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心设疑激思促学桂林市教委教研室杜玉坤恩格斯说:“高等数学的主要基础之一是矛盾,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不断“揭示矛盾──分析与研究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围绕学习内容,激化矛盾冲突,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可以激起悬念...  相似文献   

2.
“设疑诱导”已成为小学教学课堂数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一、小学数学课堂上设疑的基本程度1.激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一、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  相似文献   

4.
开发学生智能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从疑问惊奇开始的。”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精华在于激疑。能否做到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以思养能,是教学能否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之一。对于激疑、设疑与释疑,笔者提出了“激疑应有方,设疑要科学,释疑要有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疑激趣、激思。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内容时,可设置如下问题:有12根同样长的小棒,你最多能围成几个正方形?有的学生说:  相似文献   

6.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怎样使学生爱学数学。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数学材料,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的教法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其中,“设疑”是数学教学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疑”是思维的开端,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知识规律和学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小学教学中,“激疑”是提高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因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利用得好,能促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激疑”,必须做到“四要”、“四具有”。一、激疑要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儿童认知的能动性。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采用“布谜”的方法设疑。先让学生说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把其中一些数的各数位上的数交换位置,如123→132、213、231、321、312。让学生检验变换后的各数…  相似文献   

8.
要有效地提高中学议论文的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教学方法。养法服务于教学目的,受制于教材。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学议论文教学的基本目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与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之有序,只有通过“思”,学生才能“从‘道’解‘文””,掌握文章的语言,提高读写能力。为达到议论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在教学中必须把住“思维”这个核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激疑与促思是孪生兄弟。“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无“思”就不能释“疑”。激疑促思,不仅应是议论文教学的着力  相似文献   

9.
“激疑”是一种教学艺术。一个恰当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常常可以掀动学生的思维波澜,鼓起探索的风帆。一、趣情激疑。学而无疑的原因之一,是兴趣匮乏,动力不足。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趣激疑,以情激疑,开启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智,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开动脑筋,去思考、探索问题。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当学生已初步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1的倒数”和“0没有  相似文献   

10.
陈巧香 《中小学电教》2008,(10):119-119
<正>疑能促思,疑能激趣。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创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一、把握设疑时机,发挥设疑功效  相似文献   

11.
学贵有疑。激疑促思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抓住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导入环节,通过各种方式启发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物理教学中有哪些激疑促思的方法呢? 1、在分析比较中激疑比较,是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一切理解的基础。在分析比较中激疑,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例如在讲述电磁感应现象一课时,对感生电流产生的条件这个问题学生在初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因此,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以趣激疑,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小学生有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趣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智,促使他们积极去探索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倒数的概念时,我设计了“× ( )=6× ( )=× ( )=1”这样一道填空题,要求学生很快填出这一…  相似文献   

13.
以疑启思,寓思于疑——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与“思”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学贵有疑.以疑启思.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产生疑问,那将有助于通过释疑解惑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从疑问开始,教师教学则应该从设疑、激疑开始.本文试图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疑惑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古代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则须疑”。有了疑问,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探究问题,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打开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来“激疑”呢? 保护学生生疑、提问的积极性是“激疑”的前提,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学生不断生疑、释疑反复循环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有疑是可贵的,怎样保护学生生疑、提问的积极性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5.
疑能促思,疑能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的设疑就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从问题的设计着手,精心“设疑”,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疑能引思,也能促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布疑,可以活化课堂氛围,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造力。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出发,针对“先布疑,后生疑”的策略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旨在通过布疑促进小学数学课堂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这话强调的是“疑”和“思”的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学”必须建筑在“思”的基础之上 ,而“思”又必须依赖于“疑”,由此可见“疑”的重要作用 .明代学者陈献章对此说得更为透彻 ,他说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 .”陈献章的这个观点很有道理 ,因为“疑”实际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 ,只有有了“疑”,才能去分析、探求 ,以至于最后释“疑”.因此 ,成功地创设情景 ,合理设疑、质疑、激疑、释疑 ,不断促使学生强烈的需要和动机 ,不断给学生思维的契机 …  相似文献   

18.
陈桂红 《教育艺术》2004,(11):27-28
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为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公正严谨的观点启示我们: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师生的交互活动,重视引导学生精思善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合理地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自新课改后,数学教师开始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确立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概念严谨、逻辑严密的学科,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而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思考是数学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引趣激疑”教学的重点在“趣”和“疑”,路径为“引”和“激”,“引趣激疑”理念下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落实在趣味且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上,借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注重激疑促思,有助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激疑促思的尝试。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教学一项语文知识、技能或一篇课文之始,是激疑促思的良机。我采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展露一下学习、训练内容的“朦胧身影”、“尖尖荷角”,让学生顿生疑问,并对即将进行的学习心驰神往。在教学《宝玉挨打》之始,我先吟诵“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一回中黛玉的柳絮词《唐多令》和宝钗的柳絮词《临江仙》,让学生试析,指出文如其人,言与行也会如其人的道理,说明《宝玉挨打》是学习个性化语言的典型范例,并描绘了宝钗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