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图书俱乐部,在我国只不过六七年的历史.据统计,迄今为止,全国已有图书俱乐部近50家,其中中华青年读书俱乐部、中国职工读书服务网络、东方书林俱乐部、北京大趋势读者俱乐部、沈阳爱书人俱乐部等创业较早并已拥有一定数量的会员.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传统的书店服务方式正面临着一种新的售书方式——图书俱乐部的挑战。 较早成立的有上海文艺出版社读者俱乐部和由33家人民出版社合办、上海人民出版社控股的“东方书林俱乐部”。尔后又有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华青年读者俱乐部”,接着又有从教人练字到经营图书的“席殊书屋好书俱乐部”。在这前后成立的还有广州“七星读书会”,辽宁教育出版社办的“爱书人俱乐部”,以及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工人日报合办的“中国职工读书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图书馆举办读书俱乐部的主导思想。通过读书俱乐部的实践经验,分析了举办读书俱乐部的资质解决方案、俱乐部的切入点、图书采购、读者组织、读者服务、品牌创立的整体思路,对拓展图书馆读者服务、开展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开封市店自1997年4月23日开办新华读者俱乐部,经过近一年的运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读者的欢迎。 新华读者俱乐部是方便读者购、租、借、阅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的经济实体。图书既有它的时效性,又有它的史料性,通过读者俱乐部把存书有效利用起来,可以较为充分地实现图书的价值。使读者少花钱多读书,同时扩大了新华书店的主渠道形象。 新华读者俱乐部的运作方式是:读者自愿申请,遵守会员章程,按时交纳会费,发给俱乐部的会员证及“新华之友购书簿”;凭会员证可在开封市内任何一家读者俱乐部借阅图书,并优惠查询,复印资料,参加古旧书交易,参与读书、评书、图书知识竞赛、参加举办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读书俱乐部这种集图书馆、书店双重功能为一身的新颖形式进行了剖析和认识。在社会篷勃发展的时代,图书馆应该不断地采取适应读者新要求的新方式来为读者更好地服务。读书俱乐部及其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1 作为出版业一种新的生产流通方式,读者俱乐部在西方出版大国的出现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但在我国,最早出现的属公益行为的读者俱乐部也不足五年的时间,且这一概念距出版行为的读者俱乐部尚有很大的不同。读者俱乐部无外乎两种形式,属公益行为者为沙龙型,这是一种读书人利用组织形式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开展书话讲座的行为。1994年7月,广州市第一家正式注册的群众性读书组织——七星读书会成立,该会以“倡导健康的读书风气,全面  相似文献   

7.
(一) 图书馆有“知识宝库”之称,它具有丰富的藏书和广大的读者,为开展读书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闵行区图书馆借了“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这个东风,积极组织读者参加读书活动。 1982年,上海市“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推荐书目一发表,我们立即复印了两千余份,并注上本馆的索书号,广为张贴和赠送读者,还对推荐书目所列图书,补缺增本、设专架陈列,进行宣传。同时组成“振兴中华”读书小绍,成员有来自闵行地区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工人、干部、教师、营业员等。  相似文献   

8.
书业内外     
读书导向可否跳出功利老套"深圳十大读书成才职工"候选人亮相媒体,引人关注。重庆读者王英全在《中国图书商报》发表评论说,这十大候选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读书成才,或自学取得文凭,或自学掌握技能,或通过学  相似文献   

9.
读者俱乐部是新华书店深化体制改革,服务全民阅读的成功探索,它以会员制形式为读者提供了多读书、读好书的理想场所,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丰富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推进全民阅读广泛开展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明显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真诚欢迎。本文以南阳市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的创办和发展为例,探讨了推动读者俱乐部深层次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开滦赵各庄矿是一个开采近百年的大型老矿,在册职工1.7万名。1984年,我因身体有病被领导照顾到图书馆来当馆长。几年来,我坚持在职工读书活动中当好后勤兵。第一,为读者创造方便的借阅条件,举办各种有利于借阅和读书的活动。我馆有专职工作人员5名,除了日常的窗口借阅以外,还对重点自学职工实行开架借阅。为方便职工就近读书,在车间、宿舍、工房区和离退休职工活动站建立了48个基层阅览点。我们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适时采购图书,并且严格把住质量关。每年我们都根据全国总工会下发的“职工读书自学活动推荐书目”准备图书,还先后举办了“全国职工读书自学活动推荐图书展借”以及各种不同专题的新书展借。另外还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读书报告会、演讲会和座谈会,举办书能益智演讲会、自学成  相似文献   

