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现代法律理念尚未在各级政府中广泛传播和深入贯彻,狱政改良举步维艰。在县级层面,司法权和行政权未完全分离,大多数县级地区延续着县长兼理司法的旧传统,普遍存在未经改良的旧式监所。旧监所在经费、卫生、戒护、狱吏、监犯管理等方面积弊甚深,狱犯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致使越狱现象频繁发生。县级狱政的窳败,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制度与实践的剥离。对此问题,国民政府只能简单地惩戒县长,说明其司法管理效能的低下和应对时局的乏力。  相似文献   

2.
近期,上海市杨浦区档案馆征集到由清朝民国期间的56件地契田赋。"地契"是指中国历代土地买卖的契约,也是土地所有权和交纳税费的凭证。"田赋"是中国旧时历代政府对拥有土地的人所课征的土地税,被列为国家正供,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基本、最主要来源,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旧中国  相似文献   

3.
向农民预借田赋,作为历代缓解财政压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产生最早可追溯至北魏时期。田赋预借历经北魏、隋唐以及五代,在南宋时期得到延续和发展。宋金战争时期,为筹措军需,高宗采纳臣僚建议于民间预借秋粮,预借一经产生就成为南宋官府解决财政问题的常用举措。绍兴和议后,尽管中央表明了对预借的反对态度,地方私自预借的现象却日益普遍,在这一过程中,预借实现了“地方化”。孝宗在位期间,鉴于预借带来的诸多弊端,宋廷集中开展了对预借的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孝宗以降,随着国家财政状况与政治生态的不断恶化,田赋预借再度盛行,最终随着南宋王朝统治崩坏,再度消亡于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6,(1):22-23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齐桂珍: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中国逐步形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之比为55:45,而支出比例为30:70的格局。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仍一如既往地承扭着发展本地经济、增加本地税收和就业、形成本地产业竞争力、维护社会稳定等多种职能。与此同时,地方经济的好坏也成为政绩的主要衡量指标。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中国田赋档案概说曹余濂中国田赋档案历史悠久,籍册浩繁,是中国古代档案的重要方面。田赋档案籍册是各级政府征税派役的依据,也是土地拥有者、使用者的有效凭证。它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历代王朝的田赋发展历史,又体现了我国历代政府管理土地、管理人口的智慧和创...  相似文献   

6.
近日,郴州市北湖区档案局到该区华塘镇油山村征集到52张民国时期郴县田赋卷,时间跨度从民国12年至民国37年。这批已进入耄耋之年的纸质票据。是郴州首次发现的民国田赋券。田赋券.是征收田赋后政府发给村民的凭证、收据。这批田赋券种类齐全,一共有四种,其中田赋券38张、田赋通知单8张、免赋展期流抵券5张、核算单掣券联1张,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来,只见豪宅和商品房大行其道,廉租房却是没有人提。谜底何在?——事实是,不少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已经占到财政收入一半左右,而如果建廉租房,地方政府不但拿不到地价收入,还要贴钱建房,暴利何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最近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引发对地方政府债务以及部分房企资金链断裂的担心。土地出让金任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比重畸高,而房企高价接盘土地后如果房市低迷则很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综合国士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数据,近十年我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普遍超过40%,最严重是2010年,比重达69.4%。  相似文献   

9.
杨澜 《兰台世界》2015,(5):80-81
清末,由于税权落入地方势力之手,清政府无力实施改革,最终走向垮台。辛亥革命后,民国中央政府致力于收回税权,但是不断遭遇到地方军阀的干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税权旁落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于灾害频发,政府和民间通过各种方式募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数目庞大,如1931年大水灾时,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自开办以至结束所经用款项及赈品等总数几及七千万元"[1]3。可惜的是这些资金没有完全用在灾民身上,存在巨额流失,究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清末,由于税权落入地方势力之手,清政府无力实施改革,最终走向垮台。辛亥革命后,民国中央政府致力于收回税权,但是不断遭遇到地方军阀的干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税权旁落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云南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源泉,铜息银与云南铜矿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乾隆时期,滇铜产量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其铜息银收入也攀升至20-30万两之间。此后随着生产成本增加,铜产量下降,导致铜息银的减少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3.
廖声丰  黄志繁 《历史档案》2004,3(4):57-62,109
清代关税收入在国家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仅次于田赋、盐税的第三大财政收入,关税研究是探讨清代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项重要课题。芜湖关是安徽省仅有的两户关之一(另一为凤阳关),它始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前期,衰落于近代,历史地位相当重要。但由于资料所限,芜湖关的研究长期难以深入。  相似文献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私立学校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占有很大比例,成为实施国民教育、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状况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5.
嘉道时期是有清一代黄河河患最为频仍、河工积弊最为严重的时期,道光帝登基后,实力整顿河工积弊,取得了一定效果,使河患相对减少,河费下降,漕粮河运得以继续维持.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私立学校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占有很大比例,成为实施国民教育、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状况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金融海啸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土地和财政收入双减,地方财政或将再入困局"我们写了一个报告上去,报告预计2009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可能减收5000亿"。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如是说。之前财政部发布的一组数据也显示了财政收入下挫的趋势。据中新社2月2日报道,据初步统计,2008年中国共录得财政收入约6.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但在2008年12月,全国财政收入仅为3248.7亿元,比2007年同期仅增长3.3%,  相似文献   

18.
2010年被称为房地产行业的“最严调控年”。就在这样的年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却获得了大丰收。国土资源部负责人近日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披露,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  相似文献   

19.
政府在考虑遏制房地产投机、诱导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的政策方案时.似有必要汲取前车之鉴.审慎地考虑如何使遏制投机的政策不至于扭曲为地方政府提高地价、增加财政收入.制造房地产GDP的借口。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抗战之前,南京国民政府盐政改革的重点在整顿盐务机构和整理盐税,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盐税收入,盐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而在抗战开始后,战时盐政变革的主旨在于满足战时的军民食用,稳定社会秩序,适应抗战的需要。“筹划战时盐政虽有多端,要以民食国税二为旨归。”而食盐销售制度的演变最能体现这一主旨。战时盐政以民食国税为重心,而销售与民食国税的联系最为直接。战时食盐销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包括供应、批零等环节,还涉及组织、价格等方方面面。本拟就1937~1941年国统区食盐销售制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