能跑得更快。小组赛跑最后一名的小徐突然问:“老师,我能横着跑吗?”这个看似捣蛋的问题,引来全班哄堂大笑。体育教师马老师开始有些生气,但转念一想:小徐奇怪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原来小徐看见螃蟹横着爬,而且可以爬得很快,为什么人就不能呢?马老师肯定了小徐的想法。接着,小徐示范“横着跑”,居然得了小组第一。老师趁势讲解,横跑动作就是篮球训练中的滑步动作,并表扬小徐平时注意观察,鼓励同学们要勇于创新。虽说小徐同学的想法有些另类,但也确…  相似文献   

2.
在30米快速跑教学课上,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可以横着跑吗?”随之而来的可想而知是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这不是捣乱吗?”我寻声而去,原来是小组赛的最后一名石峰同学。“为什么要横着跑?”我耐着性子问了一句。“我喜欢横着跑!”“螃蟹就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既然螃蟹能横着跑,为什么我不能横着跑呢?”又是哄堂大笑。望着这个不太听话的学生,我灵机一动,转身对同学们说:石峰同学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我们的确可以横着跑,只不过这种跑的方法没有直跑跑得快,但在篮球和排球比赛中经常用到。第二轮我们比赛横着跑,好不好?学生们对这一提议…  相似文献   

3.
在一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又”口头造句。有个学生说:“李老师每天早上都要跑步,跑了一趟又一趟。”话音刚落,老师随即举起教鞭,在空中慢慢地画了几个圆圈,边画边问:是跑了一趟又一趟吗?学生的小眼睛眨巴了几下,然后改口说:“是跑了一圈又一圈。”这位老师用教鞭画圆圈的那个示演动作,可以说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一个范例。老师发现学生说话中的语病之后,不是正之以斧,包办代替;而是来一个  相似文献   

4.
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贫乏,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等进行演示,能直观。形象、简明地反映出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如教学一年级“和是7的加法应用题”时,教师先出示4只小白兔图片,在绒板的左边贴上,又出示了3只小白兔图片,边贴边告诉学生又跑来3只小白兔。然后,老师一边用教杆在原有的4只小白兔和又跑来的3只小白兔周围画一圈,一边问:“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学生看着生动有趣的图片,根据老师的动作演示,很快就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并且熟练地表述出“草地上原有…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班级里要模拟一次开学典礼,由我们同学演“校长”和“学生代表”,我们的张老师做“教导主任”给我们做一次学习动员。我们觉得很好玩,特别感兴趣。典礼开始了。首先,由“校长”和“学生代表”上台发表演讲。同学们纷纷鼓掌。接下来,我们“教导主任”张老师上台给同学们做学习动员。她走上讲台,没说什么话,只是说要请一个同学和她一起做“实验游戏”。陈庆重先被请上了台。张老师递给了他一个盛了一点水的瓶子,让他用瓶子做出三个不同的动作。“横着,竖着,斜着。”陈庆重一边对答如流一边做着动作。“再做出三个动作,不…  相似文献   

6.
5岁半的小徐平日里说话、做事会有些害羞,但很有主见。最近,我发现小徐在活动中特别有自己的想法,不太愿意倾听不同的意见。与他妈妈沟通后得知,他在家也有类似的行为表现。例如,玩棋时,小徐每次输了,妈妈本想给他一些建议,但他不是说“已经这样了,别说了”,就是说“我这样挺好的”。他妈妈也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他最近在园的类似表现。我们商量决定家园同步持续观察,再做沟通。  相似文献   

7.
徐敏 《宣武教育》2004,(10):41-43
我们班学生背地里叫我“小徐”,这是学生毕业时告诉我的。因为我长相“显小”,如果坐在学生中间几乎看不出我是老师。早晨进校门时,值周生很少对我说“老师好!”,大概他们把我当作学生了。  相似文献   

