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垃圾分类是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垃圾分类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通过了解垃圾影响环境情况、亲身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给县长写信提出建议、梳理化学核心知识、探究金属的回收流程、展示项目学习成果,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设计背景]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让他们通过活动了解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和开展环境保护行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资源意识的目的。[活动准备]1.收集与“垃圾”有关的照片、录像、数据等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垃圾的分类、处理、回收和利用的知识。2.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了解垃圾的危害,了解家里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以及社会上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从2006年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入手)1.出示地球图片(可怜的地球——漫画地球在哭着吃垃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地球…  相似文献   

3.
胡伊伦 《动漫界》2022,(8):72-73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幼儿垃圾分类知识匮乏,未形成垃圾分类意识;教师开展垃圾分类教育的频率不高,且形式单一;家长实际进行垃圾分类教育的行为较少,家园合作意识差;等等.为了提高大班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帮...  相似文献   

4.
张曼 《江西教育》2023,(3):51-52
垃圾分类目前已在上海实施,南京也将紧随其后,成为严格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可见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增强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有必要融入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发散思维,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余思婷  周莉 《福建教育》2023,(21):23-26
<正>《变废为宝有妙招》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中多一些绿色”的第二课。本节课由“暴增的垃圾”“减少垃圾变废为宝”两个板块组成。“暴增的垃圾”板块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所见出发,深入了解垃圾的暴增及其危害;“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板块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更要使学生了解错误处理垃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认知,促使学生在生态意识的提升中践行环保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五步法:一读。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要学习的知识及要把握的问题,掌握知识梗概。  相似文献   

7.
<正>活动背景2017年,国务院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国大中小学掀起了垃圾分类教育和宣传热潮,许多学生都亲历和体验过垃圾分类的过程与方法。但是,由于缺少实际应用,孩子们对垃圾分类仅停留在“了解”层面,容易出现“怎么做”“不想做”和“难坚持”现象。本次活动基于创客和STEM教育理念,以“碳足迹的‘加’‘减’‘乘’‘除’——垃圾分类一起FUN”为主题,重实践,重体验,鼓励学生在探寻碳足迹的过程中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分类、回收、利用垃圾,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科学的魅力,养成爱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不是强制性的理论灌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感悟、猜想、探索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探索中寻找新方法,了解、掌握新知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晓斌 《化学教与学》2023,(6):76-78+48
本文以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复习课为例,以生活热点“垃圾分类”创设情境,聚焦物质分类知识的归纳和演绎,以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专题复习是以能力立意,以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为基准点,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问题对学生进行的集中训练.本轮复习中,既要抓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又要关注中考命题的热点与特点,精讲精练,重视通解通法.常见的专题分类有:动态变化问题;开放探究性问题;分类讨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和伟大意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热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太空的兴趣和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利红宇 《天津教育》2020,(14):179-18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垃圾分类是环保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抓住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通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将垃圾分类教育渗透幼儿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树立变废为宝思想,运用各种有趣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在行动中学习家人对干垃圾的处理。同时家园联动,共同培养垃圾分类环保行为习惯,让幼儿从小树立垃圾分类环保意识,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交通工具和设施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学习中使学生了解交通工具及交通设施的发展过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中凝结着人们的智慧,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提出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测量与评价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初中自然科学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一直用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测量与评价,有关测验的设计是以课程内容为依据,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如何建构这些知识的。同时,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主要为教学的测量与评价而制定的,对指导教学尤其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去建构知识就显得不足。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与测量、评价相分离。这一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只知道分数而不了解存在差异的原因;从深层意义上讲,就是没有了解学习机制就进行盲目学习、测…  相似文献   

15.
以“保护生物圈,从垃圾分类做起”为例,渗透项目学习教学策略,通过社区走访调查垃圾分类现状、自制垃圾分类模拟教具、探究实验和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垃圾分类方法和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同时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彭佳琪  徐璐 《科教导刊》2022,(7):151-154
基于武汉市颁布垃圾分类政策的背景,以问卷法对江汉大学200名学生进行实证调查,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校生垃圾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了解在校生对于垃圾分类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欠缺。在校生垃圾分类掌握度缺乏,回收设备、垃圾处理技术落后等变量对在校生日常生活中是否进行垃圾分类有显著影响。因此,提出了加大学校财政投入、改善校园硬件设施、开展垃圾分类课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人在长期从事电算化会计教学中,发现电大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在教材、教学资源、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发现了教学与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方法不注重系统意识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软件的安装存在安装者主体的问题;尤其是缺乏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会计学专业教师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善: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会计观念和系统意识;根据学生以往掌握财务软件的情况进行分类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考核进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这门学科相对而言较抽象,因此,学生如何能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是教师应探讨的问题。学习是以提出问题为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成为了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的途径。本文将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犤活动目的犦1.通过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增强环保意识,从而自觉地维护环境卫生。2.了解处理垃圾的方法,运用写、画、说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调查与研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犤活动准备犦1.课前学生运用不同的手段,如采访、摄影录像等来完成《垃圾调查报告表》(表附后)。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或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人们是怎样处理垃圾的。2.准备一些水果、饮料、小食品。3.教师准备垃圾箱3个,图钉若干,有关垃圾处理的文字资料和一些生活垃圾。犤…  相似文献   

20.
章佳平 《江苏教育》2022,(47):66-67
<正>一、教育背景2021年2月2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做好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循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认真推行垃圾分类的具体落地工作。但我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本班学生对如何正确做好垃圾分类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