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语文》2012,(1):24-24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日身体之能力,一日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  相似文献   

2.
3.
围绕王国维“无我之境”诗论的提出、阐释与理论批评实践,系统考察其国学渊源。  相似文献   

4.
没有中国传统哲学三教合流的融通,没有西学思潮和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无我之境”一说就不可能产生。王国维视“以物观物”为“无我之境”的最大特征,通向“无我之境”的必由之路,那么“无我之境”就必然是充满丰富哲学意蕴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的现实的学术历程可分为纯哲学研究和泛哲学研究两个阶段,第二阶段的文学和史学研究是第一阶段纯哲学研究的展开;王国维的学术人生缺少了可能的第三个学术阶段,即新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创设"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了"以物观物"、"中观"等哲学思想,他以一种哲学智慧,实现了对传统诗学中"物我关系"以及"情景关系"的超越,他把是否散发着哲学的灵光,作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水岭,因此,"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必然是充满着哲学智慧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的境界之“真”不仅指“真情实感”,而是要深入到欲望的本真,在“欲望本真”的基础上,通过审美直观并且由“理念”而感发出的“势力之悟”,才是王国维境界之“真”的真正内涵,是生命之“真”,这种“势力之悟”悟的是人生最深之意义,标示着对人生要义的体认、对超验人生的自觉体验。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其内涵有着丰富的哲学依据,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战略指导意义,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境”是指人的控制约束力量所能达到的范围,是主体精神达到的领域,体现在文学中是主体的认识空间。“有我”“无我”是主体情感在文学世界里的不同的存在状态,都具有超越直接的功利关系的审美性,表现了王国维对文学的审美情感的重视和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10.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学理论和方法论是教育创新的基础,文章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简要的阐述教育创新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章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定位于清朝末期教育宗旨的理论基础,恢复其历史的原貌,澄清了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命不断延续、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不论是自我实现、自我尊重或是自我要求、自我反省,其意义都是建立在对生命的认识和肯定上。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对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并且将之应用到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与重新诠释当中,对"性"、"理"、"命"等中国哲学核心概念重新进行了解读,提出了新的见解。王国维"以西释中"的致思理路对于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为何需要教育哲学、何为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与哲学与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具体关系、教育哲学的两大根源及其语言的基本特征等教育哲学的基础问题,表达了对教育哲学的作用、本质、相涉因素、根源、语言特征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的"形上之思"源自其"忧生情怀",对个体生命和现实人生的深广忧患,促使他去思考人生苦痛之因和解脱途径:人生之苦痛源于"生活之欲",人生苦痛之解脱则在于艺术--审美.其理论资源为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本体论"和康德的"美的分析"."形上之思"作为王国维"忧生"诗学建构的中介而享有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教育理论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 ,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 ,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真善美的素质教育及其哲学基础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针对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民族素质,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这一思想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烈响应,研究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分析教育哲学兴衰原因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教育哲学曾经一度是西方教育哲学中的主流哲学,然而到上世纪80年代却声势日下。内在的理性困境、对实践的脱离和外在的理论批判是分析教育哲学衰落的主要原因。研究分析教育哲学由兴到衰的原因,对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学界对王国维“有我之境”美学特征的阐释异说纷呈,存在严重分歧,并形成迥然有异的两个意见派别。一派认定,有我之境的特征为“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另一派则主张用“观我”和“意余于境”来概括该境界的特征。前者立足点局囿于王氏对有我之境的个别提法,失之浮浅,但其忠实于文本的研究态度及试图沟通王氏有关诸说的努力有值得肯定之处;后者探到了王氏“有我之境”理论话语的深层意向,却规避对其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一说加以辨析,因而留下一处思维上的盲区。要获致对有我之境美学特征的科学理解,需要把问题置于王国维“境界”说的整体联系之中,全面考察、综合分析王氏关于有我之境的各种言论,对上述两派的研究思路予以批判性的整合,扬弃其各自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命不断延续、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不论是自我实现、自我尊重或是自我要求、自我反省,其意义都是建立在对生命的认识和肯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