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6,(2):33-35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并通过浸渍法获得Fe3+离子修饰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存在条件下,通过太阳光照射30分钟,制备的Fe3+离子修饰TiO2纳米管(Fe-TN)阵列几乎完全分解亚甲蓝(MB)污染物(1×10-6 M)。与纯TiO2纳米管(TN)阵列催化剂比较,Fe-TN阵列的光催化活性显然更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法制备TiO_2载体材料,并通过原位沉积法负载了贵金属纳米颗粒(Au)和钯(Pd);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表征,确定形貌及负载情况;通过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与苯甲醇光催化氧化研究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双金属Au和Pd且负载1%Au和1%Pd时获得最佳催化效果。该实验步骤简单、综合性强,涵盖众多知识点,便于学生系统掌握光催化实验知识。  相似文献   

3.
TiO2作为半导体,它的光催化性能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但纯的TiO2光催化性能活性不高,通过降低粒度和对TiO2进行掺杂可以提高光催化活性,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La)掺杂纳米TiO2,并对不同样品进行光催化比较实验,从而得到最佳掺杂,最后通过XRD、SEM对其性能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型实验。以钼酸钠和硫脲为原料,硅钨酸、四丁基溴化铵、草酸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光催化剂二硫化钼纳米片。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光催化性能测试研究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设计实验将材料合成技术、材料表征、催化性能测试等专业知识贯穿起来,培养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沉淀法制备TiO2/Fe2O3复合纳米粒子,通过光催化降解1,2-二氯乙烷研究其气固复相光催化性能,通过TG-DTA和UV-vis等方法研究TiO2/Fe2O3复合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相变过程和光吸收特性。TiO2纳米粒子与Fe2O3复合后,TiO2的光吸收阈值发生红移,向可见光区拓展。Fe2O3复合量对复合纳米粒子的气固复相光催化降解活性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量n(Fe)/n(Ti)为0.5%。  相似文献   

6.
针对室内装修带来的室内甲醛污染的问题,阐述了TiO2纳米材料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现状,并对TiO2纳米材料光催化降解甲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制备SnO2纳米颗粒修饰的TiO2纳米管(SnO2/TiO2纳米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薄膜与Ni2+掺杂TiO2薄膜.通过XKD、APM表征了薄膜的晶相和形貌特征,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接触角以评估薄膜的亲水性,以甲基橙作为有机污染物研究了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发现:少量Ni2+掺杂提高了TiO2薄膜的亲水性和光致亲水性.但Ni2+掺杂却使TiO2先催化性能有所降低.结果表明,TiO2薄膜表面的光致亲水性与光催化特性无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商洛学院学报》2019,(4):17-20
以四氯化锡和氯化锌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沉淀法制备Sn掺杂ZnO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形貌、组成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150 W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所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Sn掺杂量的增加,Sn掺杂ZnO光催化剂分别呈现不同的形貌(颗粒状,球状及尖晶石状),Sn的加入可有效提高ZnO光催化活性。当Zn:Sn摩尔比为1:0.15时,Sn掺杂ZnO光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光照70 min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95.5%。  相似文献   

9.
以无机物TiCl4、SnCl4为原料,共沉淀法制备了掺锡和不掺锡的TiO2纳米粒子,用XRD进行表征,并通过碱性藏花红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重点考察了焙烧温度和掺锡量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焙烧适量掺锡的二氧化钛催化效果明显,甚至在普通光源下也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含汞废水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纳米TiO2处理含汞废水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吸附和光催化处理 Hg(Ⅱ)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纳米TiO2的除汞效率及其吸附-光催化技术在含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薄膜.利用XRD,SEM,UV-VIS等测试手段进行了样品的表征分析,以降解罗丹明B为反应模型,研究了薄膜的日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薄膜有明显的降解效果,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薄膜.利用XRD,SEM,UV-VIS等测试手段进行了样品的表征分析,以降解罗丹明B为反应模型,研究了薄膜的日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薄膜有明显的降解效果,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Ti(SO4)2为原料,采用氨水水解法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前驱体,煅烧得到氮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粉体,作为功能活性组分.利用FT-IR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活性组分进行表征.将功能活性组分分散到水性乳胶涂料体系中,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制得改性乳胶涂料.以30w日光灯管为光源,用甲醛降解反应考察了复合乳胶涂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复合了该活性组分的乳胶涂料具有优良的光催化净化空气的性能.N掺杂量对其光催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当氮的掺杂量为0.7wt%,七天后光催化甲醛降解率达到最高92%.  相似文献   

14.
以硫酸钛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在60℃的低温条件下制备了纳米TiO2.产品经XRD、拉曼分析,结果表明,其构型为锐态矿型.研究了TiO2纳米粒子在紫外光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光催化作用6 h后,TiO2纳米粒子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为57%.  相似文献   

15.
用阳极氧化法在Ti基片上制备出TiO2薄膜,然后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将Co-Pi和Cu2O沉积在TiO2薄膜表面.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光电化学性质测试,发现TiO2薄膜表面先沉积Co-Pi能够有效阻止Cu2O颗粒堆积,光电流显著提高.而先沉积Cu2O后沉积Co-Pi,则会使Cu2O还原为Cu,同时形貌发生改变.特别地,沉积300秒Co-Pi后再沉积Cu2O颗粒,能得到200 mA/cm2的最大光电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膨胀石墨负载TiO2和负载氮掺杂TiO2(N-TiO2)光催化剂,用XRD和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进行光催化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纳米TiO2可牢固地负载在膨胀石墨表面和层间,当达到吸附平衡后,煅烧温度为500℃条件下制备的膨胀石墨负载N-TiO2光催化剂在加入量为10 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为15 mg/L的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5.2%。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得TiO2(锐钛型)薄膜,研究了以254nm的紫外线为光源,酸性品红(AF)在TiO2薄膜上的光催化降解初始速率与溶液初始浓度、初始pH值及外加氧化剂H2O2的关系。结果表明,AF的光催化降解行为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L-H)模型来解释,利用TiO2薄膜作为光催化剂光降有机物AF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铝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3+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亚基蓝为污染物,在160W的高压汞灯下,考察了Al3+掺杂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3+掺杂能够提高了TiO2光催化活性;Al3+-TiO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硝酸铝为掺杂前驱体,r(Al:Ti)为0.01,焙烧温度500℃时光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NazWO4和C12H25NH3·Cl作原料,通过液相沉淀法制备了WO3纳米粉体,再用钛酸胶体浸滞法制备了TiO2包覆的WO3纳米粉体,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TiO2包覆WO3的光响应范围扩大,吸附量增大,显著提高了WO3对可溶性染料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和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K2Cr2O2能获得光生电子从而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能力的原理,建立了一种用纳米Ti02-K2Cr2O2协同体系光催化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染料浓度的简便方法.探讨了光催化氧化测定染料浓度的机理,考察了染料消解的最佳反应条件.最佳的消解条件为pH=1,TiO21.0g/L,K2Cr2O7初始浓度8.0mmol/L,溶液温度80℃,紫外光照时间10min.当Cl^-含量在1000mg/L以内时,相对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