11.
读书俱乐部是20世纪初期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图书销售形式。20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读者发现,在书店或其它图书销售点上并不能很容易地买到他们所需要的图书,有时又在品种繁多的书海中不知如何选择。鉴于这种情况,一些出版社和书商为了宣传和推销图书,纷纷组织读书俱乐部,并大获成功。德国早在1891年就成立了“读书之友协  相似文献   

12.
金州纺织厂工会职工图书馆有一馆五窒,总面积396.86平方米,总藏书68863册,杂志136种,报纸14份,专职管理员2人,积极分子11人,持证读者6,000余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2%),有读书活动小组429个,参加读书的职工达到8,874人。图书流通量每月平均3000余册次。随着企业内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厂职工的读书活动阵地也在不断扩展,特别是经过1986年的停馆改建,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基本上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读书俱乐部美国有200多个读书俱乐部,其中最大的有两个。一个是“每月读书俱乐部”,一个是“文学协会”。“每月读书俱乐部”创办于1926年,当时只有4000名会员,现在已增加到120万名,并且成为“时代公司”的一部分。“文学协会”由双日公司主办,...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博客如同90年代读书俱乐部引发读者群体繁荣的景象再现.文学博客的创建者创建了一个虚拟团体,为读者、作家、图书馆员、出版商、评论家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灵活、展示思维才智和放飞思想火花的硕大空间.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职工读书辅导站,是沈阳市文化宫图书馆在中共中央对全国总工会党组《关于在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报告》批示精神鼓舞下,为了有组织地开展好读书辅导活动,于1984年春正式成立的。市文化宫副主任担任辅导站站长,下设图书评论研究组、读书讲演组、读者询咨服务组、影视评论组。其成员都是图书馆的基本读者,他们来自市的一些基层单位,始终坚持每周一个晚上聚集在图书馆开展活动,累计已达170余次。成员中除部分同志由于职务变动或入学深造,停止活动外,至今尚有20余人。并在原来活动小组的基础上分别于1984年12月及1986年8月份成立了沈阳市职工讲演协会和沈阳市职工电影电视评论协会。共有会员140多人,遍布全市各大中厂矿及机关单位。三年多来,辅导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河南省项城市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作为一项国内新兴的出版文化产业,项城市新华书店从创办俱乐部之初,就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舍得在场地、资金、设施、人员等方面多投入,并制定了发展会员、规范管理、热情服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与措施,使俱乐部一年多来的运作朝着营造社会读书氛围,涵养读者群体,以租借促销售的良性循环方向健康发展,创造了县市店开展读者俱乐部活动的新鲜经验。 今年以来,先后有数十家单位代表,不辞辛苦,前往取经。为了更详尽更广泛地介绍项城市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运作的办法与经验,本刊现刊载此文,以供同业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台湾某媒体“出版和阅读”版刊登了丁希如的文章,介绍了台湾的读书俱乐部的现有状况。文章中说,台湾读书俱乐部的组织不少,但各有各的样貌,以组织读书俱乐部的业者来说,大致分出版社和发行渠道经营两类。出版社组织的如经典传讯的“经典传讯读书会”、城邦的  相似文献   

18.
电视读书节目与其他娱乐类或谈话类节目相比,有其独特性,相应地对主持人的素养要求也就更高。电视读书节目主持人究竟应该具有何种素养才能胜任该节目,我们可以从境外品牌电视读书节目"奥普拉图书俱乐部"中窥豹一斑。一、美国"奥普拉图书俱乐部"中的奥普拉"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创办于1996年,由奥普拉与观众互动讨论,并不定期向观众介绍新书,有  相似文献   

19.
读者俱乐部对于多数新华人来讲是一个新的话题,为什么要成立读者俱乐部?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做好俱乐部的工作?我就这些提几个商讨意见。一、新华书店办读者俱乐部很有必要新华书店的主业是销售图书、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她应该用丰富的品种、优...  相似文献   

20.
纳闷手札     
俱乐部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源自欧美,近期传入中国。它的主要特点在于会员忠诚度较高,使企业有稳定的顾客群,同时信息渠道畅通。近年来,书业界的读者俱乐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贝塔斯曼、席殊书屋等都是著名的范例,出版社办的俱乐部也很多,广西八家出版社,居然有6家办了读者俱乐部,本人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三人行”读者俱乐部便是其中之一。在各出版社如火如荼办俱乐部的时候,生性愚钝的我却一天比一天纳闷:贝塔斯曼目前在中国尚属二道贩子,以赚取差价盈利;书店的读者俱乐部一般是想建立稳定的顾客群,以求薄利多销;杂志社办读者俱乐部是想扩大知名度,增加发行量。开辟广告来源。那么出版社办俱乐部为了什么呢?又该怎么做呢?以办邮购为主吗?如果那样的话,创造的码洋,不过是本社发行科的九牛之一毛。在出版社办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