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一所国家重点化学实验室内的博士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积极塑造“内部人”的身份搜集田野资料并分析他们日常学术生活中的个体时间体验。研究发现,毕业压力使博士生的时间感知方向发生逆向变化,随之而来的焦虑心态使他们处于加速前进的生活节奏中;关键事件的出现会影响博士生主观感受到的时间流逝速度;实验室内特定的时间制度冲击并形塑着博士生自身的时间结构,但他们也可以发挥主体性来调整时间体验。重构博士生就学期间的时间体验,需要通过外部学术环境的变革、博士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及导师的帮助共同构建更加正向的时间体验。  相似文献   

2.
赵祥辉 《江苏高教》2023,(6):109-116
博士生教育正被裹挟于“加速时代”的浪潮中,以“速度”为衡量刻度的“时间”成为一种规训博士生学术活动的工具。文章基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经济引擎、复杂性时间化的结构引擎、唾弃时间浪费的文化引擎,驱动着博士生的学术活动呈现出加速样态。由加速带来的时间规训力量,藉由各种培养制度塑造秩序、加强规范的同时,亦用各种量化、细碎的指标支配和影响着博士生的学术行为,使其呈现出与学术场域、学术成果、学术行为、学术时间和自我关系的五重异化特征。博士生复归学术本真,关键不在于强调外在强制和功利诱导,而在于他们作为主体如何寻求学术支持、重塑学术精神、确证知识价值,以建构与人际世界、永恒世界、物质世界的共鸣关系,成为掌握学术主动权的“时间主人”。  相似文献   

3.
技术、社会变化、生活节奏的全面加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加速背景下,“现在的萎缩”“时间疾驰而去”的体验重塑着个体的时间观,时间焦虑与意义丧失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境况。加速社会被异化的时间观念与儿童绵延的时间体验相龃龉,以成人视角规划的教育时间消解了儿童的时间体验,导致了教育中的时间偏差,使教育时间既无法应对加速的挑战,也无法保障儿童的自由成长。在教育生活中遵循儿童生命的节律,与不确定性共处,实现闲暇精神的复归,使个体的凝思得以可能。审视教育中的时间安排,优化学校“时间管理”,转变时间观念,重塑时间体验,彰显教育时间的本真意蕴,使儿童的精神成长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4.
张茜 《江苏高教》2022,(8):84-92
学术志趣是坚定个体学术道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对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的核心要素及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并构建了学术志趣成长机制模型。模型显示:先赋背景和早期学术经历影响学术志趣的最初萌芽;个体学术投入度与获得感是志趣成长的内驱动力;学术组织支持和学术劳动力市场是作用于学术志趣的外部动力;学术认同是促使博士生确立学术志趣、从事学术职业的决定力量。通过加强本科阶段学术训练,严格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完善学术组织支持,优化学术劳动力市场生态,有助于深化学术内在认同,引导博士生以学术为志业。  相似文献   

5.
程猛  李嘉怡 《教育研究》2022,(7):88-103
在世界范围内,抑郁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症,象牙塔尖也未能幸免。高等学校博士生抑郁风险不仅是一个精神医学或心理学领域的论题,也关乎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对正在或曾在读博期间受抑郁困扰的博士生进行深度访谈,借助网络搜集博士生读博期间抑郁体验的记录,深描这一群体的抑郁体验,探索抑郁问题背后的结构性、制度性和文化根源。象牙塔作为一个地方性的道德系统,内隐着博士生应遵守的“读博时钟”和道德承诺。受抑郁困扰的博士生遭遇了学术生涯中的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对沉没成本有着复杂的、极其个人化的道德感知,被学业失败的恐惧和危机所折磨,难以过上一种有尊严的道德生活。他们寻求疗愈的过程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线性到复杂时间观的转向,高度依赖重要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道德秩序的破碎与重建是理解博士生抑郁体验发生及疗愈机制的关键。对博士生抑郁风险的关注需要理解他们的道德处境,突破不利于潜心研究、盲目追求成果数量的培养和评价制度,重塑健康的学术文化,为博士生的学术创新提供宽松和支持性的学术土壤。  相似文献   

