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伴随着教学职责从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到培养创造力的变革 ,创新教学应运而生 .初中数学学科如何启动创新教学 ,我认为要从提问、讨论、示范三个方面入手 :1 提问———创造的开始目前 ,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启发式教学 ,教师都要求学生积极思维 ,学会思考 .但我们在观摩教学中看到的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 ,学生一一作出回答 .诚然 ,如果教师针对教材精心设计出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也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 ,发展创造能力 .但这种想教师之所想 ,答教师之所问的做法 ,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一套模式 ,就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 ,限制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讲读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形式。可以说,讲读教学的每一步深入,几乎都离不开提问而单独进行。准确而精当的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它比直接的讲解要好。讲读课文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实施启发提问,一定要把握两点:一是知道问什么;二是懂得怎样问。教学中该问什么?叶圣陶先生曾经作过回答:“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么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影响学生学的质量。一、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没有创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促使他们深入地探究学习,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敢于提问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挫伤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惰性状态;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也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问虽然问是问在教师嘴上,可是却问到学生心里,问的是学生心头之疑。提问不过是学生的疑借教师之口说出来而已。要做到这样,就不能不讲究关于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内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促使学生产生“愤”、“悱”,发生疑难困惑,精妙提问则是激活其创新求异思维之催化剂。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好的提问能使学生开动大脑,探求问题的本源,提问不当或满堂问则违背了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所以,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恰当地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出问题,问什么,怎么问,都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师教学的质量。巧妙的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方式,并成为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这句名言给我们点出了"疑"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养成好问、主动求知的好习惯,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能否打开这个门,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中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高质量的问题。而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上课之前不打"无准备之仗"。精心备课,及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0.
吴润 《教育革新》2007,(8):33-33
提问是一种艺术,是"探究、发现"教学设计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进行诱导,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动力。目前,有些新课程课堂的探究式教学中,从提问方式看,大多数是教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因  相似文献   

11.
创新始于问题,学生不会提问何谈求异,不会求异何谈创新."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教师只有培养学生"想问"、"能问"、"会问"、"乐问"的本领,才能使之走进创新之门.  相似文献   

12.
语丈教学中,善问巧问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就告诉我们,智者是善问巧问的。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研究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正>提问语,历来是教师教学行为自始自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教师会问、善问、巧问,是成功型教师的可贵本领。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质疑、发现,而教师的能动性就在于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建构、熔铸到课堂提问语中。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师提问语本身就是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个示范教例。一、具有批判性思维养成价值的提问语应把握的度一是提问语的高度。设计提问语并非随意为之,要关注提问语的高度。比如,是知识习得、能力训练、思维培养的高  相似文献   

14.
创新始于问题,学生不会提问何谈求异,不会求异何谈创新。“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教师只有培养学生“想问”、“能问”、“会问”、“乐问”的本领,才能使之走进创新之门。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恰当的提问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设计提问,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怎样设计课堂提问呢?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提问—思考—回答一评鉴,融合了教与学的双向思维。“问”之得法,事半功倍;“问”之不当,事与愿违。问得新奇,问得有趣,问得巧妙,问得难而有度,问得高而可攀,则可以使提问成为开发智力的“钥匙”和吸引注意力的”磁铁”,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环节。 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好课堂提问这个教学环节,应该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明确目的,恰当选择提问方式。 提问的目的在于:一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焦点上,或者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积极思维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三是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是防止学生非学习行为的发生,克服非学习行为对学习的消极影响,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对教学现场的有效控制。 根据上述不同目的,适当地选择提问方式,是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专业课教学中,常采用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所应有的一种清醒、自觉,并伴之以强烈的困惑、疑虑及想要探索的心理状态。正是这种内心的渴求驱使着学生积极的思维,不断地酝酿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提出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问”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较少考虑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因此,在英语课教学中,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敢问、善问、会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志勇 《学周刊C版》2014,(7):121-121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一语指出了提问对于学生认知活动的重要性。富有价值的提问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这样的教学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成功的教学。正所谓“善教者.必善问。”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问激趣、以问启思、以问导行。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提问都是无效的、徒劳的。  相似文献   

19.
“追问”,顺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指在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这种教学形式能再次激活学生思维,启发主动质疑,促进深入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部分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了。其实不尽然,我们认为提问主要作用是调动学生积极地思维,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掌握知识。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的许多创造性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提出的适宜问题引导出来的,以往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常发生以下几种不良情况: 1、提问的随意性 提问的目的不明确。该问什么,要问谁,怎样问,为什么要问,事先没有考虑好,临时信口开河地提出几个问题,往往不是太难了就是太容易了。问题提得难了,就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每次提问只限于教师和少数几个学生之间的思维活动,而大多数学生处于消极状态,提问收不到预期效果;反之,若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容易了,学生根本用不着动脑筋,都可以正确地回答,这样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也起不到良好作用。 2、提问的机械性 部份教师在提问中伴有大量的不规范的口头语,讲述了几句便机械地随口发问:“懂不懂啊?”、“会不会啊?”、“能不能算啊?”学生应答的便是“懂了……,会了……”表面看来教师问得起劲,学生答得有力,真可谓是双边活动频繁而又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