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中雨  程颜 《科教文汇》2020,(11):183-184
本文指出产出导向法可以用于指导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强调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融入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内容,在培养学生语言产出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医药文化英语产出能力,实现产出导向法倡导的"学用结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教育部先后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开放课程工作"、微课及慕课等,其共同点就是要建设优质教学资源,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且是多门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先行课程。通过该课程的课程资源建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离散数学的教学效果,并对后续相关课程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洪芳 《知识窗》2023,(8):75-77
产出导向法包含驱动、促成、评价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驱动环节,教师通过设置科学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促成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选取教学任务所需的重要信息,以完成产出任务;在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及时改正不足之处。文章简述产出导向法的含义及其教学过程的构建步骤,分析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商务英语教学有效性,并总结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樊东旭  陈壮  苗雪薇 《知识窗》2022,(11):21-23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俄语听力教学能够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双重优势,有效提升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效果。文章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对俄语听力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情境导入、讲练结合、即时讲评等环节为研究重点,论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乔文静 《科教文汇》2023,(22):130-134
该文以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为指引,将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环节贯穿教学设计始终。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产出为驱动,以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在语言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并在跨文化交流中以语言为工具进行平等又得体的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6.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已成为通信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该类课程对培养学生掌握大数据时代下的问题建模、数据处理、算法优化等核心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后续应用程序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针对计算机类与通信类的课程体系结构特点,结合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分析《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课程内容的本质联系,文章将探索有效的课程衔接教学策略,注重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拓展学生专业技能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王怀兴  崔佳 《科教文汇》2021,(10):114-116
专业认证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专业评价的基本方式,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产出导向是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成效。在东北师范大学专业认证的背景下,该文以“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课程为样本,以“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相匹配的设计思路,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课程教学核心,阐述了产出导向理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专业认证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专业评价的基本方式,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产出导向是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成效。在东北师范大学专业认证的背景下,该文以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课程为样本,以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相匹配的设计思路,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课程教学核心,阐述了产出导向理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对高职院校《离散数学》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眼点,对该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实现了教学方式上的变革,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离散数学是数学中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一门课程,凡不考虑拓扑结构的数学系统都属于离散数学所研究的范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离散量的研究与应用。但由于现在的大部分院校开设离散数学课程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和适合数学专业学生学习的较成熟的教材,加上受连续数学  相似文献   

11.
孔婧 《科教文汇》2024,(5):156-159
高职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为例,该文积极探索如何运用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将语言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相结合,以适当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并使其深刻理解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状况,文秋芳团队创建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为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言产出水平,高级英语课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驱出-促成-评价流程设计语言活动,进行单元教学实践。产出导向法明确了教与学的目标,为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搭建了脚手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状况,文秋芳团队创建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为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言产出水平,高级英语课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驱出-促成-评价”流程设计语言活动,进行单元教学实践。“产出导向法”明确了教与学的目标,为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搭建了脚手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产出导向法和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下,开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研究。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输入、轻输出""学用分离"的现象,笔者进行了学情分析,探讨了该实践研究的可行性,并在汉译英翻译课堂上实施"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环节、课下加强监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证明,该研究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快输入性知识内化为输出能力的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提高翻译水平,培养英语语言综合应用与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产出导向法,明晰了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关键能力”的内涵,并以教学能力比赛为例,根据单元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拓宽英语学习的选择空间和途径。学生在“输出”→“输入”→“输出+”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果,实现从语言内容的“识记”向职业工作“能力”的转换,通过完成数个小目标,最终实现大的产出目标,实现六种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产出导向法,明晰了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关键能力”的内涵,并以教学能力比赛为例,根据单元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拓宽英语学习的选择空间和途径。学生在“输出”→“输入”→“输出+”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果,实现从语言内容的“识记”向职业工作“能力”的转换,通过完成数个小目标,最终实现大的产出目标,实现六种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张翠玲  马云 《科技风》2021,(1):165-166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凸显办学定位,培育办学特色、实现培养目标和基本质量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开展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文件.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要求2020级人培方案设计要符合OBE理念,并在理念、改变、融合三个方面做...  相似文献   

18.
民航英语是空乘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口语进行客舱服务的应用能力。但空乘类学生多为艺术生,学习兴趣普遍不足、英语基础较弱;民航英语多由大学英语老师任教,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思维不利于口语应用能力培养。产出导向法(POA)主张学用一体,以产出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并引领学习过程。用POA指导民航英语教学,制定基于民航岗位需求的教学目标,使老师走出课本中心说,一切教学活动皆为完成口语产出任务,产出任务要具有真实交际价值、可操作性、趣味性;完成产出任务之后的多元评价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产出能力。POA激发了课堂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文杰 《科教文汇》2020,(13):175-177
民航英语是空乘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口语进行客舱服务的应用能力。但空乘类学生多为艺术生,学习兴趣普遍不足、英语基础较弱;民航英语多由大学英语老师任教,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思维不利于口语应用能力培养。产出导向法(POA)主张“学用一体”,以产出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并引领学习过程。用POA指导民航英语教学,制定基于民航岗位需求的教学目标,使老师走出“课本中心说”,一切教学活动皆为完成口语产出任务,产出任务要具有真实交际价值、可操作性、趣味性;完成产出任务之后的多元评价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产出能力。POA激发了课堂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远  黄如花 《情报杂志》2001,20(6):86-87
分析了国内外离散数学教材内容结构的差异,阐述了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学等科学领域的作用与地位,针对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指出离散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及面向本专业应用的《离散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