6.
教育“内卷化”容易导向低效学习和创新停滞,博士生“学术内卷”现象主要表现为博士生在论文写作与发表方面存在一种低效、非理性的竞争,其本质是市场逻辑超越学术逻辑。论文借助场域理论分析了博士生在学术场域与其他权力场域间的位置关系、客观关系结构以及为参与绩效竞争而生成的“内卷化”行为惯习,“学术内卷”源于学术场域内外的复杂影响,在学术舞台上参与竞争的博士生面临社会加速与时间规训、数字依附与群体裹挟等多重因素挑战。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学术内卷”具有历时性,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揭示,后“内卷化”时代博士生培养路径包括形成学术工作的“慢时间场域”,探索博士生的分层次培养,最终要超越市场逻辑回归于追求真善美的学术精神,构建和谐良性的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一名博士研究生求学期间的情感体验和多重身份建构过程。数据收集历时三年,数据以小故事为主。数据分析从社会文化理论的微发生、个体发生和社会文化背景三个层面进行。结果表明该博士经历自卑到热情的情感变化,建构了学习者到研究者等多重身份,情感体验交织着不同的身份转变,这些都与该博士生的学习环境、成长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密不可分。文章指出,博士生学术素养培养的同时更应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8.
李雨潜 《江苏高教》2023,(9):96-103
全球化竞争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存在普遍的时间焦虑问题,社会时间类型学提供了一个能够解释当前学术情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生成机制的结构性参考框架。基于这一理论视角该研究发现,弥漫的竞速文化在现代社会加速话语的引导和信息技术提供的加速支持下正不断解构传统高校学术职业的时间秩序,使高校青年教师产生永无止境的忙碌与加速的学术职业体验;有形的时间节点带来倒计时压力,无形的目标取向施加“反思性”时间规训力量;竞争逻辑造成信任危机,但在同步偏好驱使下的持续关注与暗中比较催生了高校青年教师的群体性孤独;无法得到满足的时间期望与低效能感使高校青年教师看似时间富余实则自由时间极为匮乏。时间的结构化要求在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规训中实现同步,所带来的时间失控感、时间饥荒感充斥于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由此催使了高校“青焦”群体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学术社会化是博士生顺利进入学术职业的重要过程,疫情期间主要依托线上开展学术互动。访谈了15名疫情背景下培养的教育学博士生,并对数据进行连续比较分析发现,在线上课程学习、导学互动和学术共同体交流等学术互动实践中,博士生分别面临走马观花与真诚交流的社会化互动形式,获得社会化是自己的事与超越时空界限的社会化互动体验,选择自我修炼与积极融入学术共同体的社会化应对方式,进而面临“逆反学术社会化”与“学术社会化”的张力拉扯。通过开展注重交流的网络学术活动、关注博士生网络学术社交体验、搭建网络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线上学术互动的环境营造、认知建立和支持服务,进而消解张力,实现博士生学术互动的混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主体发展及角色变化的视角考察,博士生培养涵盖了博士生从新手到贡献者的多阶段成长过程,博士生在不同阶段之间通过知识个体化与学术公共化两种机制完成学术发展与社会化成长。博士生成长过程即博士生培养质量形成与表征过程,具有知识性、开放性、公共性三方面的基本属性和层次结构;相应地,质量评价指标可分为特征性因素、表现性因素和影响性因素三类。博士生培养质量构成要素的三元特性与“重要度-满意度”两个主体性评价量度,一起构成高校博士生培养质量自主评价的“三元两度”评价模式。这一模式以多元发展和多阶段成长的博士生为基点,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与个体差别,体现了向“有质量的公平”这一基础性教育价值的回归,为高校自主实施发展性、动态性与周期性的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低年级直博生学术热情消减的原因,指出学术热情消减是在个体入学前学习基础、动机与准备,教育情境中的重要他者和发展平台,以及就业前景等因素的作用下引发的行动回应,在不同个体身上体现为“主动放弃”或“被动抽离”两类维度,进而对个体后续发展趋向产生差异化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建议:贯通“后推免时期”与博士生教育阶段,提升本博衔接水平;因人施教,设定合理角色期望与支持策略;适应学生多元的发展需求,建设开放包容的博士生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和左翼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被倡导于不同国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个体,但相同氛围产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有明显的一致性。二者的现实主义学说都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有渊源;坚持艺术“反映论”原则,把现实主义艺术反映论理解为对现象和本质进行综合认识、整体反映的总体观。卢卡奇关注人的整体性,认为文学创作是生活的再度体验;左联注重文学的阶级性,认为文学应为阶级斗争服务。  相似文献   

