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清目前中国铁路属性是恰当地进行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本文首先说明了铁路运输产品具有公共品的特征。接着论证了铁路运输产品不是纯公共品 ,这部分从两个角度分别讨论 ,一是以公共品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 ,二是补充性地论述了政府不适于经营铁路。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得出结论 :铁路运输产品的准公共品  相似文献   

2.
从农业科技经济特性出发,可以发现农业科技具有三性——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农业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品的性质,即农业科技享用的非竞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农业科技创新的非竞争性、高风险性、复杂性决定了农业科技要由政府来供给.首先,农业科技作为一种公共品,靠市场机制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即存在市场失灵;其次,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基于过程的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分析及其密切值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评价企业产品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是提高企业产品创新效率的前提和基础.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产品创新产出绩效却忽视了过程绩效的评价.文章从企业产品创新产出绩效和过程绩效两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7年西安高新区10家生物制药企业为样本,通过密切值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以期为企业从产品创新过程方面改进创新绩效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品创新类型下创新过程中的跨部门整合如何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发挥正向影响,对产品创新类型与创新过程整合模式间的匹配具有决定意义.在对产品创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533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了创新过程的3类典型整合模式在不同产品创新类型下对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市场部与制造部整合不利于技术型创新产品的开发绩效;研发部与制造部整合不利于市场型创新产品的开发绩效;3类跨部门整合模式全部有利于联合型创新产品的开发绩效;研发部与市场部整合对于3种创新类型产品的开发绩效均有积极的间接作用,且这种间接效应在技术型创新中尤为突出.研究对于企业依据产品创新类型选择创新过程整合对象与模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城乡和谐发展与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杰 《软科学》2007,21(5):91-93
城乡能否实现和谐发展,对构建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是制约城乡和谐发展,从而影响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突出问题。认为进行农村公共品供给方式和制度的改革、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和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的研究文献,结合复杂产品系统特征,在第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7.
模块化结构的复杂产品集群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创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剖析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过程,提炼出复杂产品产业集群的创新过程模式--模块化结构的复杂产品产业集群创新过程模式,分析总结了该模式集群创新系统的三个特点,最后归纳出模块化结构的复杂产品集群所拥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核心企业主导下的创新网络中企业创新合作行为作为实验背景,以初始禀赋异质的公共品博弈实验作为基准,通过引入多种机制,考察并比较不同机制对于改善公共品实验期数效应,以及提升网络成员合作水平的作用和显著性,并筛选最优机制。研究表明,奖励机制与领导机制单独产生的效果不能维持企业合作的高水平;惩罚机制、奖惩联合机制和领导机制下的奖惩联合机制则能有效缓解企业合作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9.
公共产品的R&D过程是产品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比较了公共产品R&D过程中,政府参与知识转移的两种模式,这对我们研究公共产品的创新问题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管理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所需知识和知识管理的剖析,将知识管理导入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提出基于知识管理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机制体系,包括学习机制、组织机制和技术机制.对各个机制具体分析,提出完善整个创新机制体系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研制复杂产品系统的竞争力,进而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传统的经济理论、康芒斯的交易扩充理论、还是科斯的产权交易理论,其关注点都是交易物间所进行的直接市场交易.然而,对于诸如,公共牧场、地下水、野生动植物、景观、空气、公海、臭氧层等公共品存在着消费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产权的界定成本相对较高,难以实现直接的市场交易.正是由于公共品普遍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才导致了公地悲剧、免费搭车问题的发生,使得公共品的配置效率低下.然而,事实上公共品并非只有直接交易这样一种途径可以选择.一些公共品往往可以通过其他载体而进行隐形的市场交易.本文作者提出的公共品隐形交易理念,有助于深入挖掘这些公共品交易途径及其演化规律,以提高其配置效率.为了验证这一规律,本文以房屋市场交易为研究案例,选取无锡市的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新区七个区新开盘的住宅项目作为样本.应用特征价格模型,对于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到湖边距离每减少1%,住宅价格就会上升0.077%、小区内绿化率每增加1%,住宅价格就会上升0.457%、.到最近公园的距离每减少1%,住宅价格就会上升0.037%.这意味着景观资源可以通过房产市场这一载体进行隐形交易,从而体现了景观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入分析朗科"优盘"产品的创新过程,构建突破性产品创新模型,旨在探讨我国企业如何实现突破性产品创新;在此基础上,指出技术集成是我国企业实现突破性产品创新的有效途径,突破性产品概念创新是应用技术集成的前提,内生型技术积累是技术集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复杂产品和系统项目创新过程及其评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劲  童亮  方琴 《科研管理》2004,25(Z1):23-28
复杂产品和系统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领域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课题.本文提出符合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过程特色的产品开发阶段模型,并对如何评估复杂产品和系统创新过程,进行验证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龚轶  王铮  顾高翔 《科研管理》2015,36(8):44-51
本文以产业结构进化理论、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应用基于自主体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及内生创新机制的产业进化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过程创新更加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规模的上升都使产业结构向更合理的方向演进。2.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过程创新更利于产业结构中非农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而产品创新对工业中重工业比例上升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随着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规模的增加,产业结构中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都在上升,同时产品创新规模的上升促进了霍夫曼系数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分析的企业规模与创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研究企业规模与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的关系,发现产品创新的边际回报与企业规模无关,而过程创新的边际回报与企业规模之间是正相关的;同时论证了熊彼特关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更多地愿意将研发费用投入过程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以核心企业主导下的创新网络中企业创新合作行为作为实验背景,采用初始禀赋异质的公共品博弈实验方法,通过引入多种机制,考察并比较不同机制对于改善公共品实验期数效应的影响,以及对提升网络成员合作水平的作用和显著性,进而筛选最优机制。研究表明,奖励机制与领导机制单独产生的效果不能维持企业合作的高水平;惩罚机制、奖惩联合机制和领导机制下的奖惩联合机制则能有效缓解企业合作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类型与政府支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产业共性技术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准公共品性质,联盟合作创新的困境,决定了政府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的必要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类型多样,从联盟内部成员间特征差异的角度,按照3个维度进行分类,不同的种类要求政府提供不同方式的支持,实行分类监管、分类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民族八省区近年来在公共品供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贫困农民对公共品的需求依然迫切。关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数量、质量和效率,让贫困农民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对贫困农民增收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民族八省贫困地区农村公共品监测数据,对民族地区农村公共品进行描述性分析,试图为精准扶贫中公共品供给政策的完善积累实践证据。  相似文献   

19.
一、政府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一)以科技活动的特性界定政府角色 由于科技活动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公共品的特点,即创新活动的成本沉淀性和收益高度外部性使得私人不愿投资,或投资不足,从而导致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技术类公共品供给的等次分析与供给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依据公共财政学关于公共品的分类方法,针对我国当前农业技术类公共品的供需特点,分析了农业技术类公共品的等次划分和等次转化的依据,提出了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政策措施,并对供给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