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把每一堂语文课都上精彩,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艺术,把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语言带进课堂。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能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用真情激起学生的心灵.能用风趣的语言引人人胜.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心得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时雪峰 《考试》2009,(3):56-57
一位特级教师说:“语文语文,应该有语有文,无语无文,何谓语文。”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往往忽略了对语言的训练,丢失了对语文的感受和品味,丧失了语文教学原有的特色和个性……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面对如此现象,我呼吁语言训练的回归,让语文课堂真正肩负起发展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人格与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词语和句子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基础,而句子则是理解语文的关键。如何将句子教学贯穿于语文课堂中,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呢?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探究的问题。根据语用学的理论,语言学习需要研究三个层面:一为语言结构,二为语言逻辑,三为语言表达,这三个方面是对语言通不通、对不对、好不好的综合考量。那么,句子教学到底从哪里入手?关注什么才能稳步推进句子教学?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着手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我的做法和体会是:一、通过词语、句子的辨析贯穿思想教育1.抓好关键词、中心句的教学。词是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一些句子中的关键词是句子的精髓,甚至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所在。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仔细体会,深刻理解。如(补丁)一课中“毛主席生活非常俭仆”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俭朴”一词的内涵,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的生活是怎样的俭朴。那是60年代困…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熊生贵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4期上发表了《语文教学低效症结:没有搞清楚三个问题》一文。熊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长期低效是由于我们在认识上出现了问题。首先是没有认清语文究竟是什么,错用语言代替语文。于是很多教师就是将语文课当成语言知识讲解课,对语言现象、书面语言技巧大讲特讲,忘却或轻视了学生语言实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想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显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旗帜鲜明地号召: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从过度发掘课文的人文内涵转向重视学生的语言习得,要从“教课文”到“教阅读”的方面上来.特级教师殷光黎老师曾提出:“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读中学习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精致的布局,学习表达运用.”的确,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内容,更要聚焦语言形式,学会表达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做到习得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针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倡导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他认为语文教学应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所谓“学习语言”,主要应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即“表达”,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特级教师薄俊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他坚持“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语言”这一根本方向不动摇.牢牢扎根语言实践的沃土.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对话交流、朗读感悟、品评互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语言形象.进行语言实践,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窥一斑而知全豹。笔者取一个角度,以《鹿和羊》一课的教学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体味他教学的精妙之处,感受其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在此基础上.由部分推及整体.把认识的触角伸向其教学思想更为深广的地方.以逐步靠近他以“发展性课堂教学”为特征的语文教学思想的本质之处。  相似文献   

10.
北京语文特级教师赵景瑞说:“语言训练的关键是把语文静态的语言文字变成动态的语言文字.也就是活化语言。”想一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句常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形象的图画,将无声的文字变为学生有声的语言。将静止不动的语言变为跳动的变化的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文字描述的情景等.这不都是在活化语言吗?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种具体做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大语文”观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是其思想的精髓。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指出:“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栗晓方 《新疆教育》2013,(15):188-188
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所以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口才。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自身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体现教学功能的渠道之一,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高低的重要因素,是构成教师威望与声誉的必要条件。教学语言应当是“一江春水”,不仅可以浮船载舟,还应蕴含着丰富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才能使教学语言更富有艺术性呢?  相似文献   

13.
洪镇涛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艺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1996年12月13日~14日,江城武汉举行首例以个人命名的教学思想研讨会,研究和讨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汉市六中洪镇涛“变讲堂为学堂”和“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艺术。会议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14.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讲座中曾说过:语文教育要给学生留下语言,我们应改变语文教学的形态,少讲多读,把时间留给学生。如何变繁琐的分析为以明晰的主线问题开启思维,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引导学生把课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里从“隋感”与“复现”的角度浅谈自己的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优秀的教师语言的艺术魅力对学生的感染是无可估量的。高水平的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因此,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那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哪些艺术特点呢?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语感的讨论是当今语文界热门的话题之一。阅读课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自然也就是学生语感培养的主战场。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舍本逐末的现象比比皆是。正如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的那样:“由于过分强调语言分析和思想方面的继承,用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必然影响了朗读训练,进而影响了语感的培养。”由此可见,“过分强调语言的分析和思想方面的继承”是不可取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既然阅读课是语感的培养主战场,那么有哪些好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呢?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良好的语言修养和语言艺术是教师必备的条件,是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教师而言,教学语言不只是口头表达能力和技巧的问题,还是知识总量、应变智慧、道德修养及外在的表现.可见,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规律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怎样在语文课堂中呈现艺术美的语言呢?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历程来看.语言是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伴随着语言的产生,文章也就随之产生了。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学生:“读一般现代文能领会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经验知识的储存。  相似文献   

19.
朱晓芳 《课外阅读》2011,(11):338-338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所以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不单单局限于亲情、友情等的教育,还有超越于这些情感之上的、基于人间“同情”的大爱教育。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和能力,对文本的语言和情感进行挖掘,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进行人生教育。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将语文教学上升为一种艺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会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