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迅著作中的析字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析字”这种修辞方法,现在很少见用。但在欣赏文学作品特别是明清小说时,却能经常碰到;阅读鲁迅著作也时有所遇。因此,把鲁迅著作中的析字作一点简略的介绍,想来不无裨益。根据汉字形、音、义三个方面的特点,在使用某字时,用与它在某一方面相关、相合的字或词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析字。析字一般有三种情形:一是化形,即把字形  相似文献   

2.
从文字体系而论,契丹字是依仿汉字而创制的文字.有人称其为“汉字文化圈”.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从而推断出,契丹字在借用与改造汉字时走的是一条简化与拼音的道路,故成今天我们见到的契丹小字所独具特色的喷块堆叠形”.而契丹字之改造汉字与汉字改革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借用它神文字之“壳”加以改造,使之适应契丹语;而后者却无适用一种新语言问题,是使文字更完善.最后,作者进一步对契丹字的利弊作了语言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漫话酒令     
酒令是旧时人们饮酒时助兴取乐的一种游戏。它往往是推选出一人为令官,其它人听令轮流说诗词,或者做其它游戏,违令或负者罚饮。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写到酒令的地方很多。如第四十回写道:“(鸳鸯)吃了一钟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红楼梦》中写到酒令最繁复的要数第六十二  相似文献   

4.
一、娱乐游戏活动   在识字教学中,学生对那些音同义异或形近而音义不同的字,往往分辨不清,不能正确运用,错别字常常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病字会诊”活动。活动之前让学生收集自己或他人的错别字,制成汉字病历卡片。活动时,由一些学生自由出示病字,另一些学生当文字“医生”,从音、形、义三方面“诊断”,“患者”得了什么病,对症下药,比赛谁的“医术”最高明。学生对这种活动兴趣很高,积极主动地投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背书竞赛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篇篇课文都是妙文佳作,为了激发学生背…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安子介关于汉字结构的理论和析字法提出后在学术界引起的争议,阐述几点看法:汉字研究方法与汉字难学、汉字落后与否无关;安氏“汉字是道地的会意文字”的理论和他的“新析字法”属字素分析法研究范畴,与“突破《说文解字》的中国传统模式”无关;字源分析法与字素分析法两者的作用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6.
“析字”,古人常用。它是通过剖析汉字的结构(笔画和偏旁部首)产生一种新的意思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寓庄于谐,能生动、风趣地表达思想内容,还可以启迪人们正确地书写汉字。能够收到一箭双雕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罗伯文 《湖南教育》2002,(18):39-39
一、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的形体与字义密切相关。运用“六书”析字法,是突破汉字词义解释的途径之一。例如,《鸿门宴》“沛公军霸上”的“军”字,课本上注为“动词,驻扎”的意思,而学生熟悉的是作名词。如果从“军“的形体结构上分析,字义就不难理解了。“军”结构从“车”从“勹”(音bao,包裹的意思),会意字,合起来表示用战车围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的意思。古代战争是车战,军队驻扎下来就用战车在四周围起来作为营垒,把两部大车竖起来,车辕指天成为辕门,所以,“军”就有“驻扎”的意思。运用这种…  相似文献   

8.
杨金媛 《甘肃教育》2001,(11):24-24
在小学语文课本以及一些相关的练习册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练习题:“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或“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学生在做这类练习题时,往往按意思完全相同的题来完成,误认为偏旁、部首属同一概念。其实偏旁与部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什么是偏旁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位、住、俭”中的“亻”,“国、固、圈”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拎、翎、零”中的“令”,都是偏旁。我们知道,汉字绝大多数是合体字。而偏旁则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合体字一…  相似文献   

9.
酒令,是我国封建时代士大夫阶层、市人游民阶层闲情逸致生活情趣的产物,是封建时代慢节奏生活方式派生的文化形态现象,也是广泛流传民间的民俗活动。它主要包含了文字令、游戏令、赌赛令三种行令方法。《红楼梦》中就有不少关于酒令的记载,其数量如此之多,值得后来的文人、学者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梁敏 《广西教育》2014,(21):31-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教学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识字析词教学中特别注意运用字理进行教学,教学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些教师在字理析解过程中过于机械,未能根据汉字演变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而灵活施教。因此,教师进行字理识字教学时,要在遵循汉字形成的规律性同时,特别关注教学的适切性原则,即字理教学必须适当,且要切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一、适当是字理识字教学适切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世界上众多文字中最具形体特征的书写符号,字形繁多,形体独特,笔画多样,变化纷呈,视觉效果尤为明显。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潜在的修辞功能。本文主要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从错别字、字形示意、析字推衍、重复同字、同形字、用字调侃、序换这七个方面阐述汉字构成幽默语言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字理识字教学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方法,它凸显了汉字的字理,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意象美,感受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不仅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为课堂增添了浓厚的语文味。然而,当前盛行的字理识字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我们教师进行深入思考,以期更好地优化字理识字教学,让汉字焕发出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汉字创造的语法修辞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法也是汉字的“构字方法”;汉语语法先积淀于“字”,再显现于“句”;汉语先有语法,再有字法,后有句法;汉字还以言语的修辞法为创造方法,这是中华成为“诗的国度”之基因;汉字的创造积淀了“语法”与“修辞”的系统逻辑。  相似文献   

