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学话语体系是教育学学科范式具有价值性和权力性的系统化诠释和表达,中国文化传统是构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历史之根,也是分析和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思维与智慧之源,在“教育共同体”背景下更是中国教育学争夺世界话语权的价值基础。具有中国文化传统气息的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存在三种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创生路径:实践-文化传统型、理论-文化传统型和文化传统-理论型。三种路径在运作过程中都关涉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中国文化传统,在不同路径中三者的地位及其结构关系会因创生主体的需要、视野和境界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在担当构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使命中,三种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教育理论都生长在一定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应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教育理论也应与西方一样得到蓬勃发展。但是,虽然中国很早就有了教育思想,可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是从20世纪初由国外“引入”的。回顾20世纪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中国的教育学一直充当着国外教育理论的“消费者”的角色,而非“扩大再生产者”。这里的“消费者”和“扩大再生产者”是借用了经济学上的两个术语来对教育理论主体进行形象化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教育基础理论脉络中,陈桂生的教育原理研究独树一帜,影响广泛,但不易得到同行理解,因而有探讨的必要。本文将其教育原理研究定性为一种马克思主义传统下的教育基础理论探索,从教育学研究对象、概念建构、命题论证以及教育学体系等方面,分析陈桂生教育原理研究的主要成果,探讨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探讨教育问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学的构建一定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经验、源于中国教育理论和思维方式,是扎根中国土壤、具有中国泥土芬芳的教育学。中国教育学建构与中国教育传统相结合是时代的必然、反思的必然和文化自信的必然。中国教育学与中国教育传统的结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在概念上发展中国教育传统中的“为学”“为仁”“为德”等核心话语;在思维方式上赓续中国教育传统中的“有机整合”“实用理性”“互通转化”等核心思维方式,从而建构中国教育学的独有概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凯洛夫《教育学》在建国初传入中国并非偶然,其中有政治上的需要也有新中国对教育学发展的渴求,但不容忽视的是它与中国传统丈化有契合之处。本文主要从凯洛夫《教育学》的权威性、与政治紧密结合的特性、“大一统”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其驻脚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术传统是中国教育学研究发展与创新的文化基础。只有回归现代学术传统,秉承学问与人生相结合、关怀历史与现实、恪守学术独立的现代学术精神,重视现代学术传统的实践价值,才能摆脱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迷惘和学派理念的空洞,才能形成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实现教育学研究的新生。为此,需要教育学研究追寻现代学术传统的精神,沿着现代学术扎根实践的实践之路,蕴育出中国教育学术的文化生态,形成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理论品格、实践情怀;需要从现代学术精神中汲取营养,扎根现代学术传统这片沃土,在现代学术传统基础上形成教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学术理念;需要培育教育学研究的创造力倾向,使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学形成稳定的学科身份和地位;需要遵循历史的逻辑,站在教育学术史的高度,审慎地选择教育学学术方向和领域。  相似文献   

7.
一、为什么要从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中提取有价值的观念和成功的经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有长达几千年延续不断的教育传统的国家。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传入中国,经过改造,基本上被保留下来。百年来,我国的教育理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隐藏着种种危机: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缺失,教育改革花样翻新,但离  相似文献   

8.
文章梳理了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历程,总结了该过程中中国教育学民族性发展的阶段:西方的理论的引入和教育学民族性的萌芽,中断的民族性以及开放中重新寻找民族性等三个阶段。并从三个方面反思了我国教育学的民族性的生成:应当处理好西方化与本民族教育传统的关系处理;教育学应当重视实践和本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教育学史到教育学术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用”为目的、向西方倾斜而自我否定的学术心态、公式化的创作方式和形式化地追逐西方学术新潮以便迅速在中国加以运用等的结合,是中国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传统,它导致了中国教育学在文化上的双重隔绝:既隔绝于中国文化历史传统,也隔绝于西方文化历史传统。要改变这一状态并使教育学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理应把传统教育学术纳入研究视野,从教育学史拓展到教育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传统的形成是由其社会环境决定的。近代时期的西学东渐通过社会环境的改变从而影响了教育传统的发展。知识分子出于救亡图存的良好愿望引进了教育学,但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鉴于历史的经验及教训,要想使中国教育传统有所发展,就必须建立在国际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传统的形成是由其社会环境决定的。近代时期的西学东渐通过社会环境的改变从而影响了教育传统的发展。知识分子出于救亡图存的良好愿望引进了教育学,但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鉴于历史的经验及教训,要想使中国教育传统有所发展,就必须建立在国际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审视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引进”成为中国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此现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时代的客观需要。”但“引进也导致形成了一种照搬外国教育学模式的倾向”,而且不少教育研究者不加批判地用西方的话语去诠释中国教育实践,参照西方的理论框架去比照中国的教育实践,以至于中国教育研究结不出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果实,也无法回答中国的教育实践问题。此现象的沿袭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但依然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观。当然,期间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但就整个教育学的发展而言是较为“悲壮”的。审视近年来的诸多教育研究成果,堪称为立意新颖、见解深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者自觉地开始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原创工作。中国本土的比较教育学理论是以中国的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和根本的。建设中国自己的比较教育理论,能够解决我国比较教育理论建设的艰难困境.也能够为我们更好地进行实际的比较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为代表的视窗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视窗文化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教育,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设置正经历着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传统教育方式的魅力开始削减,传统教育学理论在经历着一个嬗变的过程,在传统教育和视窗文化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契合点,解决教育的文化困境,成为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对教育实践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新教育理论中有些整体思想越来越哲学化,而且颇有返朴归真的辩证思想,但是纵观今天的教育学理论却存在异化现象,泛哲学化倾向在教育学理论中不容忽视,文章从教育学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和人们对哲学的理解几个方面探讨了现代教育学理论泛哲学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中的人:基于当代中国教育学立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中的人的认识具有多种立场,但却存在教育学立场的缺失。当代中国教育学是在与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变革相互激荡中逐步成长的,目前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科立场意识。在此背景下,以教育学的中国立场、认识立场、方法论立场和价值立场来研究教育中的人,为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整体重建奠定价值基础,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教育学发展本土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本土化是目前中国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学科来源、历史发展、对外来教育理论的应用等方面,中国教育学都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缺失;在中国传统经验和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教育学服务于中国教育实践,这是教育学本土化的中心内涵;实现中国教育学本土化,可从建构中国式话语体系、转变传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构建逻辑体系、创建中国教育学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国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教育强国的理论需要。中国教育学的三大支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和国教育实践和数字技术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教育学文化品格以中国魂;共和国教育实践特别是新时代的教育实践赋予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以实践脉;数字技术发展赋能中国教育学同步发展以动力源。构建中国教育学,亟须明确其总体定位、核心概念、重大命题和基本范畴,重点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微观逻辑主线,以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为宏观逻辑主线,形成微观教育学和宏观教育学的基本雏形。在方法论上,需要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继承与理论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学科立场与跨学科借鉴等关系。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对教育中的人的研究具有多种立场,但却存在教育学立场的缺失。当代中国教育学是在与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变革相互激荡中逐步成长的,目前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科立场意识。这使我们得以从教育学的立场思考教育中的人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教育学的“中国立场”、认识立场、方法论立场和价值立场来研究教育中的人,奠定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形态与教育实践形态整体重建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20.
自杜威以来,教育理论界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反叛和复归,归根结底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理论以新旧“三中心”为焦点的对弈。通过全面地分析对比,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理论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他们在理论上的相似和相通、优势互补,都成为两者融合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