13.
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时间价值观是个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时间重要性的稳定态度和观念。时间价值观含有时间资源观、时间效率观、时机观、时间顺序观等方面的意义。时间价值观的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时间价值观受社会化传统、个体的年龄因索、个体性格、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对时间价值观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研究生研究选题方面的困难,提出了从个体生活体验中发现研究问题和展开研究的观点。认为个体生活体验是个体的身体对来自于外部社会的各种制度、文化规训力量的感受,虽然是个人的、主观的,但携带着所处环境的各种客观信息,因此通过对个体生活体验的概念化、理论化处理,可将其转化为公共的、客观的研究问题。指出在研究的具体操作中,个体主观性可能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但通过恪守学术共同体研究规范、加强质量控制,可克服主观性的不利影响。以个体的身体作为研究选题的工具能发现与研究者本人距离最近、最熟悉的研究问题,而且能为研究提供具体真实的线索,因此是研究选题的重要途径,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生态体验是生态德育和环境教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研究者们进行学术自觉反思和超越的新表达。生态体验是研究者希望打开道德教育的新世界、新领域.进行道德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上的自觉创新。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偏向于一种“知性论”为主导的理念和模式.这种“知性论”德育的哲学取向是主客体二元分离和对立的人际观、自然观与心灵观,其关注点重在师生之间的伦理知识型纽带关系,忽略了生-生之间、亲-子之间的道德体验关系,其德育过程的操作流程信奉外部道德规范知识传输的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16.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非定向博士生求学动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用NVivo软件对21名博士生访谈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功利性动机与原发性动机是推动博士生求学行为同等重要的动力因素;“谋求职业型”与“学术追求型”是最重要的两种子动机类型;不同学科背景博士生的求学动机存在差异,文科博士生更多为谋求职业型,理工科博士生更多为学术追求型且求学动机较易受他人影响。针对博士生功利性求学动机上升的现象,建议在培养阶段采用ARCS动机模式来激发博士生的原发性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7.
时间投入对博士生学术能力产出究竟是正向促进还是过犹不及,目前尚缺乏基于大规模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使用2019年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培养模式下,博士生时间投入与学术能力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对全球整体而言,适度的时间投入能够提高博士生的学术能力产出,特别是在双强模式下投入时间越多,学术能力产出越高;但高度时间投入在学徒模式和散养模式下对学术能力产出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在孤独模式下这一促进作用甚至消失。对中国博士生而言,双强模式下时间投入越多,学术能力产出也越高;在学徒模式下只有高度时间投入才会显著促进学术能力产出;但在孤独模式和散养模式下时间投入对学术能力产出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工科博士生参与大学的学术创业活动,作为科研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对16名工科博士生深度访谈材料的扎根分析,本研究发现,参与学术创业,促进了工科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非学术技能的习得,广阔的学术观和多元职业观的形成。为回应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教育的影响,建议培养单位形成多元培养观,优选和拓展学术创业项目,提升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柏格森"生命哲学"以时间为突破口来探析生命的本质,并认为只有生命时间才能体现其本质。儿童是有着自身的生命时间的个体,其生长过程也是按照其独特的时间发展阶段来进行。从柏格森时间观方面来探析现代儿童的时间观可知,儿童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应遵循其特有的生命时间,应在其相应的发展阶段上,尊重儿童特有的"真正时间",让儿童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自由地生活。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对导师指导如何影响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超过六成的博士生的就业取向发生了变化,其中逃离学术职业的比例(38.4%)明显高于回归学术职业的比例(22.9%).第二,导师的人文关怀、获得导师认可度、导师指导频次和科研发表满意度均对博士生回归学术职业具有显著性影响,且导师人文关怀的影响高于学术指导的影响.第三,按照博士生学习投入时间和对工作时间的满意度,将博士生群体分为主动型、被动型、休闲型和消极型.不同类型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消极型博士生逃离学术职业的比例最高,主动型博士生回归学术职业的比例最高.第四,导师指导内容对不同类型博士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主动型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主要受到导师指导频次的影响,被动型、休闲型和消极型博士生更多受到导师人文关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