8.
温莉 《山东教育》2009,(4):33-33
语文教学点滴录 著名教师魏书生常说:“我是个懒老师。”“我上课时有个想法: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就是魏老师对“懒”老师作的注释。  相似文献   

9.
在跨栏跑技术的教学中,应用“视错觉”原理的过栏练习方法,能逐步地消除学生在过栏练习中的恐惧心理;通过“跑跨”动作技术协调一体化的练习方法,能使跑跨动作技能产生顺势正迁移的效果,从而能使学生快速而正确地学习和掌握跨栏跑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动作思维是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尤其是中年级以下学生,离开了动作思维,习作就会语无伦次、空洞无物。反之,如果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动作思维,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稳步提高。这是学生年龄特征形成的规律。以下就谈谈我的体会。一、表演动作,培养言之有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写某种活动,通常老师都会作比较细致的动作指导。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动作思维的训  相似文献   

11.
孙建锋 《辽宁教育》2006,(1):84-84,83
黄老师让学生读“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猎狗发现了,跑过去,突然,老麻雀像石头一样从树上掉下来……”的句子,然后谈想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呼声越来越高,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观也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纳。而这种思维活动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教师的思维活动,二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实践表明:教师如能充分而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办事,使师生间的认识程序达到“同步”,引起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一、稚化自身,洞悉心理学生听教师讲课,如果他们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当然好,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他们未必能很好地暴露自己的想法,就需要教师洞察他们的…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孩子问我:“老师,苹果横着切下来,中间是什么样的?”我茫然了,思维的定势和生活的习惯决定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有效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最简捷手段。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结果,教师的不断发问,使学生忙于作答,缺少思维与想象的空间,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被动地往前“跑”,课堂提问失去应有的效果。提问是实现课堂交往的重要手段。同样是课堂提问,为什么有的提问形同虚设,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5.
一、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的是他们最真实、最原始的想法,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这些细节表现,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情况随机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位置与顺序”时,学生掌握了“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后,老师领着学生们做起了游戏:老师报到哪个方向,学生就赶紧指向哪个方向,看谁反应快。看来这个游戏并不难,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老师说哪,学生指哪,动作整齐划一。可是没过一会儿,细心的老师就发现有一个学生似乎对此不感兴趣,有时还调皮地反其…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就必须依靠知识创新。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就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就须调动所有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碰撞”的情境,使之能迸射创新火花,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让学生与教师“碰撞”在教学中,我用“归谬点拨”法,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不作简单的纠正,甚至有时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错误,引导学生将错就错,推论辨析,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让学生恍然大悟。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原文中动词的意思和作用,我有意识地将一只野兔窜出来的“窜”字改为“跑”,让学生评价。当学生指出错误时,老师问:“跑”与“窜”是否一样?学生答:都表示速度快。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百米运动员向终点飞快地“窜”去,这样说行不行?学生说:“不行,必须用‘跑’字,因为运动员是有目标的。”“那么,‘窜’怎么讲?”老师问。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窜”是没有目标地乱跑。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比较中终于悟出了“窜”的含义,进而在学习“窜”的字形时,学生又说出了“上边是洞穴的‘穴’,下边是‘串’,一个洞穴中窜出了一只兔子...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主动操作的情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本节课中,董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18.
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动作感知建立表象,最后形成概念。因此,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 一、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儿童大脑功能的协调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  相似文献   

19.
思维的分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思维进行不同的分类从所凭借的思维“工具”上分,可分为直现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所谓“直观动作思维”,亦称“直觉动作思维”,它是在感知、操作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思维。感知、操作停止了,这种思维也就停止了。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这种思维“只是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才从其中划分出相对独立的理论思维活动”,例如,拿出5根小棒,要学生分成两堆。学生在分、摆中想出5能分  相似文献   

20.
借鉴并运用有声思维理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出声思维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引导学生交流创新。学生通过表达,可以从有亮点的想法中品味思维之精妙,从有瑕疵的想法中发现思维之不足。有声思维能助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