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2016年1月—10月份对比监测西北湿地公园人工湿地系统中进、出水的主要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P)、总氮,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COD、氨氮、总磷、总氮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64.75%、63.62%、86.8%、74.54%,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说明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去除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可行性,处理方法符合目前水环境生态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邯郸构建了二级串联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污水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较稳定,系统对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在25%~65%、29%-94%、30%-80%之间.在相同的水力负荷下,植物生长状况良好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明显高于植物生长状况差的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子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和稳定性明显好于表层人工湿地系统.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受温度和季节影响较大,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去除率远远高于温度较低的冬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红树植物秋茄(kanadelia candel)幼苗在不同浓度生活污水中培养两个月,通过比较在不同浓度生活污水中秋茄幼苗生长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差异,研究不同浓度生活污水对秋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生活污水对秋茄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对秋茄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污水浓度增加这种促进作用加强,到中等浓度(40%左右)达到最大,而后随着生活污水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降低,最后出现抑制作用。本研究表明秋茄幼苗对生活污水的抗性较强,能耐受不同浓度生活污水的影响;同时表明红树植物对生活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强,利用红树林湿地系统净化生活污水有一定可行性。试验结果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红树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MBR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COD,NH4-N有较高的去除率,大大的提高了出水的水质.MBR对COD、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7.60%、80.85%、72.63%.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有效的城市生活污水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途径,对城市生活污水污泥进行了工业分析,对其中蛋白质、总氮、有机质、总磷含量和pH值进行了测定。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城市生活污水污泥中元素成分和主要元素的存在形式,对干化污泥的表面形态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干化污泥发热量为18.007 MJ/kg、灰分为16.75%、挥发分为70.44%;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别为12.3、9.1 mg/L;干化污泥的蛋白质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4.75%和72.98%,污泥的农用泥质营养学指标为39.12%。XRF分析表明,干化污泥中含有Mn、Ca、Fe、Al、K等金属元素,但无超标的重金属元素;XRD分析说明硅、钾、钙等元素以石英、六方钾霞石、硬石膏等形式存在;SEM扫描证明干化污泥具有片层和类孔结构。城市生活污水污泥理化性质分析说明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可用于燃烧、气化、提取微生物蛋白、堆肥、制备缓释剂和黏结剂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采用厌氧-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厌氧池对SS的去除率为80.6%;复合人工湿地对COD、TN的去除率分别为61%和61.4%,对TP的去除率在57%~66%之间。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污染水体氮磷净化效果的影响,选择具有观赏效果的水生植物狐尾藻、石菖蒲和大薸,构建4种不同的水生植物组合。以惠州市河桥水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污染梯度下模拟各植物组合对水体中氨氮(NH4+-N)、硝态氮(NO3--N)和总磷(TP)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污染处理组(S型)和高污染处理组(T型)均以混合种植2种水生植物的方式获得了最佳的氮磷去除率;在中等污染处理组(M型)中,狐尾草、大薸和石菖蒲3种植物混合种植的组合(M4组)对NH4+-N、NO3--N和TP的去除率最佳,分别达到41.9%、67.7%和64.8%,是氮磷去除综合效果最好的植物组合。采用由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构成的种植模式,实现不同水生植物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对于城市污水的净化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城市创建立体生物修复体系净化水源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个自行构建的小型示范性人工湿地,考察其对分散性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以便为水量少、波动大、污水成分相对简单的分散性污水处理提供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结果表明:湿地系统植物移栽20天后恢复良好,栽植培育1个月后即可连续满负荷进水.稳定运行后,水力停留时间为48h,人工湿地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超过80%、55%和55%,出水可达标排放.结果表明,对于分散性生活污水,可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以弥补分散性生活不便收集、多数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一些地区污水处理率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在不同污水浓度下的生长及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能力.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农村生活污水高、低共两个污染浓度梯度,分别投放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分析藻类生物量、水体环境指标参数以及N、P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蛋白核小球藻投放的水体中,光密度在前期增长幅度小而后快速增加,而四尾栅藻前期增加迅速,而后增长速度变缓.蛋白核小球藻在低浓度条件下,第0~4天的叶绿素A含量迅速增加后含量趋于稳定,而四尾栅藻在0~2d含量快速增加,而后稳定并缓慢下降.高浓度下,蛋白核小球藻投放2d后叶绿素A含量迅速增长,四尾栅藻投放0~2d增长迅速,而后稳定.与对照组比,投放藻类的水体,溶解氧含量(DO和pH值都有升高趋势.对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水体中N、P有明显减少趋势.在低浓度污水条件下,两种藻类去除总氮和氨态氮效果差异不大,而在高浓度条件下,四尾栅藻对总氮去除率较高,最终去除率达88.7%.蛋白核小球藻对总磷去除优势明显,在低浓度和高浓度负荷下最终去除率分别达96.0%、73.6%.结论: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在2种污水浓度下生长状况良好,且2种绿藻均改善了水体环境,而水体环境变化对氮磷去除具有重要意义.蛋白核小球藻去除总磷效果优于四尾栅藻,而四尾栅藻在高浓度条件下对总氮和氨态氮去除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土壤本身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本文对污水地表漫流土地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中出水水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污灌区绿化植被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表明,出水COD的去除率达到67%以上,TP的去除率达到51%以上,NH3-N的去除率达到了75%以上,TN的去除率达到了50%以上,出水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排放标准;土壤容重增大、土壤N、P、K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表明对提高土壤肥力有一定促进作用;处理区绿化植被生长良好,无病害出现,景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