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多年来,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上,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现有的预防对策还不能有效地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在校生犯罪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这一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重新解读未成年人犯罪的“基因”,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峻 ,其危害之烈 ,消极影响之广 ,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被认为是当今国际社会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未成年人犯罪事关社会稳定 ,牵动着众多家庭幸福和民族兴衰 ,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为此 ,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当前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在今天的学校里 ,重智轻德 ,高分低能 ,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 ,歧视“双差生”等等 ,不仅造成德与智的失衡 ,也使许多学生中途辍学、退学 ,流入社会 ,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备役”。1 犯罪年龄趋小 ,女性犯…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全世界关注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深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五个特点,即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单一化、犯罪主体团伙化、犯罪时间趋同化、文化水平低层化.进一步剖析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重原因的具体内容,联系我国目前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从一个刑事审判法官的视角,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等。预防其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共同爱护、教育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未成年人远离犯罪,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笔者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参阅有关专著及结合我国现行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概括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了学校对未成年人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犯罪的影响,并且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在使未成年学生远离犯罪上所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其多发性、危害性在引起社会密切关注的同时,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且未成年人犯罪结伙性强,共同和同伙犯罪突出,暴力性和智能化倾向明显,重新犯罪率高。一、未成年人犯罪呈现的特点(一)在犯罪主体上文化程度偏低据各省、市调查显示,文盲或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犯罪主体呈攀升趋势。由于早辍学、年龄小等原因,他们往往成为学校、家庭、社会进行法制教育,乃至规范管理的“死角”,而他们自身也认识不到自己犯罪的严重性、危害性,直到被公安机关查办时才知道自己…  相似文献   

8.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并未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质条件作出规定,但是从设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目的与保护社会利益的角度分析,目前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中“五年有期徒刑”的“一刀切”式的形式条件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建议从罪错未成年人的犯罪主观动机、罪质、考验期表现等更为实质的方面考察其是否能够适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戒,核心价值不在于报应和震慑,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弱化、消除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侧重于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矫治。检察机关运用刑事和解、暂缓起诉、社区矫正等“恢复性司法”制度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运用“恢复性司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既有赖于立法的支撑,更有赖于司法的践行。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虽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文化市场的失控和不良社会环境是其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犯罪人员文化低、并涉及“黄、赌、毒”等特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不仅有其自身的问题.并且与家庭、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氛固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应该结合多种学科对其进行分析,形成全面、系统的研究。而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关心少年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未成年人参与违法犯罪已经成为日益困扰社会治安的一大难题,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公害”之一。少年犯罪年龄越来越小,案情越来越重,犯罪时毫不在乎,犯罪后毫无悔意。未成年人犯罪已严重地危害社会。青少年,特别是“问题少年”尚未能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人类发展到今天,“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呈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态势,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我国2.2亿青少年学生中,平均每分钟就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从“学困生”发展到思想品德和功…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规定:“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严重,并成为与贩卖毒品、环境污染相并提的“世界三大公害之一”。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实体法、程序法和处置法,制度建设的落后大大制约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工作的发展。鉴于未成年人犯罪有着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犯罪原因,为了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打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构建符合当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公诉制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结合司法实践,从诉讼程序、原则和内容等方面,提出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公诉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必要性。有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有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仅以沈阳市为例:10年间少年犯罪竟多出一倍。2001年判决生效的少年犯424人,2002年增加到499人,2003年增加到596人,而且青少年犯罪多发生于十五六岁。十五六岁正处于人格重建和心理极易扭曲的危险期,心理扭曲如不及时矫治就会导致心理障碍,形成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这些病态心理轻则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重则会助长犯罪。因此,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预防和矫治。”这一规定,指明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三大原则。一、“教育和保护”的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是“教育原则”和“保护原则”的合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1.教育原则 本处所指“教育”,主要是指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目的和要求,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及其行为习惯施以正面的引导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和培养过程。未成年人的正确思想并非先天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新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冲突,特别是受社会思潮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或多或少地带有颓废的价值观念。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不健康网站所传播的淫秽色情、暴力等内容,极大地毒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些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受此影响,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有所上升,呈现出犯罪低龄化,手段智能化,思维成人化,作案团伙化等特点。如何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网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已成为亟待…  相似文献   

19.
杨国栋 《成才之路》2010,(1):I0012-I0012
“现在,未成年人被网络感染,在网络中迷失自己导致的犯罪越来越突出。”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副庭长李斌近日告诉记者。2008年,该庭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涉案的38名未成年人有37人的犯罪与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未满18岁的青少年多数就读于普通中小学校,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渡过。因此,学校对“学生暴力”犯罪的预防,肩负着重大责任。社会的“三大公害”排序为青少年犯罪、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其中青少年犯罪排在第一位,可见问题的严重性。据有关数字表明: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总数的70%—80%,近10年来上升近一倍左右,低龄化、智能化、团伙化、恶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以暴力为主。学生暴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尽管有其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但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