14.
趣味记字     
祖国的文字特点是方块字 ,并且每个字的笔画数、笔画名称不同 ,形近字相似点我 ,造成我们在书写汉字时 ,好写错字。其实 ,我们只要采用一些特殊记字的方法 ,就能改变这一状况。一、形象记忆法我们在写“跳舞”、“舞蹈”的舞字时 ,易把“舞”字写成“”或“”即少写一竖或少写一横。你想 ,我们在跳舞的时候 ,两人一对 ,不正好是四条腿吗?因此 ,“舞”字里有四竖 ,四竖下面的一横不就是跳舞的地面吗?又如“叔”字易写成“”字 ,左上角是一个“上” ,左下角是个“小”。您想 ,比你爸爸年龄小的男子不就是你叔叔吗?二、理解记字法“蒙…  相似文献   

15.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音、形、义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教师教学汉字时借助字理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能够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根据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下面以“羊”字为例,略谈笔者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10年5月,我有幸参加在南宁举办的全国第九届字理教学年会,各位专家深厚的汉字文化底蕴令我佩服,讲课教师精妙独到的字词析解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那一刻,我被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所迷醉,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也要学习汉字字理知识,也要像他们一样进行字理教学,我要和孩子们一同感受汉字魅力,一同传承汉字文化。三年来,作为我校字理课题的执行组长,我深深地感受到字理析词教学让我的语文课堂激情飞扬,灵动大气。下面是我在阅读课中尝试运用字理来解析词语的几个案例。一、字理析词,解析文题,切入中心 文题即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情感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联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作用。所以,正确巧妙地析解文题,将对学习整篇文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字理,即汉字的构字理据和组成规律,字理可以指引我们透过字形,根据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溯本追源,从造字之初的意图去呈现汉字的本义,使字词的析解更准确、科学。  相似文献   

17.
造成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的根本原因在于汉字教学是整字式的.从拼形汉字入手,用笔画拆拼独体字,用加减式拆拼合体字,建立了拆拼说字、析字、背字、默字教学,使汉字便于学习,即拆即拼的“拼形文字”,能够显著避免错别字的发生,形成坚实的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造成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的根本原因在于汉字教学是整字式的.从拼形汉字入手,用笔画拆拼独体字,用加减式拆拼合体字,建立了拆拼说字、析字、背字、默字教学,使汉字便于学习,即拆即拼的“拼形文字”,能够显著避免错别字的发生,形成坚实的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个人造的字     
现代汉语中的文字从古至今,由繁到简发展而来,其中凝聚着广大民众集体的智慧。学术界公认的观点是人民群众创造了文字,汉字也是如此。在1998年版的《新华字典》中仅有两个字的发明是明确地归功于个人名下的。一个字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女皇武则无法的“望”牢_低坐车典加兀页说它‘洞‘照’。唐朝女是武则天为自己名字造的字。”由此可见武则天造这个字时向往日月行空的政治抱负或政治野心之大。“翌”的类似解释在1998年版之前的旧版《新华字典》中也有。足见此字是有史籍可查的,其发明“专利”别人是抢不去的。另一个个人造的字是我们敬…  相似文献   

20.
陈望道的离合研究,是与其析字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他的析字体现了他重视汉字修辞的理论主张。以析字命名来源于顾炎武,把析字分为三大类来源于王观国。在此基础上,他广集例证后归纳了九个小类,离合则成为其中的一类。陈望道第一次明确地揭示了离合与析字的关系,而且他所列例证及其分析体现了离合中“作者离,读者合”的结构形式,同时也指出了离合的替代功能。但是,陈望道关于离合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把离合看做析字的一个小类,把《郡姓名字诗》这首综合运用离合与减笔的诗作为离合的典型例证,没有体现离合的另一种形式“作者合,读者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