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当前我国地方课程开发存在着概念界定模糊,内容选择设防不当,文化地位弱势,脱离生活实际等问题。通过多元文化视角来突破地方课程开发的困境,需要重塑地方课程文化,关注地方课程中的生活教育,做好地方课程文化过滤,提高地方课程的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2.
地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有利于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高州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园课程特点,坚持适宜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及活动性原则。教师应将高州地方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有机融入幼儿园课程,使儿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应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该文分析了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具有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设计实施和课外实践形式创新,从而实现潜移默化、效果更佳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分,课程整合无疑是一大难点所在。莱州市以"解决现实问题,普惠一般学校"为导向,以地方课程为切点的课程整合行动,立足于国家课程,从顶层设计入手,步步为营,扎实做好教研与实验工作。在丰富学科课程内涵的同时做到"课程时空1+1=1",实现了"课程投入集约化""育人效益最大化"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将"文化自信"设为思政教学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探究,实施基于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开展文化创新的课外实践,探索多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思政"的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天然的血肉联系。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个体、社会价值和地方课程的“适应、理解、超越”三种品质为探索地方课程价值提供了可能。文化视域下,地方课程的价值表现为个体价值(个体谋生价值、促进个体价值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主体性发展)和社会价值(维系社会关系、形成地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促进地方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发展和课程存在环境的变化,地方文化校本课程教学日趋需要开放化的新模式。结合安顺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情况,提出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构想,实现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开放性,帮助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为学生开放性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8.
课程与文化之间联系紧密。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个体、社会价值和地方课程的"适应、理解、超越"三种品质为探索地方课程价值提供了可能。文化视域下,地方课程的价值表现为个体价值(个体谋生价值、促进个体价值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主体性发展)和社会价值(维系社会关系、形成地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促进地方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宽泛性、非系统性和"理想性",致使这一由面及点的教学具有很大局限性,很难达到提高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效果。国家语言文化政策的要求及地方在推广汉语、进行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使得地方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势在必行。地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紧密关系、前贤对地方文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及地方文化特有的优势使地方文化在对外汉语中的开展极具可行性。在具体推行形式上,地方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采用专题形式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要“分学科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国家课程教材实施细则”,可见,分学科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条路径,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或学校已经或准备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因而有必要研制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它不仅有助于框定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结构、完善有关课程体系,还有助于该课程的实施及其效果的评价。其研制策略包括:明确理念与目标,设计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遵循逻辑体系,以及从内容与能力两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音乐美学学科因其主要以哲学为基础,理论性极强,已成为高校音乐理论课程中很难学习的一门课程。笔者根据它的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当地音乐文化为基点,结合现代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的学习真正地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思考相关的音乐美学理论点,从而充分发挥出音乐美学学科在音乐理论体系框架中基础性、指导性的双重重要作用,为提高高校师范生整体音乐理论素养与理论研究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就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目的是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石玉秋 《高教论坛》2012,(10):115-117,120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教学方法创新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专题或模块式,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采用情感训练法,多开设活动课。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课程为例,阐述了依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在赛事项目中传承应用本土民族文化、培育民族设计之师的教学实践,其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创新与实践动手能力,推进了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技学院2009年下半年开设了数学文化公共选修课,每学期选课学生达180人左右,主讲教师是5人组成的教学团队,以专题的形式授课,每期36学时,教材选用顾沛主编的《数学文化》,成绩评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期末学生撰写相关论文的成绩,另一部分是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地方文化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外译,而当前地方文化外译质量较差、输出能力急需提高,这归因于地方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质量欠佳。系统分析地方高校外语教学现状,借鉴部分高校的成功经验和专家学者的建议,提出地方高校外语/翻译教学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皮伟 《培训与研究》2008,25(12):79-82
地方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性作用,而福建在这方面拥有丰厚的资源优势。从课堂内外两个方面来着手,可以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地应用到高校的“纲要”课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教师应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渗透存在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知行不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缺少有效性问题。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有:以传统风俗为基础,传递传统文化内涵;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实践活动、案例讲授等方式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对于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文化品味,增强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旅游英语专业和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地方特色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如何把地方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中来以便更好地为当地培养涉外导游人才。同等类型的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